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深入详解(14):多线程与线程同步(重新修改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xbox one手柄真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7:44

考虑到内容的连贯性,我对几乎重写了这篇博客,在这一小节,主要介绍线程以及线程间的同步,而把那个聊天工具放到下一节。

什么是程序?程序是计算计指令的集合,它以文件的形式储存在磁盘上。
什么是进程?进程是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是一个程序在其自身的地址空间内中的一次执行活动。因此,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比如我们可以把自己编写的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执行很多遍。
进程是资源申请、调度很运行的基本单位,因此:

#include <stdio.h>int a = 0;int main(){printf("%d",a);++a;return 0;}

尽管a是“全局”变量,但假如我们把这个程序执行2遍,每次打印出来的结果都是0。
在Windows系统下,进程有两部分组成:
(1)操作系统用来管理进程的内核对象。
这些对象用来存放进程统计信息。他们是操作系统内部分配的内存块,只能被内核访问使用,用用程序无法找到该数据结构,并直接改变其内容。Windows提供了一些函数来对内核对象进行操作。
(2)地址空间
它包含所有可执行的模块或DLL模块的代码和数据,也包含动态分配的空间。例如线程的栈和堆。
关于进程的知识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仔细讲解。


实际上,进程从来不执行任何东西,若要使进程完成某项操作,它必须拥有一个在它的环境中运行的线程,此线程负责执行包含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代码。也就是说,真正完成代码执行的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线程的容器。线程是使用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


线程也由两部分组成:
(1)线程的内核对象。操作系统用它来对线程进行管理,存放线程的统计信息。
(2)线程栈。它用于维护线程执行代码时所需要的所有函数和参数的局部变量。


线程只有一个内核对象和一个栈,开销相对较少,因此在编程中经常采用多线程来解决编程问题,而尽量避免创建新的进程。
与线程相关的基本函数包括:
CreateThread:创建线程
CloseHandle:关闭线程句柄。注意,这只会使指定的线程句柄无效(减少该句柄的引用计数),启动句柄的检查操作,如果一个对象所关联的最后一个句柄被关闭了,那么这个对象会从系统中被删除。关闭句柄不会终止相关的线程。


线程是如何运行的呢?这又与你的CPU有关系了,如果你是一个单核CPU,那么系统会采用时间片轮询的方式运行每个线程;如果你是多核CPU,那么线程之间就有可能并发运行了。这样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两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全局变量之类的。它们需要线程的同步来解决。所谓同步,并不是多个线程一起同时执行,而是他们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执行。
Windows下线程同步的基本方法有3种:互斥对象、事件对象、关键代码段(临界区),下面一一介绍:

互斥对象属于内核对象,包含3个成员:
1.使用数量:记录了有多少个线程在调用该对象
2.一个线程ID:记录互斥对象维护的线程的ID
3.一个计数器:前线程调用该对象的次数
与之相关的函数包括:
创建互斥对象:CreateMutex
判断能否获得互斥对象:WaitForSingleObject
对于WaitForSingleObject,如果互斥对象为有信号状态,则获取成功,函数将互斥对象设置为无信号状态,程序将继续往下执行;如果互斥对象为无信号状态,则获取失败,线程会停留在这里等待。等待的时间可以由参数控制。
释放互斥对象:ReleaseMutex
当要保护的代码执行完毕后,通过它来释放互斥对象,使得互斥对象变为有信号状态,以便于其他线程可以获取这个互斥对象。注意,只有当某个线程拥有互斥对象时,才能够释放互斥对象,在其他线程调用这个函数不得达到释放的效果,这可以通过互斥对象的线程ID来判断。


我们看一个例子:

#include <Windows.h>#include <stdio.h>//线程函数声明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全局变量int tickets = 100;HANDLE hMutex;int main(){HANDLE hThread1;HANDLE hThread2;//创建互斥对象hMutex = CreateMutex( NULL,//默认安全级别  FALSE,//创建它的线程不拥有互斥对象  NULL);//没有名字//创建线程1hThread1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1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创建线程2hThread2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2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主线程休眠4秒Sleep(4000);//主线程休眠4秒Sleep(4000);//关闭线程句柄CloseHandle(hThread1);CloseHandle(hThread2);//释放互斥对象ReleaseMutex(hMutex);return 0;}//线程1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WaitForSingleObject(hMutex,INFINITE);if(tickets > 0){Sleep(10);printf("thread1 sell ticket : %d\n",tickets--);ReleaseMutex(hMutex);}else{ReleaseMutex(hMutex);break;}}return 0;}//线程2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WaitForSingleObject(hMutex,INFINITE);if(tickets > 0){Sleep(10);printf("thread2 sell ticket : %d\n",tickets--);ReleaseMutex(hMutex);}else{ReleaseMutex(hMutex);break;}}return 0;}
使用互斥对象时需要小心:
调用假如一个线程本身已经拥有该互斥对象,则如果它继续调用WaitForSingleObject,则会增加互斥对象的引用计数,此时,你必须多次调用ReleaseMutex来释放互斥对象,以便让其他线程可以获取:

