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2003域之组策略应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 1068 42000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1:01

原文出处:http://blog.163.com/joto_sam/blog/static/43057371200893043126538/

 

目前大部分的公司都去购买MS的OS产品,刚推出不久的VISTA,以及即将面视的WINDOWS SERVER 2008,大家都已习惯了WINS的操作界面,不过在企业当中看中的是MS的AD的应用,而在AD中,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组策略",利用组策略管理域中的计算机和用户工作环境,实现软件分发等一系列功能,快速便捷的帮助管理员完成烦琐的工作.

但要了解组策略的使用,不是了解它的具体有哪些选项,而是要掌握它的应用规则!

那么我们开始学习组策略吧:

1.理解组策略作用:

组策略又称Group Policy

组策略可以管理计算机和用户

组策略可以管理用户的工作环境、登录注销时执行的脚本、文件夹重定向、软件安装等

使用组策略可以:

a)对域设置组策略影响整个域的工作环境,对OU设置组策略影响本OU下的工作环境

b)降低布置用户和计算机环境的总费用

    因为只须设置一次,相应的用户或计算机即可全部使用规定的设置

    减少用户不正确配置环境的可能性

c)推行公司使用计算机规范

    桌面环境规范

    安全策略

总结:

a)集中化管理

b)管理用户环境

c)降低管理用户的开销

d)强制执行企业策略

总之组策略给企业和管理员带了高效率,地成本.原来做同样的工作需要10个管理员要忙10天都不能完成的事情,如果使用组策略1个管理员在一天的工作日就把事情全搞定,而且还有时间做下来喝咖啡.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而事实得到了证明,但那你需要掌握组策略的应用规则.

 

 

2.组策略的结构

组策略的具体设置数据保存在GPO中

创建完AD后系统默认的2个GPO:默认域策略和默认域控制器策略

GPO所链接的对象:S(站点)D(域)OU(组织单位),当然也可以应用在"本地"

GPO控制的对象:SDOU中的计算机和用户

 

GPO的组件存储在2个位置:

GPC(组策略容器)与GPT(组策略模板)

GPC:GPC是包含GPO属性和版本信息的活动目录对象

GPT:GPT在域控制器的共享系统卷(SYSVOL)中,是一种文件夹层次结构

 

 

而且组策略更改后不是立即生效,需要经过一个刷新时间:

 

我们刚才说了组策略应用的对象是计算机帐号和用户帐号,那么打开组策略编辑器可以看到:

 

在此我们就来讲解组策略的应用规则,也就是使用方法:

3.理解组策略应用顺序:站点-域-OU-子OU,当然在同一级容器也可以创建多个GPO,如下图所示:

 

 

4.掌握组策略继承

在不同层次的容器上设置GPO或在同一层次的容器上设置了多个GPO,只要策略之间无冲突,那么所有策略都会做累加.

还有上层容器做了GPO,那么下层容器会继承上层容器的策略.

 

5.阻止继承操作

刚才说到下层容器会继承上层容器的策略,那么下层容器也可以阻止上层容器的策略,那么上层容器的策略就不会继承到下层了.方法是只需要在下层容器设置"阻止继承"即可:

 

 

6.掌握组策略强制生效

下层容器也可以阻止上层容器的策略,那么反过来上级容器也可以把策略强制给下级容器,那么不管下层容器有没有选择"阻止继承",都不生效,上层容器的策略都会继承下来,所以总结就是上层容器选择了"强制",而下层容器同时选择了"阻止',两个都存在,那么"强制"优先级高,方法只需要在上层容器设置"强制"即可:

 

 

 

7.刚才我们知识谈了策略没有冲突的时候,如果有冲突了听谁的呢?那么就请大家切记以下几点:

1.如果同一个容器的计算机策略和用户策略都设置了,但这2个的策略之间相互冲突,并且这个容器下的用户帐户恰好登录了这台计算机,那么计算机策略和用户策略同时都要生效,这时计算机策略覆盖用户策略!

2.不同层次的策略产生冲突时,子容器上的GPO优先级高!

3.同一个容器上多个GPO产生冲突时,处于GPO列表最高位置的GPO优先级最高!

总体原则:默认情况下后执行的优先级高。如果上层做强制,下层做阻止,并且上下有冲突,那么强制优先级最高!

