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科技作品翻译(老文章)

来源:互联网 发布:驱鼠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6:21

看到潘老师谈翻译,我也翻出一篇2004年的厥词,请大家指正。

略论科技作品翻译  [2004-6-21]   本文节选首发于《上海新书报》

【翻译标准的来源】
        我国的翻译起源于佛经翻译,最早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就有个叫安世高的人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这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
        唐代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实际上代表了我国佛经翻译事业的繁盛时期。不仅如此,玄奘提出的翻译标准“即需求真,又须喻俗”实际上在今天的翻译工作中仍然不失为很好的指导准则。清代严复翻译了大量西方政治经济学著作,并继承和发展了翻译理论,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根据翻译的来源和去向,可以分为外译中、中译外、外译外和中译中。其中外文包含了除中国文字之外的各国文字;而中文则又可根据民族分成各族文字,或根据时代分成先秦古文、古代文言、近代白话和现代语文,或根据地域分成各地方言(台湾的文字亦可归为方言的一种)。
        任何标准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翻译标准亦然。所以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以英语为代表的外文到现代汉语的科技文献翻译,其中的一些观点可以推广到其它翻译类型中去。
        严复所提倡的译文“信、达、雅”标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涵义。在科技文献翻译中,“信”最被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宁“信”而不“达”,宁“信”而不“雅”;实际上这种观点是把“信”片面化了。我们认为,信达雅”是一个统一整体,它的核心是“信”。倘若不“达”,即译文语言生硬,事实上也不“信”,因为原文的语言是流畅生动的。“雅”的要求,促使我们注意原文风格的保持,不“雅”,则译文和原文比较起来,必然貌似神离,既影响“信”,也影响“达”。

【翻译的系统视角】
        交流是人类的天性。翻译是辅助人类交流活动的一种工具。
        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翻译的文字内容(即原文)是系统的输入,目标文字内容(即译文)是系统的输出,而翻译工作则起到一个转换系统的功能。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出于翻译本身的交流目的,我们首先希望转换系统本身是一个全通系统。也就是说,在系统输入中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将传递给系统输出。其次,由于文字(或某种特定语言)本身的差异和局限性,系统输入和系统输出采用了不同的符号编码规则;然而因为现在的符号编码规则本身不是一个完备空间,因此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信息传递就不一定能够做到完备。于是我们提出了以下翻译系统模型:
        这里我们以英文科技专著汉译工作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下表列出了转换系统对系统输入的各方面因素的处理:
序号              输入                  转换系统                 输出
1                   英文                   直译                        现代汉语
2                  单词、短语        直译                        字、词、短语
3                  专业术语            直译、注释            专业术语、译者注
4                  历史典故           注释、创作             译者注、类似的历史典故
5                   文化背景           注释、创作            译者注、类似的文化背景
6                 语境                      创作、注释             上下文语境、译者注
        实际上,上述模型把系统输入分成了文字表述(1和2)、原文专业背景知识(3)、原文文化内蕴(4和5)以及原文的写作风格(6)等四个方面。
        翻译工作者,即译者,承担了设计和执行转换系统的主要任务。他首先要有能力在阅读原文时全面把握系统输入中的各个方面,然后要有能力把它们用适当的表述手法转换成系统输出。上述两种能力,给译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译者能力的要求】
下表列出了前述四个方面给译者能力提出的要求。

系统输入                对译者能力的要求
文字表述                1)掌握两种语言,对于原语言的字词句的语法有深入的了解。
专业背景知识        2)掌握专业背景,了解该专业领域的基本常识和术语。
                                3)能够理解原作者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历史观点和最新见解。
文化内蕴                4)理解原语言的习惯用法,了解以原语言为母语的人群的历史文化背景。
                                5)理解原作者在原语言文化方面的态度和习惯。
写作风格                6)能从字里行间把握作者意图,能全面把握原作者在其它作品中的风格。
                                7)具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高质量译文产生的条件】
        然而,具备上述能力的人也未必能够生产出优秀的译文。有两句格言我时刻铭记在心:
1、 层次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2、 能力在没有转化为成果之前,啥也不是。
       我的观点是,一方面,翻译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反馈过程;另一方面,译者本身的敬业精神以及为之提供的工作条件也会对译文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能够产生高质量译文的条件除了翻译能力之外,还应包括工作条件、敬业精神以及持续改进。具体内涵如下表所示:
条件                             内涵
翻译能力                     如前表中的7条。
工作条件                     待翻译原文的质量。
                                     翻译的原动力。(译者兴趣、报酬、职业需要等)
                                     翻译的周期。
                                     翻译过程管理。
敬业精神                    社会责任感。
                                    激励机制。(物质奖励、精神鼓舞等)
持续改进                    良好的读译者沟通。
                                    译本修订和再版。
                                    专业翻译队伍建设。

