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客观评价张学良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8 14:42
金线
日期:[2013年1月12日]  版次:[GB08]  版名:[2012文化年鉴]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条
 

    金线,为什么是金线,会成为我们的2012年度词?

    先回溯一下“金线”的产生背景。2012年初,方韩之争风起云涌,热闹非常,而论争如火如荼之际,冯唐以《大是》一文卷入,谈及韩寒的文学成就时,顺势提出了“金线”这个概念:“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洞若观火。”随后的《大“线”》一文,他进一步地阐释:这些被明眼人公认的好文章所体现的特点,就是那条金线。由此,两文引发了有关金线的讨论,甚至有了“冯唐金线”的新成语。

    如今,公案未完,纷争暂歇,沉淀下来的,是金线这个新语词。

    选择“金线”作为2012年度词,我们无意重新卷入当初的纷争,更愿意把“金线”的范畴推而广之从单纯的语义出发,来认知“金线”之于文学和艺术鉴赏,之于当下社会价值评判体系的各类引申含义。

    在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却只能各领风骚数十天的当下,“金线”一词的出现,在2012年度的汉语变化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至于这个词能存留多久,就让时间来做检验师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线是高标准,是每一行的从业者,各自心里无法量化却又可意会的那条线。这道线,主观而模糊,“门外人若隐若现,明眼人一清二楚”。

    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浮躁喧嚣,纷乱杂陈,泥沙俱下,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难道不需要找到自己心中的那道“金线”吗?

    寻找到这根金线,会让文学更纯粹,价值观更清晰,生活更美好。

    所以,把“金线”选为2012年度词,其实是在祝福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此身所处的社会,我们共同珍惜的时代。□刘炜茗

    刀尔登 作家

    冯唐关于“金线”的那篇文章里谈到了两个标准:一个是文学的标准;一个是文字的以及语言本身的标准。冯唐也提到,有的作品我们不一定喜欢,但是没法否认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脱离自己的口味来评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作为一个评论者,如何限制自己的喜好,可能这是需要做的事情。

    文学肯定存在一个标准。但我不太喜欢“客观”这个词,只能说有一个“植根于人类某种共同经验”的共通的东西。

    有人可能认为,冯唐不该把这条标准提出来,但冯唐并不是在写一本很严肃的教材,只是随便一说而已。古罗马时期有个著名的批评家贺拉斯,他认为艺术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没有诸如比较好、还可以这些中间的状态。

    这种观点很容易征得同意或喜欢,年轻的时候我也很喜欢,特别是拿来批评某个作品的时候觉得特别解气。文学这个复杂的现象,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很难评价,所以我们都希望有一套简单的办法,按照一二三四来判定作品,看看自己的口味是否合拍。但遗憾的是,它不存在。

    文学的标准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当我们企图观察、企图掌握、企图捉住这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就会改变原来的性质。你背过身时,知道它在那儿;但面对它时,抓到手里的就会滑掉。

    宝树 科幻作家

    金线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出现,这并不说文学在客观上没有好坏之别,而是用专业化这种同质性要求,去规范异质性的、个体性很强的文学写作,本身就很荒诞。好小说之好,天生具有开放性,永远无法预期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有文学规范。你可以从某一方面去分析文学作品,但是在分析之外,伟大的作品往往还有更深一层的东西。

    金线,我理解的就是一条线,要么到了,要么没到,但你没法把握它,只有到了那边才知道。

    梁文道 文艺批评家

    “金线说”在内地引起的争论,我并没有特别关注。但我觉得好和不好本来就是文学讨论当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我也同意要有基本的品质判断,但是这些品质判断基于什么东西呢?这是另外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大家在讨论什么是好书、坏书时都要依据一个标准。本来我以为这个标准不用再讨论了,但有时也会发现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几年我一直很注意大陆出版的一些作品,有两本写得不错,一本是台湾作家骆以军《西夏旅馆》的大陆版,另一本是马来华人作家李永平的《大河尽头》。在我看来,这两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语言非常漂亮。

    但这种语言在很多大陆读者看来觉得太繁复、太华丽、太难懂,甚至不够雄健。很有意思的是,内地读者在说这样的文字不好的时候,他们很喜欢用到一些字眼,比如“描写太多”、“娘娘腔”、“不够气派”等等,好像有某种以雄性眼光看待文学的趋势。但是我们为什么会用“雄性论述”来看文学?你的文字太华丽就是“阴气重”、“太软”,需要那种很直白的、一看就懂的、可以消化的才是刚强的、雄健的、好的吗?这种标准可以作为“金线”吗?

