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老师和老马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扫描文字软件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9:17
无论在工作在生活中或是在网络里,都常常看到朝气蓬勃甚或是事业的中坚的年轻人,就常常被他们感动着!看到一个个向上的年轻人积极的入世的心态,他们闪铄着青春的灵秀和活力,还有心底的善良和纯洁。有时年轻人也称我为老师,我每每背觉惭愧汗下矣!仅仅是老而已,更况人一老就很烦人,这我心如明镜。也因此,我总是抵调做人,知人生之匆匆,韶华之不再。我们都是过客,灰飞烟灭后,留下的只有山青青水长长耳。

  人很有趣,赤条条而来,什么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英或肉食者,什么日出而做日入而息的治于人者,皆由娘肚子爬出或寿或夭或乃至贵溅荣辱出处进退一番再拐着弯从火塟场大烟囱爬入天国,过程虽然不同可结果绝无异也。地球归你也不能万岁,有一火车钱一分也带不走,如此观之则元关汉卿的小令[南吕•四块玉]闲适:“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说得妙极是看破红尘语。还有陈氏太极拳鼻祖明末清初的陈王廷晚年写的一首长短句,其中“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鱼水,盘桓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虽略嫌消极却也颇得人生三味。

  至若为人师古往今来传道授业解惑者夥矣,孔丘孟轲朱熹皆是也。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在,好为人师者众,可有哪一个伟人或者凡人是按另一个伟人或者凡人的指点而成为伟人或者凡人的呢?年轻人称我为老师者,一是我老二是人家谦虚,也许还仅仅就是一种称呼或代号而已。

  我自己从心里愿意向年轻人学习,在家里许多时候是儿子常指点我,尽管有些东西老年人学不来的。如他们的新思维,他们灵动的思想和新潮的观念,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开拓进取精神,他们不迷信教条敢于藐视权威,他们敢于去征服人生和世界,他们敢于追求自我价值,他们没有岁月打磨的老道与世故,他们纯洁他们生猛,他们经得起失败,他们靠得起还绝对折腾得起,因为他们有是时间和生命的活力!

  有时老是一种悲哀,社会价值甚至生存价值都在打折了。李商隐说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客观上看这没错。宋代韩琦的“莫羞老圃秋容淡,要看寒花晚节香”,或许是对老年人的一点心理安慰。谁都曾年轻谁也都会老,平心想来老没有错,要说错那是岁月的错。人活着许多时候需要面对,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天无绝人之路,只须一路走下去便是。社会是多元的,年轻的灿烂着,老的只要不倚老卖老不傻不疯,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认识新事物,就算不能灿烂了起码可以傻得慢些,晚些给社会和子女填堵。我不太主张一味地人老心不老,八十岁老人三十岁心脏都是曹操的《步处夏门行•龟虽寿》惹的祸。

  曹操写《步处夏门行•龟虽寿》时53岁,他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一肚子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便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鼓舞老心的诗句来。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220年也只活了65岁,其实他很懂得一点养生之道的辩证法的,《龟虽寿》里还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诗句可证。我有时想,没准儿这个曹阿瞒是累死的也未可知呀!老骥无论如何是成不了完整意义上的千里马的,杨振宁手挽翁帆恐怕谁也看不出他是千里马,再者说了国人一亿多老年人杨老先生不就一个吗!

  人老了也不全是废物的,老马识途可以做孺子马可以看孩子可以做家务可以练太极可以撞大树可以沿着江边晃悠还可以写书;再就是老了则铅华落尽人淡如菊,不需要在官场的怪圈中挣扎、徘徊和郁闷,不需斤斤计较半个职级一个风头。无欲亦无求,看云舒云卷看日落月升,万丈红尘幻若一帘幽梦,顶戴花翎你方唱罢我登场原是几台滑稽戏。再也不需为五斗米折腰耻受嗟来之食,再也不需违心为形役,就TNN地一个轻松加愉快,均匀地喘气轻松地撒尿,则斯翁不似神仙其谁耶!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