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连软件产业发展的几点忧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增加流量和点击率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5:13

  写下这个标题,就觉得有点不妥。准确来说,大连的软件企业所从事的不是软件开发,而是信息服务。大连市政府所倡导的不是软件外包,而是劳务输出。所谓的软件出口,其实就是人力资源出口而已。因此,标题应该取“对大连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忧虑”。

  看了很多,听了很多,想了很多。但是,却没有时间把思路整理成文,先在这里列个写作提纲,等有时间的时候再逐一成文。

  (1)大连没有软件,只有服务。
  既然是软件产业,就应该有一个产业链。大连很多所谓的软件企业其实从事的就是一些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工作。

  (2)大连以软件外包之名,干劳务输出之实。
  包括华信、海辉在内,很多企业都在大张旗鼓地办培训学校,做劳务输出,赚了甲方赚乙方。

  (3)大连IT人的生活十分尴尬。劳动环境很差,人员密度很高,工作强度大。
  视察某大公司的工作环境时,我脑海里跳出的第一幅画,就是旧社会时日本人在中国开设的纱厂,这倒是应了“软件工厂”一说。
  大连软件外包企业平均人员工资在2000-3000元/人月,据说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凌晨2点(没有落实)。
  大连的房价平均为每平方米1万元。40平方米的房子的月租金为1900元起价(软件园周围)。

  (4)对日劳务输出的凄惨后果。
  *培训学校校长说,“我们培养人才,输送到日本,等他们在日本学到东西,然后再回国,促进国内软件发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我们想想:
  第一,中国输送出去的留学生,回国的比例是多少?回来的是龙还是虫?
  第二,现在的培训学校给学生算帐和招生广告上写的都是在日本的收入是多少,避而不谈到日本的工作强度、日本的消费等。据一个在日本工作的朋友介绍,国内输送到日本的代码工人,如果按照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吃、住、行),3年后除了留住皮包骨头外,一无所剩!
  第三,据说,培训机构所拿的劳务输出中介费,比招生所拿学费要高得多。因此,有培训学校号称可以先免费入学,工作后再还。我不敢肯定其中的坑蒙拐骗之道,但请学生们牢记一句话:利润最大化永远是企业的最高宗旨!

  (5)企业培训中的陷阱。
  大连这两年在全国炒作得厉害,加之自然环境确实不错,很多年轻的学生都向往到大连工作。而且大连企业确实缺人,于是,企业号称自己培训人才。采取的方式是,提前到大学招聘,筛选素质好的学生。然后说“你被录取了,但上岗前先要经过3-6个月的培训”。培训是要交学费的,一般在1.2-1.5万左右。学习期间,采用淘汰制,如果被淘汰的(据说是20%左右的淘汰率),则需再交学费,否则就前功尽弃了。如此循环。
  另外,还有些企业在学生学习期间,号称是参加项目实践,其实做一些数据录入的工作。这样一来,一箭双雕,一则是给学生“实践”了,二则是获得了免费的人力资源。很多大学的领导根本不清楚其中的问题,就把学生不负责任地“卖”给了这样的企业,美其名曰“大四培训”。
  由于外包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他们根本就没有实力、也没有心思真正的去免费培养人才。

  (6)呼吁大学生不要盲目进入大连,特别是研究生,这里根本就没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大连市某部门领导说:“研究生根本就不如培训机构的学生”,因此,大连需要的是重复性的低层次的工作人员,而不是要创造性的研发人员。

  (7)中日之间的民族仇恨不会因为外包而消失。
  如果我们的某个产业依赖于日本,则有朝一日,中日之间的民族仇恨将导致数十万对日外包人员、劳务输出人员同时失业,成千上万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破产。某日本人曾想在大连市中心“插刺刀”的故事,想必在大连应该是家喻户晓吧。

  (8)行业协会未发挥应有作用。
  行业协会似乎是政府机构而不是企业组织,根本就没有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导致企业互相压价,外包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以上只是个人的肤浅看法,只是一个摘要。有时间的时候,会逐一成文。请各位看官,特别是“身在此山中”的大连IT人多发表意见、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