    十年砍柴历史作家

    我觉得冯唐说得很有道理。究竟金线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标准不一样,但真正的写作者心里肯定有这么个东西。“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它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有条客观的线,过了就过了,没过就没过,它并不是特别固定的。

    我看王鼎钧的回忆录,说写作有三个标准———职业认可;社会认可;历史认可。和冯唐的“金线论”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

    我觉得历史认可是最难的,职业认可和社会认可有时候并不是特别准确,比如杜甫的诗在他活着的时代没什么人喜欢,但是过了一百年之后,他的历史认可一下就不得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写作态度问题,这点王鼎钧也谈得非常好。他说:“我知道市场规则,我不愿意这样做,只写了三本,用这三本赚来的钱维持日常的开支。”他觉得用畅销书把钱赚了,就不想再写下去,而是想写一些“真正的东西”,一些更能体现文学价值的东西。他对文字是很有敬畏的,清醒地认识到写作是有金线的。

    看完这个我特别感动,他所追求的和冯唐讲的文字金线是有相同之处的。“金线”出来后,很多人说,你冯唐又写得怎么样。冯唐写得怎么样见仁见智,但冯唐的态度和王鼎钧一样,他也非常明白文字是谋生的,但是这不是对文字最高的追求。

    张大春 作家

    我虽写作,但是此身不在文坛,向不参与热线讨论,遑论含金与否。遂口占一首如此~~~~不到鸡林意已枯,宁知金线有还无。文章自喜风檐下,吟得山禽就酒垆。

    (注:张大春不愿接受采访评述“金线”,但随后发出此微博)

    史航 编剧

    文学不存在客观的标准,但尊重每个人主观上想确立标准的愿望。在我的“写作金线”之上的作品有三部———雨果的《悲惨世界》、毛姆的《刀锋》还有托尔斯泰的《复活》。这三部小说都希望这个世界更美好,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和判断。

    杨葵 作家

    什么样的人定什么样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学观世界观,互相完全认同大概很难。大而论之,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时代的审美趋向,拿李白、杜甫举例吧,可能五十年代的人更喜欢李白,因为和那个浪漫主义的时代合拍;而现在人可能更喜欢杜甫。所以,实在没什么必要对这标准本身过多议论。

    其实更有意思的问题是,你会怎么看待别人提出一个标准。你真的认为文学创作有标准么?你真会把别人提出的标准当成一个标准么?他怎么说是他的权利,你怎么听暴露你的问题,包括文学修养,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

    我个人对此标准的理解是:冯唐就随便那么一说,我也随便那么一听就好了。我尊重他制订个人化标准的权利,但与此同时,我也并不认可这个标准,甚至认为,文学创作从根本上而言,就很难用一条或者几条标准来衡量。标准化这种事儿在文学创作上不适用。

    依我看,大家都把“金线”问题戏谑化了,争先恐后地抖小机灵说悄皮话,这有点无趣,不如塌下心来,就这问题聊点更有意思的,比如我前边说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文学审美差异,比如我们在评论一个别人的论点时,我们自心是如何运作的……

    可能我孤陋寡闻了,我极少看到有人聊这个。这也是网络时代的特色吧———人人都饶有兴味地说废话。

    黄集伟 书评家、作家

    我觉得“金线”是一种个人的定向、标准或者期许,可能是有的吧。冯唐说金线是客观存在的,其实还是主观的。他之所以引起争议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大家会觉得“你怎么能说是有一个标准呢?”