//创建互斥对象hMutex = CreateMutex( NULL,//默认安全级别  TRUE,//创建它的线程拥有互斥对象  NULL);//没有名字WaitForSingleObject(hMutex,INFINITE);//释放互斥对象ReleaseMutex(hMutex);//释放互斥对象ReleaseMutex(hMutex);
下面看事件对象,它也属于内核对象,包含3各成员:
1.使用计数
2.用于指明该事件是自动重置事件还是人工重置事件的布尔值
3.用于指明该事件处于已通知状态还是未通知状态。
自动重置和人工重置的事件对象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人工重置的事件对象得到通知时,等待该事件对象的所有线程均变为可调度线程;而当一个自动重置的事件对象得到通知时,等待该事件对象的线程中只有一个线程变为可调度线程。
与事件对象相关的函数包括:
创建事件对象:CreateEvent
HANDLE CreateEvent(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EventAttributes, BOOL bManualReset, BOOL bInitialState,LPCTSTR lpName);
设置事件对象:SetEvent:将一个这件对象设为有信号状态
BOOL SetEvent(  HANDLE hEvent  );
重置事件对象状态:ResetEvent:将指定的事件对象设为无信号状态
BOOL ResetEvent(  HANDLE hEvent );

下面仍然使用买火车票的例子:

#include <Windows.h>#include <stdio.h>//线程函数声明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全局变量int tickets = 100;HANDLE g_hEvent;int main(){HANDLE hThread1;HANDLE hThread2;//创建事件对象g_hEvent = CreateEvent( NULL,//默认安全级别TRUE,//人工重置FALSE,//初始为无信号NULL );//没有名字//创建线程1hThread1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1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创建线程2hThread2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2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主线程休眠4秒Sleep(4000);//关闭线程句柄//当不再引用这个句柄时,立即将其关闭,减少其引用计数CloseHandle(hThread1);CloseHandle(hThread2);//关闭事件对象句柄CloseHandle(g_hEvent);return 0;}//线程1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WaitForSingleObject(g_hEvent,INFINITE);if(tickets > 0){Sleep(1);printf("thread1 sell ticket : %d\n",tickets--);}elsebreak;}return 0;}//线程2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WaitForSingleObject(g_hEvent,INFINITE);if(tickets > 0){Sleep(1);printf("thread2 sell ticket : %d\n",tickets--);}elsebreak;}return 0;}
程序运行后并没有出现两个线程买票的情况,而是等待了4秒之后直接退出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出在了我们创建的事件对象一开始就是无信号状态的,因此2个线程线程运行到WaitForSingleObject时就会一直等待,直到自己的时间片结束。所以什么也不会输出。
如果想让线程能够执行,可以在创建线程时将第3个参数设为TRUE,或者在创建完成后调用

SetEvent(g_hEvent);
程序的确可以实现买票了,但是有些时候,会打印出某个线程卖出第0张票的情况,这是因为当人工重置的事件对象得到通知时,等待该对象的所有线程均可变为可调度线程,两个线程同时运行,线程的同步失败了。


也许有人会想到,在线程得到CPU之后,能否使用ResetEvent是得线程将事件对象设为无信号状态,然后当所保护的代码运行完成后,再将事件对象设为有信号状态?我们可以试试:

//线程1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WaitForSingleObject(g_hEvent,INFINITE);ResetEvent(g_hEvent);if(tickets > 0){Sleep(10);printf("thread1 sell ticket : %d\n",tickets--);SetEvent(g_hEvent);}else{SetEvent(g_hEvent);break;}}return 0;}
线程2的类似,这里就省略了。运行程序,发现依然会出现卖出第0张票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单核CPU下,可能线程1执行完WaitForSingleObject,还没来得及执行ResetEvent时,就切换到线程2了,此时,由于线程1并没有执行ResetEvent,所以线程2也可以得到事件对象了。而在多CPU平台下,假如两个线程同时执行,则有可能都执行到本应被保护的代码区域。
所以,为了实现线程间的同步,不应该使用人工重置的事件对象,而应该使用自动重置的事件对象:

hThread2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2Proc,NULL0,NULL);
并将原来写的ResetEvent和SetEvent全都注释起来。我们发现程序只打印了一次买票过程。我们分析一下原因:
当一个自动重置的事件得到通知后,等待该该事件的线程中只有一个变为可调度线程。在这里,线程1变为可调度线程后,操作系统将事件设为了无信号状态,当线程1休眠时,所以线程2只能等待,时间片结束以后,又轮到线程1运行,输出thread1 sell ticket :100。然后循环,又去WaitForSingleObject,而此时事件对象处于无信号状态,所以线程不能继续往下执行,只能一直等待,等到自己时间片结束,直到主线程睡醒了,结束整个程序。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当访问完对保护的代码段后,立即调用SetEvent将其设为有信号状态。允许其他等待该对象的线程变为可调度状态:

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WaitForSingleObject(g_hEvent,INFINITE);if(tickets > 0){Sleep(10);printf("thread1 sell ticket : %d\n",tickets--);SetEvent(g_hEvent);}else{SetEvent(g_hEvent);break;}}return 0;}
总结一下:事件对象要区分人工重置事件还是自动重置事件。如果是人工重置的事件对象得到通知,则等待该事件对象的所有线程均变为可调度线程;当一个自动重置的事件对象得到通知时,只有一个等待该事件对象的线程变为可调度线程,且操作系统会将该事件对象设为无信号状态。因此,当执行完受保护的代码后,需要调用SetEvent将事件对象设为有信号状态。


下面介绍另一种线程同步的方法:关键代码段。
关键代码段又称为临界区,工作在用户方式下。它是一小段代码,但是在代码执行之前,必须独占某些资源的访问权限。
我们先介绍与之先关的API函数:
使用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初始化关键代码段
使用EnterCriticalSection进入关键代码段:
使用LeaveCriticalSection离开关键代码段:
使用DeleteCriticalSection删除关键代码段,释放资源
我们看一个例子:

#include <Windows.h>#include <stdio.h>//线程函数声明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全局变量int tickets = 100;CRITICAL_SECTION g_cs;int main(){HANDLE hThread1;HANDLE hThread2;//初始化关键代码段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g_cs);//创建线程1hThread1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1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创建线程2hThread2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2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主线程休眠4秒Sleep(4000);//关闭线程句柄CloseHandle(hThread1);CloseHandle(hThread2);//关闭事件对象句柄DeleteCriticalSection(&g_cs);return 0;}//线程1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进入关键代码段前调用该函数判断否能得到临界区的使用权EnterCriticalSection(&g_cs);Sleep(1);if(tickets > 0){Sleep(1);printf("thread1 sell ticket : %d\n",tickets--);//访问结束后释放临界区对象的使用权LeaveCriticalSection(&g_cs);Sleep(1);}else{LeaveCriticalSection(&g_cs);break;}}return 0;}//线程2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进入关键代码段前调用该函数判断否能得到临界区的使用权EnterCriticalSection(&g_cs);Sleep(1);if(tickets > 0){Sleep(1);printf("thread2 sell ticket : %d\n",tickets--);//访问结束后释放临界区对象的使用权LeaveCriticalSection(&g_cs);Sleep(1);}else{LeaveCriticalSection(&g_cs);break;}}return 0;}
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在放弃临界区资源后,立即睡眠引起另一个线程被调用,导致两个线程交替售票。
下面看一个多线程程序中常犯的一个错误-线程死锁。死锁产生的原因,举个例子:线程1拥有临界区资源A,正在等待临界区资源B;而线程2拥有临界区资源B,正在等待临界区资源A。它俩各不相让,结果谁也执行不了。我们看看程序:

#include <Windows.h>#include <stdio.h>//线程函数声明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全局变量int tickets = 100;CRITICAL_SECTION g_csA;CRITICAL_SECTION g_csB;int main(){HANDLE hThread1;HANDLE hThread2;//初始化关键代码段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g_csA);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g_csB);//创建线程1hThread1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1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创建线程2hThread2 = CreateThread(NULL,//默认安全级别0,//默认栈大小Thread2Proc,//线程函数 NULL,//函数没有参数0,//创建后直接运行NULL);//线程标识,不需要//关闭线程句柄//当不再引用这个句柄时,立即将其关闭,减少其引用计数CloseHandle(hThread1);CloseHandle(hThread2);//主线程休眠4秒Sleep(4000);//关闭事件对象句柄DeleteCriticalSection(&g_csA);DeleteCriticalSection(&g_csB);return 0;}//线程1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1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EnterCriticalSection(&g_csA);Sleep(1);EnterCriticalSection(&g_csB);if(tickets > 0){Sleep(1);printf("thread1 sell ticket : %d\n",tickets--);LeaveCriticalSection(&g_csB);LeaveCriticalSection(&g_csA);Sleep(1);}else{LeaveCriticalSection(&g_csB);LeaveCriticalSection(&g_csA);break;}}return 0;}//线程2入口函数DWORD WINAPI Thread2Proc(  LPVOID lpParameter){while(TRUE){EnterCriticalSection(&g_csB);Sleep(1);EnterCriticalSection(&g_csA);if(tickets > 0){Sleep(1);printf("thread2 sell ticket : %d\n",tickets--);LeaveCriticalSection(&g_csA);LeaveCriticalSection(&g_csB);Sleep(1);}else{LeaveCriticalSection(&g_csA);LeaveCriticalSection(&g_csB);break;}}return 0;}

在程序中,创建了两个临界区对象g_csA和g_csB。线程1中先尝试获取g_csA,获取成功后休眠,线程2尝试获取g_csB,成功后休眠,切换回线程1,然后线程1试图获取g_csB,因为g_csB已经被线程2获取,所以它线程1的获取不会成功,一直等待,直到自己的时间片结束后,转到线程2,线程2获取g_csB后,试图获取g_csA,当然也不会成功,转回线程1……这样交替等待,直到主线程睡醒,执行完毕,程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