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排序与链式基数排序

来源:互联网 发布:秦皇岛相对湿度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8:39

折腾数据结构实验的时候遇到这一个算法。之前对此不甚了解,总算也找到一篇不错的文章。转载如下

 

基数排序 (Radix Sort)


基数排序是采用“分配”与“收集”的办法,用对多关键码进行排序的思想实现对单关键码进行排序的方法。

多关键码排序:

1.以扑克牌排序为例。每张扑克牌有两个“关键码”:花色和面值。其有序关系为:
花色:
面值: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J < Q < K < A

2.如果我们把所有扑克牌排成以下次序:

3.这就是多关键码排序。排序后形成的有序序列叫做词典有序序列。 

4.对于上例两关键码的排序,可以先按花色排序,之后再按面值排序;也可以先按面值排序,再按花色排序。

5.一般情况下,假定有一个 n 个对象的序列 {V0, V1, …, Vn-1 },且每个对象Vi 中含有 d 个关键码

6.如果对于序列中任意两个对象 Vi 和 Vj ( 0 ≤ i< j ≤ n-1 ) 都满足:
 

[5、6两点是在看不懂,不知道是我数学理解能力太差还是文字和图片有问题,但是基本上不影响全文的理解]

 

7.则称序列对关键码 (K1, K2, …, Kd) 有序。其中,K1 称为最高位关键码,Kd 称为最低位关键码。

8.如果关键码是由多个数据项组成的数据项组,则依据它进行排序时就需要利用多关键码排序。

9.实现多关键码排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 最高位优先MSD (Most Significant Digit first)
(2) 最低位优先LSD (Least Significant Digit first)

10. 最高位优先法通常是一个递归的过程:
(1) 先根据最高位关键码K1排序,得到若干对象组,对象组中每个对象都有相同关键码K1。
(2) 再分别对每组中对象根据关键码K2进行排序,按K2值的不同,再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子组,每个子组中的对象具有相同的K1和K2值。
(3) 依此重复,直到对关键码Kd完成排序为止。
(4) 最后,把所有子组中的对象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一个有序的对象序列。

11. 最低位优先法首先依据最低位关键码Kd对所有对象进行一趟排序,
       再依据次低位关键码Kd-1对上一趟排序的结果再排序,
       依次重复,直到依据关键码K1最后一趟排序完成,就可以得到一个有序的序列。
       使用这种排序方法对每一个关键码进行排序时,不需要再分组,而是整个对象组都参加排序。

12. LSD和MSD方法也可应用于对一个关键码进行的排序。此时可将单关键码 Ki 看作是一个子关键码组:
 

链式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是典型的LSD排序方法,利用“分配”和“收集”两种运算对单关键码进行排序。在这种方法中,把单关键码 Ki 看成是一个d元组:

其中的每一个分量 ( 1≤ j ≤ d ) 也可看成是一个关键码。

分量 (1≤ j ≤ d ) 有radix种取值,则称radix为基数。例如,关键码984可以看成是一个3元组(9, 8, 4),每一位有0, 1, …, 9等10种取值,基数radix = 10。关键码‘data’可以看成是一个4元组(d, a, t, a),每一位有‘a’, ‘b’, …, ‘z’等26种取值,radix = 26。

针对d元组中的每一位分量,把对象序列中的所有对象, 按 的取值,先“分配”到rd个队列中去。然后再按各队列的顺序,依次把对象从队列中“收集”起来,这样所有对象按取值 排序完成。


如果对于所有对象的关键码K0, K1, …, Kn-1,依次对各位的分量,让 j = d, d-1, …, 1,分别用这种“分配”、“收集”的运算逐趟进行排序,在最后一趟“分配”、“收集” 完成后,所有对象就按其关键码的值从小到大排好序了。

 

【例子比上面的理论说明好理解很多,图片中队列的箭头和分配时的箭头指向,存在一点点让人迷惑的地方,小心分析一下则可】

 

基数排序的“分配”与“收集”过程 第一趟 :


基数排序的“分配”与“收集”过程 第二趟 :


基数排序的“分配”与“收集”过程 第三趟 :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