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公开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gui 哪个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3 11:08

深入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推进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公开

所谓“大数据”,通常是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离散地存在,当中蕴含着对公众和决策层重要的信息,在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特点: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可以是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类型。第三,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

信息与数据的差别在于数据的关联和连续变化中蕴含了信息。数据的不公开将引致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政府有必要公开数据。

政府的数据公开,目前还停留于较原始的阶段。现阶段各大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栏目,均存在以下不足:

1、公开的数据均以文字型政策性的信息为主。信息以文字为主,受表现形式限制,不如图表一样能迅速直观的向公众传达信息;传递的是政策性信息,因为与公众切身利益关系不密切,公众关注程度普遍不高。

2、公开的数据中均只有结果数据和阶段性指标数据,缺少过程数据。过程数据的缺乏,就没有办法向公众展示变化的趋势,也令政府很难及时地做出预判。

3、只有一部分单位能坚持定期公布其相关数据。不能坚持定期发布数据,就不利于长期深入的对数据进行研究。

4、各信息系统互不相连,数据描述不统一。系统不相连,描述不统一,就不便于开展跨系统、跨领域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5、缺乏有效数据采集手段,数据时效性不强。目前的数据采集基本上以季度为单位,采集形式主要以上报为主,缺乏实时的采集机制。

新型的政府数据公开模式,应该是以公众数据公开需求和政府决策需要为导向,通过如实的向社会披露数据,配合适当的舆论导向,最终达到政府高效透明,社会平等和谐的目的。

一、要实现这种新型的政府数据公开模式,必须从制度上进行保障。首先需要建立数据公开制度,对于要求公开、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数据应一律予以公开;其次是建立数据公开监督制度,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机构监督政府各部门及时地公开数据;最后是建立数据公开质量审核制度,由监督机构对政府各部门公开的数据进行质量评定。数据的公开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因此应该由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相关制度的草拟和执行。落实到具体的措施有:

1)以国家数据公开的相关法规为依据,制定当地的数据公开制度。 2)设立政府首席信息官(CIO),确定各政府部门数据公开负责人。 3)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当地的数据公开质量评定方法。

二、要实现这种新型的政府数据公开模式,必须从模式上进行转变。从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向既公开结果又公开过程转变,从政府选择性公开数据向按需公开数据转变,从定期收集数据模式向实时收集数据模式转变,从政府部门各自发布数据向统一门户统一格式发布数据转变。具体的流程为:

1)企业或其他部门通过系统向数据公开监督机构提出数据公开需求,

2)经审核数据属于应公开范围后,数据公开监督机构责成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指定格式限时提供相关数据,

3)数据公开监督机构为数据公开部门提供信息化支持,条件成熟的为其搭建该类数据实时(或定期)发布机制,

4)数据公开监督机构对返回的数据进行质量评定,评定合格后通过系统发布,

5)数据公开监督机构协助政府各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主要通过物联网应用),在为组织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行业管理的同时收集数据汇总。

 

 

三、要实现这种新型的政府数据公开模式,必须从平台层面进行架构。总体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1)建设底层网络:通过在公众场所敷设免费WIFI,结合3G通讯、有线网络和脱机数据上传等手段,为整个数据公开提供底层支撑;

2)搭建政务服务总线:为各个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技术支撑;

3)建设物联网应用:通过RFID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及时地第一手数据,特别是通过建设市民卡系统,有效地采集和归类公众的手机、社保、身份证和医疗等数据;

4)建设政民互动平台:通过开发以移动终端为主、PC端为辅的政民互动平台;结合二维码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公众可以对需要首先公开的数据进行投票和建议,公众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情通过照片或文字结合GPS信息上传到互动平台,政府有新数据公开后也可以及时提醒用户登陆数据公开平台查看;

5)建设数据中心:对政府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按类型、按时间段等方式存储;

6)建设数据公开平台:为数据中心的数据提供地理分布、表格和图表等的方式展示;

7)建设政府决策平台:利用数据中心的数据,为政府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

8)建设公共地理信息平台:为数据公开平台、政府决策平台和政民互动平台提供底层地理信息支撑。

四、要实现这种新型的政府数据公开模式,必须从标准和标识方面进行规划。具体原则如下:

1)自然人以身份证为唯一标识,组织以组织机构代码证为主要标识;

2)最小数据集原则(下图所示以自然人为例):在数据中心保存自然人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不同对应关系;各个业务系统提供的自然人数据均要求由满足该项的最少语义组成;各个业务系统提供的自然人数据包含与该业务系统自然人对象的对应关系。

1)每一条数据均要求有时间信息,有条件的可以附带地理信息。

2)每一条数据必须是程序可以处理、未经加工且及时的通用数据。

XXX作为全国改革的前沿阵地,一直在农村改革、社会改革和行政改革三大改革领域充当先行先试的先锋。XXX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行政改革和XXX信息化建设的牵头单位,从2010年开始就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共性的平台进行集约化建设:在物联网应用领域,我中心目前已经建成了车辆监控系统和市民卡系统,为数据采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数据交换共享领域,我中心目前已经搭建好了政务服务总线,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供了有效地渠道;在地理信息应用领域,我中心联合XXX区地理信息中心建设了公众地理信息平台,为数据公开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和政府决策平台提供了有力的底层支撑。下一步我中心计划:

1)以环保为切入点,在运营车辆上加装废气监测仪,收集并公开空气质量的数据,通过媒体宣传为数据公开打响头炮;

2)开发移动版的政民互动平台,在政民互动平台上推出民意调查,选出社会最关心哪些数据,责成相关部门公开;以此加强公众和组织的数据公开意识;

3)开发数据公开平台和政府决策平台,通过对比有无使用数据辅助分析决策的结果,提高社会的数据挖掘意识;

诱导本地软件公司在公开的数据上开发加工和分析工具,催生本土的数据服务行业。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