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研发》阅读 - 22 (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

来源:互联网 发布: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1:52
淘金美国
        1998 年,中研部总裁李一男给了刘平一个美差——派刘平去华为美国公司工作一段时
间。这次去美国不是像以前那样走马观花,而是在美国待一段时间。带队的是郑宝用,他是
作为华为美国公司的负责人而去的。同行的还有中研部基础研究部(芯片部门)的总监叶青、
华为电气研发部的总监金海明和华为香港公司的总监莫军。
        在去美国之前,任正非召见了郑宝用、叶青和刘平。在谈到美国之行时,任正非说:“我
们以后要定期派中研部的总监到美国去。在那里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就是交一些朋友,
开阔一下眼界。”任正非轻松的话却让大家觉得任务很重,其实刘平和叶青被选为第一批去
美国工作的中研部总监也是有原因的,当时华为很想向美国学习的就是数据通信和芯片设计
技术。但如何去做,这就不是老板能掐算得到的,老板只能给人才创造突破自己的环境和条
件,接下去就需要人才自己去发掘了。任正非用人之策一向是宽松加信任,知道人才闲不住,
送到美国去总会给公司刨些金子回来。
        由于没有具体的任务,他们一开始在美国的工作比较清闲,一切由自己掌握,也正如任
正非所说的“交一些朋友,开阔一下眼界”。刘平通过在美国工作的同学认识了一些在美国
相关公司工作的工程师。另外他们还通过互联网在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交通大学校友会等
华人组织上发帖子,四处介绍华为公司,寻求可能的技术合作。
        当时在美国,宽带接入ADSL(一种宽带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中国电信)正热门。刘平
看了很多家开发宽带接入ADSL 技术和芯片的公司,于是给中研部领导发的第一份报告就是
关于宽带接入ADSL 的。结果李一男给刘平回了一封邮件,用英文骂了一通,大意是说“你
写的什么狗屁报告,公司的工程师对ADSL 的了解比你多得多”等等。于是,刘平又把注意
力放在数据通信的核心技术、内部高速总线、高速数据转发等技术上。
        最后,刘平在数据通信技术方面的收获是找了一家做Crossbar 芯片的公司合作,回国
后在北研所成立了一个由朱天文负责的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用Crossbar 技术来实现高
速内部总线,这个技术小组后来成为华为高端路由器NetEngine 研发的核心(高端路由器是
目前互联网上的骨干设备,全球只有思科,华为等少数几家公司才拥有相关技术)。
叶青也有收获,在美国买了一个芯片设计的数据库。刘平不懂芯片设计,还不知道那个
数据库有什么用,不过后来听到李一男的表扬,“能买到这个数据库,你们去美国这趟就值
了”,这才知道那个数据库对芯片设计很重要。
        他们在美国参观了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公司宽松的开发环境和科学的
开发管理流程。在很多软件开发公司,刘平看到上班时间还有人在打乒乓球,还有人在公司
提供的热水池中泡着。他们公司的人解释说,软件开发是需要灵感的,开发工程师累了随时
可以休息。
而他们的开发管理流程全部自动化,从任务的下达,到开发的各个环节,包括写
文档等都在网络上进行控制。
这些参观对华为公司后来开启的研发改革很有触动,通过引入
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在他们回国不久,华为也实现了研发流程、研发工作在网络上进行管
理。
        像刘平等这样的技术骨干多次到美国、日本参加展览会,进行技术交流甚至工作一段时
间,大大开阔了眼界。而刘平有一个同学在美国思科工作了十几年,是资深的高级工程师和
项目经理,但他从来没有机会去参加技术展览会开阔眼界,只能埋头干活。华为对人才的培
养是不遗余力的,这也是华为能快速赶超国内外同类企业的重要原因。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