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Design Framework-Case Study of SG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iso文件怎么挂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1:08

SG界面设计架构:

1.  用户的目的

方便,简易操作,智能识别率高,能容易的绘制尽可能多的几何图形,并易于对其操作,大大增加教学的效率,也使得课堂变得更加互动和轻松。

2.  人机学模式

人机学模式大概分为3钟:用户思维模式,系统运行模式和设计者思维模式。综合这三种模式,我们应该考虑到:

(1)     用户应该在上课教学和课余制作课件的时候使用该系统。

(2)     用户需要的主要功能:定制线条的宽度、定制线条的颜色、智能笔功能、橡皮擦功能、多窗口板书、智能几何图形约束编辑、场景选择、智能手势识别、插入背景、插入图片、批注、文字、移动、缩放、旋转、打印、对选定对象的复制、粘贴、剪切、回放、撤销、保存、无限页面

用户需要的辅助功能:硬笔、软笔、莹光笔、截屏、快捷键功能、索引模块

(3)     计算机的输出和输入方式的是:通过数位板输入,兼容鼠标和键盘;通过调用显示器输出结果。

(4)     界面简洁清晰,功能点的模块划分合乎逻辑,使得用户简易使用。

3.  用户的特征

(1)     一般数据:

——年龄:22~60岁(通常情况下)

——性别:男或者女

——教育程度:专科以上学历(通常情况下)

——职业:教师

(2)     性格取向:

——积极向上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好

(3)     一般能力:

——视力听力等感知能力;

——判断和分析推理能力;

(4)     对产品的相关知识的现有了解和经验:

——阅读和键盘输入熟悉程度:还算了解

——类似功能的系统的使用经验:常用PowerPoint和Word

——与系统功能相关的知识:对数位板,智能识别几何的操作应该不大了解

(5)     与产品的使用相关用户特征:

——上课随堂编辑、课后制作修改

——使用时间不定

(6)     产品使用的环境和技术基础:

——显示器分辨率及色彩显示能力

——操作系统及软件版本

——软硬件措施

4.  目标定义和目标分析

(1)     目标定义

目标定义时候,设计者在制定目标时应当考虑的角色和内容。(图2)

                           

   图2

l  系统用户—教师

——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师

——适用于多个学校的用户使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简易的勾勒草图,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效率更高,印象更加深刻

l  用户行为—辅助教师勾勒草图,建立模型

——无限页面,用户不用担心版面问题

——勾勒草图,使之智能识别

——批注

——对图形进行一系列编辑

——导入文件

——保存

l  实现方式—计算机本身的计算速度、软件自身的设计算法

l  支持程度——简易操作、快捷、智能识别高

(2)     目标分析

l  用户特征的描述。

l  任务分析。

——所经过的步骤有哪些

——各个步骤之间的联系时什么

——可能有哪些流程

——流程选择的规律是什么

任务分析的主要来源于对“用户行为”的具体讨论。

l  系统功能及参数。

l  可用性要求和标准。 用户

这些要求和标准时直接与用户的体验相关,而非系统的本身。例如,如何才能知道系统的使用是否方便?方便可能包括界面容易理解,信息结构合理,界面构图美观易用,操作容易学会等。而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出来,作为系统可用性的综合描述的依据。

5.  任务分析

(1)     使用行为分析(图3)

图3

                   各大模块用例中的具体用例,刻在需求分析文档里面找到。

(2)     顺序分析

(3)     协作关系分析

(4)     工序约束陈述

(5)     职责和物流分析

(6)     用户—任务——览表

(7)     任务金字塔

(8)     任务过程和决策分析

6.  人机界面和系统设计

(1)     对象化模型

(2)     视图的抽象设计

(3)     视图的初略设计

(4)     关联性设计

(5)     全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