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规划和转型,偶遇BinaryTreeEx好文,有感,分享一下~

来源:互联网 发布:删除数组中指定元素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3:09

二.职业程序员转型之路

发现自己的特长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规划,但是具体的操作却不是那么简单的,我做了一些思考和评估。其中涉及两个问题:第一,转型是否值得?第二,做职业程序员我的能力是否真的足够。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老爸的意见是不太支持我转的。应该说当时的人都比较相信国营单位的所谓铁饭碗,安安逸逸过太平日子,少折腾。而且当时程序员是吃青春的观念非常浓郁,有的公司甚至以本公司程序员年轻作为炫耀的资本。所以丢掉手上的铁饭碗去干一个相对风险明显要高的职业,确实是一个很难下的决定。所以我面对这个问题是犹豫不决的。对于第二个问题,从我在本单位的表现来看,写程序是我的特长。但是与所谓的以写程序为职业的那些人来说,我是否有优势就不得而知了。从各种关系得到的反馈是很不乐观的。主要是两个原因:1.我的专业不是计算机,2.没有实际开发经验。

基于上述的情况,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是我给自己出了一道题目,那就是开发一个病毒程序。如果我可以独立开发出一个符合当时公安部规定的病毒程序概念的程序,那么我就下决定转。选这个题目是就很有讲究的。首先这个方向我很感兴趣,其次这个问题足够的难。但是这个题目又不是难的完全脱离实际。因为我已经学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汇编,平时对病毒资料注意搜集,所以对实现病毒程序的每一个技术细节我是清楚的,只是没有实际写出代码而已。在此后的4个月的时间里,反反复复经历了好几次噩梦一般的起伏,最终还是成功实现了。整个病毒代码大概1.4K,应该不算小了。那个病毒程序发作的症状是让计算机的蜂鸣器发一次声,感染的是当时一个非常著名的工具PC Tools。当运行PC Tools时,听到的那Beep声,可能是我生命中听到的最美丽的单一的声音了。

这个病毒的成功研发完成,让真正看到了自己的专长,于是下决心转行。针对学历和经验的问题,我当时是计划用职称来弥补。所以报名去考了程序员资格与水平考试,这个考试在2000年改了,现在已经不叫这个名称了。那是1996年的事情,结果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那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考试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自己缺了一门课程,就是数据结构,从这件事情我发现有专业系统学习的和没有专业系统学习的差距是明显的。所以一方面自学数据结构,另一方面参加了一个专升本的成人高考,专业就是计算机。此后的几年基本上就是在积累了,一方面程序还在自己找课题写,另一方面在学习计算机本科段的课程。三年以后我以本科学历,高程证书,在2000年7月开始北漂,寻找我的第一份程序员工作,那年我已经30岁了。

希望我的转型之路可以給有同样困惑的朋友一点借鉴。基本上我转型的过程还是比较慎重的,属于稳扎稳打。其实这个过程还有很多的细节是挺考验人的,限于篇幅就不写出来了。以后有机会写总结的时候再来写吧。

【有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社会是如此的浮躁。一个喜欢的工作和做到自己的喜欢的事情往往是难能可贵的。大部分人在平凡的做着自己不是非常兴趣的工作,勤劳、努力,当然也可以获取不错的生活。有理想的人,需要有勇气去比常人跟多的付出和失去,才能有资格争取到自己的理想的目标和生活。当他们还迷茫的时候,需要像乔帮主一样的去Keep looking,don't settle。开始是制定原则和方向性的东西,当然尽量可能具体,然后需要沉浸下心来,积累,学习,打基础,这个过程是需要勇气和坚持,世界上有很多墙,作用不是阻挡人们,而是挡住哪些不那么渴望和热情的人,让坚持者走到最后,同时不断的保持looking 和settle,还需要保持不断的trying,当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之后,是要有勇气给自己一个机会。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理想是需要去争取的!去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就是本文贴出来的一样,需要分析和勇气!当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需要像作者一样的是抉择。但是他的方法方式却非常值得推荐。我们要时常的去思考,去给自己一个机会。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自己想做的,进而有能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职业。如果自己做不到,也能更清楚的看清楚自己!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谢谢博主的这篇文章,是我感悟了很多。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