【当今科技翻译的现状溯源】
        近年来,我国对国外优秀科技文献的引进和翻译逐渐增多,但是读者对翻译质量普遍反应不佳,即使是名译者侯捷等人所译的著作也缺憾不少。
        对于已经引进出版的译著,网站上的评论多为批评,少数的溢美之词也多来自于出版社、书商、亲友团和翻译者同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译著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呢?我们不妨通过前面的高质量译文产生的条件来分析其原因。
        一本外文著作的引进会涉及到多种类型的相关者。而每个相关者对于该书籍的出版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下表列出了相关者及其可能的关注点:
相关者                       作用阶段                          关注点
外文原著出版社       原著出版                          原著的价值。 
                                   授权引进                           授权翻译出版带来的经济效益。
原著作者                   原著写作                          原著的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授权引进                           作品的传播、经济效益。
原著读者                  原著的最终用户                原著给读者带来的收益。
国内出版社              选择作品                            译著的成本。
                                  引进作品                            译著的销售数量和价格。
                                  翻译作品                             译著的社会价值。
                                  编辑印刷出版                    
                                  发行销售
出版社策划             选择作品                             译著的社会价值。
                                 引进作品                             由译著带来的奖金、提升和其他收益。
                                                                              译著带来的社会影响力。
出版社编辑             编辑印刷出版                    译著的质量。
                                                                             由译著带来的奖金、提升和其他收益。
译者/审校者            翻译作品                            翻译的报酬。
                                 审校作品                            由译著带来的社会认同和名誉。
批发经销商             宣传,销售                        销售量和价格。
零售商(网站)     宣传,销售                        销售量和价格。
译著读者                 阅读                                    译著的质量。
                                 译本的最终用户                译著给读者带来的其他收益。

        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类的崇高天性,可以在上表的关注点每一栏目中都加上“社会责任感”。但是一般而言,这种社会责任感更多发生在出版社策划、译者或审校者之中。我们在这里假设原著的价值和影响力都确定的情况下,那么与译著质量直接相关的就是出版者、译者和读者三类。
         显然,译者是决定译著质量的关键人物。但我们看到,在国内科技(尤其是IT技术和软件开发方面的著作)译者中鲜有专职翻译人员。出版者常常会抱怨很难找到专业、负责的译者,这其实也是情有可原的。一方面,在业界,那些专业知识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士,一般来说都拥有较好的工作,而且他们在其工作单位必然也属于技术骨干,业务工作繁忙;这使得有时间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多数产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的理念之下,出版者能给译者提供的报酬和其付出的劳动不相匹配;这对拥有高薪的专业人员降低了吸引力。
         我们的出版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弊病,有些出版社只关心出版时间和装帧,对译者的利益和认同并不重视。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一方面可能会选择没有经验的译者;这自然会使得翻译的速度降低、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翻译著作权一次买断,一则导致译者所关注的社会认同和名誉得不到满足,降低了积极性,二则给译者太多的时间压力,而降低了质量。
        另外,我国对IT业的发展期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现状。不可否认,很多译著的质量不能够给读者带来想象中的帮助,这降低了他们参与改进的积极性。而又有一部分读者处于浮躁状态;少部分读者对于引进作品的期望过高、愤世嫉俗的想法、眼高手低的参与态度等等都会引发其对译著水平的成见和横加指责。
【关于改进的一点浅见】
要改变上述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下表列出我们建议的改进方法:

相关者            改进措施
出版者            在与译著内容无关的质量方面做出努力
                        建立并培养专业翻译团队
                        促进原著作者、译者、读者的交流
                        激励机制
                        翻译过程管理
译者               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敬业精神
                       积极了解多方面的反馈
读者               支持和鼓励译著的引进出版
                       积极参与和出版者、译者的交流
                       提出建设性意见
        实际上,这正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思路。因为出版者、译者、读者的努力,带来三者的积极互动和沟通,由此给出版者、译者带来更多的激励,给读者带来更好的译著,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而反之亦然。
        那么,您作为本文的一名读者,也许属于出版者,也许是某个译者;如果您关心我们的翻译事业,不妨从我做起,让自己成为这种良性循环中一员。
        不过,上述努力还要依赖于我国IT自身的成熟和发展。这取决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就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了。(完)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