 

8.筛选组策略设置 

a)GPO都是应用于容器下的所有的计算机和用户,但在实际中会有这样的需求,例如学术部的所有普通用户都要受GPO的约束,而经理不受此约束,这个功能靠筛选来实现,筛选可以实现阻止一个GPO应用于容器内部的特定计算机和用户。

b)容器中计算机和用户之所以受到GPO的影响,是因为他们对GPO拥有读取和应用组策略的权限。如果用户或计算机帐户没有读取和应用组策略的权限,组策略将拒绝执行。

筛选可以阻止一个GPO应用于容器内的特定计算机和用户,设置读取和应用组策略的权限

 

 

 

9.掌握软件分发方式:指派与发布

    分发软件的步骤:

        a)提供一个.msi的程序放在一个共享文件夹

        b)利用组策略的软件安装找路径(网络路径)

        c)选择发布/指派软件

    指派与发布的区别

        a)指派, 程序在【开始】菜单中

        b)发布, 程序显示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中

 

指派软件:

a)将软件指派计算机

    计算机启动时软件将自动安装在计算机里

    安装在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

b)将软件指派用户

    不会自动安装软件本身

    只安装软件相关的部分信息,如快捷方式

    何时自动安装

    开始运行此软件

 

发布软件:

a)不能将软件发布到计算机

b)将软件发布到用户

    不会自动安装软件本身

    何时自动安装

        “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新程序”

 

那么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指派给用户安装OFFICE软件的实验:

 

1.首先把要分发的软件包放在共享文件夹中,并给之相应的权限:

 

 

2.DC中打开"AD用户与计算机"工具,为指定的OU设置组策略,该OU下有个用户为USERB:

 

 

3.在软件设置的软件安装,选择新建程序包:

 

4.找到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一定是要网络路径):

 

5.选择"指派":

 

 

6.由于组策略生成后需要有个刷新时间,可以使用命令"gpupdate /force"进行立即生效:

 

 

7.使用USERB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看到程序中已经有了OFFICE工具:

 

8.不过不要高兴,因为我们选择的是"指派给用户",那么当用户登录系统时看到的OFFICE程序其实没有真正安装,但第一次点击时才开始真正的安装过程,如下图.不过如果选择是"指派给计算机"的话,那么这台指定的计算机开机时会很慢很慢,但当计算机进入系统后就会发现OFFICE已经安装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刚才指派的这个用户没有相应的权限,那么当他执行软件安装时也会弹出"无法安装",因为没权限,这点需要注意,要事先给用户相应的权限!

 

9.修复软件

a)一个被发布或者指派的软件,在安装完成后,如果软件程序内有关键性的文件损坏、遗失或者被用户不小心删除,系统会探测到此不正常的现象,并且会自动修复、重新安装此软件。

b)如果原来软件分发点上的安装文件发生丢失或损坏

    在服务器上修复该软件的源文件

    重新部署一次

 

 

10.删除软件

【立即从用户和计算机卸载软件】:下一次用户登录或计算机启动时,软件会被强制删除

【允许用户继续使用软件,但禁止新的安装】:用户和计算机仍可继续执行使用软件,但不允许重新安装

 

11.升级软件

举例:

    Office2000升级到Office2003

    Visio2000升级到visio2002

a)强制升级

    会强制用户将当前软件升级到新的版本

b)可选升级

    允许用户同时使用一个应用程序的两个版本

 

 

 

12.组策略中的脚本应用

计算机设置(开机和关机)和用户设置(登录和注销)共有四种不同应用环境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用户登录脚本实验:

a)打开组策略的用户-脚本-登录:

 

b)打开登录脚本:

 

c)在桌面上创建一个*.vbs的脚本文件:

 

d)添加脚本:

 

e)找到脚本指定要放到的LOGON文件夹内(网络路径,必须要放在这里才能生效):

 

 

 

 

f)立即刷新:

 

g)登录界面: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  分享到:        
阅读(1244)|评论(0)|引用 (0) |举报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 组策略实练案例2009-12-06 21:41:05
  • windows2003 组策略学习笔记(一)2007-07-28 02:12:28
  • 故障排除组策略2009-12-04 10:54:00
  • 组策略概述2009-12-22 21:12:11
  • 组策略的大管家!不知国内有多少网管在使用?2006-01-23 21:43:42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
winlzy@126
winlzy@1
&﹏;痞子男
&﹏;痞子
重庆义乌商贸城
重庆义乌
幻灭
幻灭
ohmyjcc
ohmyjcc
andawp
andawp
ldp998
ldp998
82861971
82861971

评论

点击登录|昵称:
  取消
换一张
 
上一页1...-1-1-1-1-1-1-1...-1下一页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