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中的堆栈深度

来源:互联网 发布:乐变下载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35

快速排序的伪代码如下:
QUICKSORT(A, p, r)    if p < r        q <- PARTITION(A, p, r)        QUICISORT(A, p, q-1)        QUICKSORT(A, q + 1, r)
可采用尾递归的方式减小堆栈的深度,即采用迭代控制结构替代第二次递归调用,尾递归在大多数的编译程序中都被采用。伪代码如下:
QUICKSORT(A, p, r)    while p < r        q <- PARTITION(A, p, r)        QUICISORT(A, p, q-1)        p <- q + 1
尽管此时平均堆栈深度已减小,但最坏情况下堆栈深度仍为θ(n),如数组元素已有序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排序。那如何减小最坏情况下的堆栈深度?
核心思想仍然是采用迭代控制结构替代递归调用。前一次的思想是执行PARTITION后,对数组的前一部分( A[p...q-1] )进行递归排序,对后一部分( A[q+1...r] )进行迭代控制运算。
假设每次执行PARTITION后,(q-1) - p + 1 : r-(q+1) +1 = a ( a > 0 ),则有

n * a ^ h = 1
=> h = - lgn / lga
  • a < 1/2 => h < lgn
  • a = 1/2 => h = lgn
  • a > 1/2 => h > lgn
因此,执行完PARTITION后,对元素个数少的那一部分进行递归排序,而对另一部分进行迭代运算,可使堆栈深度小于lgn。

伪代码如下:

QUICKSORT(A, p, r)    while p < r        q <- PARTITION(A, p, r)        if (q - 1) - p + 1 < r - (q + 1) + 1            QUICISORT(A, p, q-1)            p = q + 1        else              QUICKSORT(A, q + 1, r)            r = q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