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码流数据结构1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卖美女的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9:25

H264码流数据结构1  

2009-03-26 10:55:50|  分类: 视频编解码|字号 订阅

H264码流数据结构1 - 叶子 - 叶子的博客

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图形叫IDR图像(立即刷新图像),IDR图像都是I图像。

句法元素与变量

编码器将数据编码为句法元素然后依次发送。在解码器端,通常要将句法元素作求值计算,得出一些中间数据,这些中间数据就是H.264定义的变量,如图所示:

H264码流数据结构1 - 叶子 - 叶子的博客

其中,pic_width_in_mbs_minusl是解码器直接从码流中提取的句法元素,表征图像的宽度,以宏块为单位。为了提高编码效率,H.264将图像实际的宽度减去1后再传送。

PicWidthInMbs = pic_width_in_mbs_minusl + 1; //图像以宏块为单位的宽度

PicWidthInSamplesL = PicWidthInMbs * 16; //图像的亮度以像素为单位的宽

PicWidthInSamplesC = PicWidthInMbs * 8; //图像的色度以像素为单位的宽

 

 

Nal:

 H264码流数据结构1 - 叶子 - 叶子的博客

 

Forbidden_zero_bit: 等于0

nal_ref_idc: 当前NAL的优先级,范围为0~3,值越高,表示当前NAL越重要,需要优先受到保护。如果当前NAL是属于参考帧的片,或是序列参数集,或是图像参数集这些重要的数据单元时,必须大于0

nal_unit_type:当前NAL_unit的类型,具体如下:

H264码流数据结构1 - 叶子 - 叶子的博客

nal_unit_type = 5时,表示当前NALIDR图像的一个片,此时,IDR图像中的每个片的nal_unit_type都等于5,注意:IDR图像不能使用片分区。

 

SODB 数据比特串-->最原始的编码数据

RBSP 原始字节序列载荷-->在SODB的后面填加了结尾比特(RBSP trailing bits 一个bit“1”)若干比特“0”,以便字节对齐。

EBSP 扩展字节序列载荷-- >RBSP基础上填加了仿校验字节(0X03)它的原因是: 在NALU加到Annexb上时,需要填加每组NALU之前的开始码 StartCodePrefix,如果该NALU对应的slice为一帧的开始则用4位字节表示,ox00000001,否则用3位字节表示 ox000001.为了使NALU主体中不包括与开始码相冲突的,在编码时,每遇到两个字节连续为0,就插入一个字节的0x03。解码时将0x03去掉。也称为脱壳操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