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第二课:观察者模式(Obse…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人名的名义网络播放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0:07
观察者模式(有时又被称为发布/订阅模式),一个目标物件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物件,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这通常透过呼叫各观察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

该模式的基本前提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主体(熟悉 Smalltalk MVC的人将这些术语分别称为视图和模型)。 在用户界面的环境中,观察者是负责向用户显示数据的对象。另一方面,主体表示从问题域中模拟的业务抽象。 正如图 1中所描述的一样, 在观察者和主体之间存在逻辑关联。当主体对象中发生更改时,(例如,修改实例变量),观察者就会观察 这种更改,并相应地更新其显示。

在subject中,应有以下方法:

注册为观察者:registerObserver(IObserver)

解除观察者:removeObserver(IObserver)

通知观察者:notifyObservers(Object data)


在observer中应该对subject的通知执行自己的更新:

update(args)



在java.util包中有观察者模式的代码:

(class)      java.util.Observable----被观察者

(Interface) java.util.Observer------观察者


“观察”不是“直接调用”

  实现观察者模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体现成类之间的直接调用,否则就将使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紧密的耦合起来,从根本上违反面向对象的设计的原则。无论是观察者“观察”观察对象,还是被观察者将自己的改变“通知”观察者,都不应该直接调用。

编辑本段实现观察者模式的过程

  实现观察者模式有很多形式,比较直观的一种是使用一种“注册——通知——撤销注册”的形式。下面的三个图详细的描述了这样一种过程:

1、观察者

  (Observer)将自己注册到被观察对象(Subject)中,被观察对象将观察者存放在一个容器(Container)里。

2、被观察对象

  被观察对象发生了某种变化(如图中的SomeChange),从容器中得到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将变化通知观察者。

3、撤销观察

  观察者告诉被观察者要撤销观察,被观察者从容器中将观察者去除。
  观察者将自己注册到被观察者的容器中时,被观察者不应该过问观察者的具体类型,而是应该使用观察者的接口。这样的优点是:假定程序中还有别的观察者,那么只要这个观察者也是相同的接口实现即可。一个被观察者可以对应多个观察者,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可以将消息一一通知给所有的观察者。基于接口,而不是具体的实现——这一点为程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