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纷乱的PC平台之争(1)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里云主机能干什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7 19:19
  60年代末,摩尔、格鲁夫等在半导体领域赫赫有名的人准备开办一家公司的时候,众多风险投资商争着给他们提供资金。据说短短一会儿,就筹集到了足够注册公司的资本。于是,一家伟大的公司--intel就此诞生了。

过了大约5年,曾和intel创始人在仙童公司(硅谷一家曾经非常著名的公司,里面很多员工后来都成为it界的名人)公事过的桑德斯(Jerry Sanders)与另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想注册一家公司。但是由于他们的名气不大,风险投资商并不看好。据说直到最后5分钟,他们才凑足了注册资本,得以顺利开办。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家谁也不看好的公司,最后竟成为intel的宿敌。这家公司,就是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成立的时候,intel已经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但是当时两家公司都还没有将业务重点转向微处理器,而是存储芯片,并且都属于相对弱小的公司。但是IBM的一张订单,彻底改变了这两家公司的命运。

由于为IBM提供微处理器的利润非常丰厚,Intel高层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将业务重心全面转向微处理器。随着PC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攻城拔寨,高歌猛进,Intel作为当时唯一的微处理器供应商自然获利颇丰,研发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逐渐奠定了其桌面微处理器霸主的地位。

很快,AMD和另一家名位Cyrix(当年CPU三巨头之一,已经被VIA收购)很快也注意到这个肥美的蛋糕,开始生产和Intel兼容的CPU。由于“×86”并不是商标,任何人都可以用,所以他们产的CPU和Intel名称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公司标示。另外他们生产的CPU性能完全不比Intel的差,尤其是486时代,Intel的市场份额一度低于50%。但无论如何,他们只是Intel的追随者。

为了甩开对手,Intel为自己的微处理器注册了Pentium(奔腾)商标,从而和对手区分开来。于是,在“586”时代,市场上就有三种产品:Intel的pentium,AMD的K5,以及Cyrix的5X86。其中最特殊的就是Cyrix的5x86,它本质上是一颗486芯片,只是性能更强劲而已,由此也可看出Cyrix在486时代的辉煌。

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打破了这个稍显沉闷的平静市场

在经历了PentiumPro的失败后,Inte推出了l革命性的PentiumMMX。这个系列将AMD的K5和Cyrix的6x86大幅甩在身后。由于在浮点性能上的差距,AMD和Cyrix的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同时由于频率的提升,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发热量的问题,资金的差距造成了工艺、技术上的差距,并进而造成产品性能的差距。没有自己流水线的Cyrix终于开始顶不住了。而AMD,也只能将期望寄托在下一代产品K6上。

此时的Intel已经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渐渐开始成为PC硬件世界的主宰。志得意满的它,宣布推出PentiumII处理器,并转换为Solt1接口,放弃socket7平台。由于Solt1是Intel专利,AMD和Cyrix无法使用,所以他们只能留守socket7。当时老迈的socket7本不支持AGP和PC100这两个Solt1平台的招牌特性,要不是VIA、SIS、ALI的挺身而出,Intel的这次市场策略几乎将AMD和Cyrix逼上绝路。

VIA率先推出的mpv3芯片组,第一个在socket7平台上实现了AGP和PC100,而socket7也因此焕发青春,改名为super7。有了这个平台,有了以VIA为首的一群盟友,AMD终于不再甘于追随Intel,开始了对抗Intel的旅程。而Cyrix,由于性能太过落后,发热量又无法控制,最终被当时如日中天的VIA收购了,差不多同时被收购的,还有当年2D显卡之王S3。

为了打击AMD,全面占据高中低端市场,Intel推出了全新的Celeron(赛扬)。不过早期的赛扬由于没有片内缓存,性能极差。随后,Intel推出了带有一定缓存的新赛扬(CeleronA)。新赛扬由于增加了片内缓存,性能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提升。另外由于精简了部分结构,反而使超频性能大大增强。一块Celeron300A,可以毫不费力的超到450,摇身一变成为顶极CPU。由于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新赛扬几乎横扫低端市场。AMD的K6,几乎完全处于守势,仅靠3DNow!指令集的加入而保住仅有的一点低端市场。

如果说之前的AMD还只是跟着Intel的脚步,走兼容路线的话,K7的出现,就是AMD真的想跟Intel决一死战了。K7采用和Intel完全不一样的SoltA/SocketA构架,在当时简直是一种冒险的举动。但K7毕竟是AMD的翻身之作,其性能--包括Intel引以为傲的浮点性能,全面超越Intel同期的PentiumIII。Intel意识到情况不妙后,加紧研究新制程,期望新制程的采用Socket370的Coppermine(铜矿)核心PIII能挽回颜面。遗憾的是AMD的SocketA构架Thunderbird(雷鸟)如期而至,经典的Coppermine核心遇到更为经典的Thunderbird核心,光芒几乎被完全盖住。更为糟糕的是,AMD除了高端Athlon品牌外,低端的Doron更是凭借100Mhz的FSB(前端总线,当时也等同于外频)和惊人的超频性能,横扫中低端市场,而基于Coppermine的新赛扬,由于FSB只有66,在Doron面前简直就是鱼腩。

取得巨大成功的AMD越战越勇,在当时的频率大战中渐渐占了上风。尤其是在极具象征意义的“GHz生死大战”中,Thunderbird率先跨过GHz大关,首次将Intel挤下了性能之王的宝座。倍感压力的Intel强推1.13G的coppermine,企图扭转败局,无奈由于coppermine先天不足,1.13G的coppermine惊爆bug,无奈全部招回,这一年,是2001年。

在CPU市场上节节失利的Intel,在芯片组领域也是昏招百出。440BX出来几年不见更新。迟迟推出的i810芯片组,集成的图形芯片性能太差,还不提供独立显卡,几乎就是鸡肋。另外由于Intel错误的认为它能主宰一切,打算强推Rambus的内存。虽然客观上说Rambus内存确实强劲,但无奈价格太高,而且必须成对使用,使得采用Rambus的系统成本据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VIA独立推出了PC133规范,并推出对应的芯片组。采用此类芯片组+PC133 SDRam的系统成本相对低廉,而且性能差距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而此时的Intel,又爆出i820主板bug问题,有一次全部招回。最后不得不向VIA等台湾厂商低头,推出支持PC133的i815芯片组勉强挽回颜面。这一年,同样也是2001年。(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