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良习惯做斗争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数组方法concat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6:43

 

1)由于本人写程序时间比较长,也积累一些不算多的经验。所以,对于如何管理一个小团队开发,如何管理需求分析,本人有一套成型的想法。 

2)这种想法和成套的做法我也在不同项目上做过实践,还没有失手过。

3) 但是,这种方法与目前各种小公司流行的策划——开发——测试方法的构思和流程均有不同。

4)所以,要让新团队的开发人员、策划人员、老板接受这种对于他们是全新的方法,无疑存在一定的障碍。

5)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中国人的惯性力量如此之强。 我的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先分析实体和状态再分析功能流程。 但总是有策划人员总是先做出来了非常细致的流程图,让我和开发人员直接接受。但是,这些流程图内部往往存在很多逻辑漏洞,还有很多要求是做不出来的。比如他们把计算机设想成人,要从一段简单文字(没有属性,也不是存放在数据库不同字段中)中找出他的意思上所需要的东西(这其实涉及到自然语言理解)。还有一个策划非常可乐,他做出了一个网页规划,在该规划中,用户先输入一通信息,到了一个页面,提示用户保存某个信息,按正常逻辑,用户保存完毕,应该回到刚才输入的界面继续,但他的流程图却让程序员在用户保存完毕以后,回到用户首页,每个用户用到这个功能都火冒三丈。

6)刚才那种策划就好比一个明朝的人从广州步行到北京去。当他走到长沙,找了一个店住宿下来,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他发现他又自动回到了广州,如此反复,以至于他永远去不了北京。 你要是这个人(这个用户),你难道不火冒三丈吗?

7)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程序员写代码按照OO的方法,先建设类和实体,然后考虑流程。但需求分析的时候,却先从功能流程开始。 也就是说OOD + FuncAnalysis,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组合。

8)当然我的需求分析方法一定要求是从基本实体开始的,而不是从具体某个流程开始。这就导致了很多策划人员不适应。但他们不去反思过去的方法为什么不对。而是想如何逃避新方法。当然,我有一套强力推行这个方法的策略。

9)但是,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的习惯性的惰性和惯性思维。不愿意为了正确的目标而改变过去的陋习,甚至把新生的正确的东西视为对自己地位的威胁。

由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