东南融通之殇(软件企业思考系列之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360数据恢复软件下载手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6:04
 

今天东南融通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了。

  相关新闻参见:

(1)《东南融通被退市 中概股如履薄冰》

      网址:http://stock.hexun.com/2011-07-25/131716859.html

(2)《东南融通纽交所退市国内金融IT服务外包模式谋变》

     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819/105510345302.shtml

  一篇普通的研究报告就能在半年内毁掉一个规模巨大的公司,在中国,这绝对是一个奇迹。而在美国股市,就这么发生了。《潜伏》里吴站长说“不就是穆连成那点事吗?”,而东南融通就倒在“那点事”上。在中国A股,“那点事”就是普遍存在的虚构利润、财务造假。这种事在A股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君不见像银广夏这样的造假专业户都能在A股很滋润地存活,在美国人看来,这难道不又是个“奇迹”吗。而我所思考的是: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哪?

  对于东南融通的思考,最开始还是在公司工作期间,参加完《东南融通2010年财会》后。年会共两天会期,四千人的会议,很多人是从外地专程赶过来参加的,规模大、耗资大,但是实质内容并不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伙食太差,饭菜难以下咽,不得不买方便面充饥。只有半天的会议内容有点料,其他会议实在无聊,就开小差出去玩了。感觉整个会议有点小家子气:公司没有实力,却硬要充门面的感觉。从此以后,就比较留心观察了,毕竟这关系到我在公司的职业前途,公司没有前途,我又来什么前途。
一、东南融通的发展历程
1)    1996年-厦门东南融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
  创业员工是福建计算机研究所的工程师,而东南融通的前身就是研究所创立的东南公司,以系统集成为主业。
2)    1997年-东南融通以系统集成为主业
  在1998-2000年开始准备筹备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为此准备了大概4年时间,但是市场迟迟不设立,不得不考虑去海外上市,当时选择的是香港的创业板市场。
  可以看出,在成立的早期,公司管理层就很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对国内外的资本市场都比较了解。而且,其首要的上市目的地就是国内。而如果真能在国内上市,也就能避免今日的命运。但是,国内创业板真的就是创业者的热土、散户投资者的乐园吗?我一直都非常怀疑,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有的事情不做反而比做好得多,例如创业板。
3)    2001年-东南融通实现业务转型:从系统集成商转型为软件开发及服务商
4)    2002年-先后成立软件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进软件技术联合实验室
5)    2003年-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同年加大软件质量体系建设
6)    2004年-12月,东南融通获国泰财富一千万美金投资
  中国的软件企业很多都有外资背景,这是很让我觉得可悲的一点。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软件企业生存状况并不好,自身资金实力弱,没有固定资产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只能进行股权融资。而国内投资基金对这种风险大、前景不明的软件公司实在没有什么兴趣。企业只能求助于对硬件条件约束不多,但是对发展前景要求严格的外资基金。而股权融资对企业而言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资金发展业务的同时,不得不满足资本逐利和上市套现的要求,企业经营目标完全冲着海外上市而运作(注:外资背景的企业无法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例如:外资入股会要求未来三年年增长率要达到30%,未来若干年内必须上市。而极端的经营目标会严重扭曲企业的经营行为。
7)    2005年-08月,东南融通成为建设银行总行核心战略合作伙伴
8)    2006年-02月,融通国际在美国成立
9)    2006年-04月,融通国际加拿大公司正式成立
10)    2006年-04月,东南融通收购美国S1公司(Nasdaq:SONE)的中国业务
11)    2006年-06月,东南融通获老虎基金投资两千三百万美元
12)    2006年-07月,东南融通成为农业银行总行核心外协服务商
13)    2006年-12月,再获老虎基金投资两千五百万美元
   在2006年开始考虑进入软件外包领域,但是也付出了2000万美元的学费。
   在获得外部资本支持后,东南融通的业务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单纯的依靠自身积累发展,转变为进行频繁的企业并购,以期望获得外延伸、跨越式发展。
14)    2007年-04月,东南融通收购美国软件企业Minecode
16)    2007年-08月,东南融通收购金亿宏信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7)    2007年-09月,东南融通并购BI行业先锋广州菲奈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8)    2007年-10月,东南融通在美国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软件企业
  原计划只是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筹集4000万港币,但是上市的巨大的成功远远超出计划,最终筹集1.3亿美元。成功远远超过了经营管理层的想象。上市后,管理层明白了很多事情,例如如何根据美国的法案建设公司的架构。但是,很显然,管理层的尝试失败了。将美国的法律规则运行到中国现实的商业环境中,可能连生存都困难。例如:要不要通过行贿获得订单;要不要给关键人回扣。很多软件项目是不经过公开招标的,或者招标也仅仅是个形式,如果不通过潜规则进行私下运作,企业如何获得订单。这是美国股民无法理解的事情。
19)    2008年-06月,东南融通收购天津普极科技有限公司
20)    2008年-06月,东南融通收购北京华育昌同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1)    2008年-07月,东南融通收购厦门华商盛世网络有限公司、厦门互宇科技有限公司
23)    2009年-01月,东南融通收购金融第三方测试公司北京迈捷软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4)    2009年-04月,东南融通收购保险IT服务领军企业北京尚洋信德公司
25)    2009年-11月,东南融通在美成功增发融资1.27亿美元
26)    2009年-11月,东南融通收购长信通公司,进入银行核心系统领域