    我想的跟他想的不一样,金线没办法用语言完整描述,它是一种很化学的状态,有好多反应,你非得说出来,每个人的化学反应都不一样。

    比如说网络平台上产生了很多作家,可能50、60年代的作家看不懂,或者不喜欢。同样,60年代的作品很多年轻人也不喜欢。因为人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对文学都有一些印象,一种体验,于是形成了一种标准,按这个标准去衡量。

    总之,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接受的标准,说“你这就是文学,他这就不是文学”。没有一个作品一出生就是经典,经过了读者的阅读、传播,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经典。

    许子东 文学评论家

    基本地说,有两条金线,一个是以读者受众的共识为准,一个是文学史。

    从通俗文学的角度,金线就是金钱和销量吧,只要作品有很多人看就达到了金线。那金庸、韩寒、郑渊洁他们是符合这个金线的。

    另一条金线是指传统的看法,简单说就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王蒙、王安忆都是符合这条金线标准的。

    冯唐列举的李白、司马迁,就是文学史的线,那我们不用去讨论韩寒,而更应该讨论金庸。金庸显然符合第一条,那他符合第二条么?问题是,一般的大众,脑子里没有这两条线的区别,他们认为金庸就是最好的小说家,与此相关的还有余秋雨等。

    我想对作家本身来说,大概不用去想文学史的金线吧。

    马伯庸 网络作家

    我是学市场营销的,我会从市场的角度去看一本书。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故事会》的使命是让你不无聊,至于它有没有文学价值,能不能流芳百世,这不是它的任务;至于莫言的《丰乳肥臀》,它的使命是为了体现中国农民在那个时代荒芜而充满活力的生活状态;郭敬明的“小时代”,则是为了体现某个年龄段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心理。

    所以说每本书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如果脱离具体使命去谈书有没有价值,我觉得意义不大。只能说每个作品如果都能如实、忠实地完成它的使命,那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或者这就是它的金线所在。文学的金线你也很难真正去定义,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办法有统一的标准。

    李银河 学者

    我认为所谓的“金线”就是“美”。这个事我跟冯唐也讨论过,他说对,他说就是。

    冯唐对小波文字的评价我一开始看了觉得有些不舒服,比如说小波文字不好,结构臃肿之类的。后来我编他的那本杂文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其中有一篇又讲“王小波有多伟大”,包括私下他也说过,他心目中当代作家里头,王朔排第一,王小波排第二,阿城是第三。后来他又觉得应该是王小波第一、王朔第二、阿城第三。这一好一坏的态度难道不矛盾吗?我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因为冯唐心目中的那条“金线”太高了,他是按世界名著这种标准评的,所以他会觉得小波还远够不上他心目中的文字英雄。但是在现当代写作里面,王小波是第一。

    文学这个东西不是没有客观标准,不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不对的。小波专门讲过文学到底能不能评好坏,中间确有一个界限。我最近要出一本书,写我从小阅读世界名著的读书笔记。像托尔斯泰、托斯陀耶夫斯基,所有的这些好的文学,或者说所谓的经典文学都在“金线”之上。《唐诗三百首》跟那些随便什么人瞎写的能一样吗?它当然有一个客观的关于美的标准在。若全都主观的话,诺贝尔文学奖给谁?我说这个好,他说那个好,怎么能评奖,评奖是因为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采写:南都记者 颜亮 赵大伟 王晶

    文学的标准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刀尔登

    好和不好本来就是文学讨论当中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这些品质判断基于什么东西呢?需要讨论。   ———梁文道

    究竟金线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标准不一样,但真正的写作者心里肯定有这么个东西。———十年砍柴

    每本书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如果脱离具体使命去谈书有没有价值,意义不大。 ———马伯庸

    基本地说,有两条金线,一个是以读者受众的共识为准,一个是文学史。———许子东

    我认为所谓的“金线”就是“美”。这个事我跟冯唐也讨论过,他说对,他说就是。———李银河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