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PM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 7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测试可以自学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0:09

其实讲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了,PPM本质上是一个思想,一种管理思想,通过分析各种数据来得出让管理层需要的数据,管理层需要哪些数据我上面都已经讲过了。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我们总是需要一个载体去实现这种思想,就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过苏联和中国的革命来实现,邓小平理论通过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来实践,而PPM呢,它其实说到底是通过工具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它在这个世界上实际存在的形式是作为一个软件,作为一个系统而出现,在这个系统里,通过一些功能来实现PPM的思想。(就像“鹰眼”系统一样,还是需要把程序写出来,然后运行在电脑里的)

 

说到这个地方,我突然想起来,国外一个专家介绍PPM时,举了一个例子,说我们买股票是用的炒股软件,有这么多得数据分析,趋势图,让你可以研究会下一步的买卖作参考,而PPM系统呢,她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PPM的数据比较真实,未来趋势比较容易预测,而股票就很难预测,变数太多。我现在想想,的确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因为PPM的数据来源大部分都是实际操作中提炼出来的数据,除了一些潜在的风险之类的数据以外。

 

好了,回到正题吧,开始介绍怎么实现 “是否实现客户要求的功能”和“产品中是否能加入一些最新的设计理念”,为什么要把这两点一起拿来讲呢,因为他们还是有点联系的,你想好了,如果没有实现客户的功能或者客户想要新加功能,势必会在产品中新加或者改变一些设计的。

 

我们说一个产品或者一个项目,主要还是卖个某个客户的,顾客是上帝嘛,所以客户有什么要求一般都需要去满足。不过,如果到项目完成那天才把项目给客户验收,我们就会有个风险,就是客户不满意,认为没达到要求,或者没实现一些功能,这样子就重新返工,重新设计,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我们一般的方法是这样子的,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每个一段时间给客户看一下进展情况,让客户实际体验一下是否做好的功能符合他们的要求,这样子的话,到最后验收的时候,其实客户之前对所有的功能其实都已经看过,有意见也都已经提好了,即使最后有损失也不会太大。(这个也是我之前文章写的敏捷开发的方式了)。

 

而在PPM中呢,这个方式还是适用的,因为对于PPM而言,她不是独立存在,她需要其他系统配合她存在,特别是软件开发平台,PPM需要从中得到一些数据,从而去看是否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这些数据主要有客户增减功能是否会影响进度,是否会增加成本,是否有其他风险等等,通过实时得到这些数据后,PPM就会自动调整项目的情况分析,让管理层能够马上知道最新的情况。

 

好了,到这里,PPM去实现的五个点我都已经讲完了,不知道大家理解得清不清楚,如果还是有不清楚的,可以跟我私聊,我是很欢迎的。这五个点,我在这里也重新再Copy一遍,让大家增加点印象,所谓温故而知新了,呵呵。

 

1.       是否在开展正确的项目:毕竟是在投钱,需要有回报,所以不能投在错误的项目上,得随时了解产品是否是正确的,一旦由于任何因素造成了产品不正确了,就需要及时拨乱反正。

2.       能否实现了过程的最优化:所谓最优化,也就是说只有这些有限的资金,有限的人力,有限的时间,是否每个资源都是被最大化、最好的方式使用着,从而使得整个过程在有序地高效率地进行着。

3.       是否实现客户要求的功能:这个是最现实的了,产品一般都是卖出去的,那当然得卖客户想要的产品,所以客户想要的功能就变得很重要了,我们需要实现客户想要的,才能有可能让客户来买我们产品。

4.       项目进展怎样了:这个对于大部分成长中的公司的CEO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需要是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是否会延期,是否会超支,通过这些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措施。

5.       产品中是否能加入一些最新的设计理念:我们知道现在是信息社会,每天各种信息都是瞬息万变的,对于产品而言,我们做的功能,也许竞争对手做出更好的,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改进以超过竞争对手的;对于客户而言,也许想买我们的产品,但是又觉得我们的功能没有想象中的好,希望我们在哪些地方有改进。客户是上帝,所以我们也得改。但是问题是,产品已经做到这个程度,再加入新的功能,改进旧的功能,是否会影响到产品的正常发布,这个是需要考虑的。


(未完待续)

文章作者:石磊   文章出处:http://blog.csdn.net/softerwarer/article/details/68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