二、业务范围
1、银行
  中国银行业已经完成了数据集中,但这只是银行IT系统再造的第一步;未来十年就是银行业务再造的阶段,即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这对软件开发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机会。中国市场上,银行核心系统的IT规模是百亿级别的大市场。而现在公司的市场份额才是百分之一,市场前景巨大。

  而我所理解的核心系统,其实就是银行、保险公司的生产系统,就是支撑其日常业务运行的基础IT设施,离开了核心,银行就玩不转。目前,**银行是国内第一家以客户为中心改造营销理念,以流程再造重构业务系统;但是银行内部人说,如果不改造就是等死,如果改造就是找死。银行系统再造很难说是成功的。外国厂商并没有提供一整套银行解决方案,很多业务还需要银行自己的业务人员自己想,软件人员自己设计,然后再套用国外银行的系统。现想、现开发,怎么能保证成功哪。
  目前,银行软件开发行业的竞争态势:前有阻截,后有追兵,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外国的IT巨头都明白国内银行IT系统是个巨大的市场,都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而我们本土公司的实力还很弱,基本还处在手工作坊阶段,做公司感觉就像毛主席带着红军过草地,我们的三八大盖需要对付别人的飞机大炮。有今天,没明天。吃了今天这顿,不知道明天那顿在哪儿。而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对领导而言犹如鬼门关。
2、商业智能
  公司商业智能方面的团队达到1000人,是国内最大的专业团队。
  商业智能,对比工商银行和美洲银行。工商银行的客户有2亿,美洲银行的客户有1亿,两家银行都使用商业智能,技术层次差不多。但是从使用效率看,差别非常大。同样的处理能力,工行处理一个客户,而美洲银行能处理13个客户。
东南融通以商业智能团队试验其新的事业部机制,以业务来横切公司的管理架构。试图制定银行业的各类咨询方案,向客户推销方案,以咨询驱动银行业务,以业务带动系统开发。
3、保险
  保险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只有银行业的十分之一,中国的保险业是很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
  目前,尚阳团队占据保险业第二名,已经成功进入中国人保和中国财保,但是离第一名的中软还有很大的差距。
4、外包
在2006年准备进入软件外包行业时,当时设想能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业务模式,为我所用,能移植到国内来,从而走捷径提高自身的能力。但是,现在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想的和现实的完全是两回事,目标根本就没有达到。为此,付出了2000万美元的学费。后来,请了中软负责外包的副总来开拓外包业务,才有所起色。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外包业务利润增长50%以上,人数达到1000人。
5、证券
  中国证券行业每年行业的IT投入只有60亿元规模,包括证券公司的硬件、软件投入;包括基金、期货公司的所有IT投入。而在银行领域,仅仅建设银行一家IT投入就有60多亿元。
6、专业软件测试
7、ATM服务

三、东南融通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公司管理层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只能借鉴国外成功公司的经验:
(1)Ibm:成功地从硬件供应商转型为软件服务商。有人说IBM比政府还官僚,但是公司发展到IBM这样的规模就必须刻板官僚,才能降低企业的风险;
(2)埃森哲:外人都以为她是个咨询公司,但是她在国内有3000人规模的软件实施团队。她是以业务咨询为起点,逐步把触角伸到软件服务领域;
(3)Oracle:目前市场上认为她是最成功的软件企业。从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为起点,将业务范围扩展到财务、人力资源、公司ERP等众多领域;
(4)印度Infosys:公司规模达到20万人的外包公司;
   公司并没有采用上述公司的发展策略,而是走出来一条以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从早期的投资基金融资,到后来的股市融资;然后,收购同质、同行业、业务互补的企业,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大。而这种模式带来下面一系列问题:
(1)公司规模发展的速度太快,面临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的短缺,管理起来都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发展后带来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管理?能力有限,管理不了。中国是个制度成本极大的国家,很多内耗都消耗在制度层面。管理不足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消化不良,企业间资源整合遥遥无期,不能实现很好的协同作战,起不到企业并购的作用;
(2)国内优质的IT企业很少,而且越来越少,相应的价格也越来越贵,并购战略并不可持续;
(3)并购需要资金,而资本只相信业绩和利润;当并购无法带来业绩时,财务造假成了唯一能把游戏玩下去的方法; 
四、以软件外包为主要的盈利模式  
  我觉得,东南融通的问题不在于其商业伦理,而在于其商业模式。
  想想,她为什么会在财务上造假,还不是因为其巨大的业绩压力吗。而为什么在大规模并购后,并没有带来业绩上的大幅提升,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获利主要依靠卖人头,而非软件产品。
  这个问题以后会详细论述。

五、东南融通的未来
  未来无论能否生存下去,对东南融通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只能将集团分拆为各个独立子公司分散运作,以最大程度降低退市对公司业务的发展。如果能抓住现有项目,稳定住核心开发团队,挺过这一关,公司还是能生存下去的。
   而接下来,调整经营思路,更加稳健而非冒进,公司依然能发展下去。毕竟,公司是做了很多实事的,而非单纯的靠炒作。

六、和百度相比,东南融通的恶能恶到哪里去?
  东南融通至少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客户服务,并给客户带来价值;并且,东南融通用美国人的钱来试图整合国内的金融软件开发行业,试图为国内金融业提供更好的软件服务。
  可是,百度哪?为虎作伥啊,用美国人的钱,帮中国的恶人,无恶不作。百度是在推动社会进步,还是导致社会退步?更应该倒下的应该是百度。请美国的股市侠客在美国起诉百度,那么百度可真的连毁灭不远了。中国人民感谢你们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