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的了解RBW

来源:互联网 发布:v2ex java代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9:45

转载:http://www.52rd.com/Blog/Detail_RD.Blog_fengmo44_28445.html

 

看到一位同仁说到一个RBW设置问题,所以专门拿出来说一下,大家一起回顾下。问题如下:

    “如果测试一GSM2W干放满功率单载波输出时,RBW设置为100K时测试输出功率为30dBm,设置为200K的时候,输出功率为33dBm,这个怎么理解”。

    我的回复是,GSM的通信带宽是200K,所以100K只包含了一半的功率,所以用200K的RBW功率会增加一倍,也就是多了3DB,如果通信带宽是几十K的话,RBW设置成200K功率不会有明显增加,具体看频率拓展情况。

    这里我需要作一下补充,首先通信带宽的定义,就比如GSM的200K和WCDMA的5M,是指99%的功率都在这个带宽内,(如W里的占用带宽测试项)。在此之上我们再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测试GSM用100K和200K的时候,功率会增加一倍,那么设置成400K呢?那就是99%的信号功率加上不到1%的信号功率,再加上多余200K带宽引进的噪声,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就是这增加的200K是应该用-174dBm/Hz+10log200K=-121dBm还是频谱分析仪的噪底(比如R&S的大概为-145dBm/Hz)+10log200K呢?事实证明,是后者。比如按145dBm来计算,此时引进的200K噪声的功率为-92dBm,那么如果设置成400K输出的功率为33dBm的99%+-92dBm再加上带外那1%功率的一部分,200K带宽引入了这带外的1%的一部分很难量化,但是大家可以把上面的大致计算一下,实际上不管是噪声,还是这部分带外的信号功率,都是很低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其次还有一个比较好理解RBW的方式,频谱分析仪都有channel power的功能,比如测试WCDMA的时候,信号带宽为5M,如果你测试的中心频率偏左的2.5M带宽,那么功率就是24dBm减一半,为21dBm。可以想象为RBW的设置跟channel power一样只让结果包含了部分带宽。大家也许会问,那如果是中间的2.5M呢,或者其他值,这个就确实要看5M带宽内谱的拓展情况了,计算肯定是可行的,毕竟通信模式固定,但是具体结果我就不清楚了,没研究过。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是点频呢,RBW的设置会对测试结果有多大的影响,单点频功率测试时,带宽的增加引入的就是我上面说到的频谱分析仪的噪低对RBW的积分。

    实际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应该大致都覆盖到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支持,我会定期来发些文章的,最近浏览少了很多啊,大家继续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