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的const限定符

来源:互联网 发布:lars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2:42

一、C++中为什么会引入const?

  C++的提出者当初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引入(或者说保留)const关键字呢?这是一个有趣又有益的话题,对理解const很有帮助。

1.大家知道,C++有一个类型严格的编译系统,这使得C++程序的错误在编译阶段即可发现许多,从而使得出错率大为减少,因此,也成为了C++与C相比,有着突出优点的一个方面。

2. C中很常见的预处理指令 #define VariableName VariableValue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值替代,这种值替代至少在三个方面优点突出:

  (1)避免了意义模糊的数字出现,使得程序语义流畅清晰,如下例:
  #define USER_NUM_MAX 107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使用107带来的困惑。

  (2)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参数的调整与修改,如上例,当人数由107变为201时,进改动此处即可,

  (3)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由于使用了预编译器进行值替代,并不需要为这些常量分配存储空间,所以执行的效率较高。

  鉴于以上的优点,这种预定义指令的使用在程序中随处可见。

3.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迷惑上述的1点、2点与const有什么关系呢?,好,请接着向下看来:

  预处理语句虽然有以上的许多优点,但它有个比较致命的缺点,即,预处理语句仅仅只是简单值替代,缺乏类型的检测机制。这样预处理语句就不能享受C++严格类型检查的好处,从而可能成为引发一系列错误的隐患。

4.好了,第一阶段结论出来了:
结论: Const推出的初始目的,正是为了取代预编译指令,消除它的缺点,同时继承它的优点。

现在它的形式变成了:

Const DataType VariableName = VariableValue ;
二、为什么const能很好地取代预定义语句?
const 到底有什么大神通,使它可以振臂一挥取代预定义语句呢?

1.以const修饰的常量值,具有不可变性,这是它能取代预定义语句的基础。

2.很明显,它也同样可以避免意义模糊的数字出现,同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参数的调整和修改。

3.C++的编译器通常不为普通const常量分配存储空间,而是将它们保存在符号表中,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编译期间的常量,没有了存储与读内存的操作,使得它的效率也很高,同时,这也是它取代预定义语句的重要基础。

这里,我要提一下,为什么说这一点是也是它能取代预定义语句的基础,这是因为,编译器不会去读存储的内容,如果编译器为const分配了存储空间,它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编译期间的常量了。

4.const定义也像一个普通的变量定义一样,它会由编译器对它进行类型的检测,消除了预定义语句的隐患。

三、const指针的使用,传递与返回地址

1.指向常量的指针(*P是常量,P不是常量)

例子:

#include <iostream.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const int a =5;
   const int b = 6;

   int c =7;

   //int *p= &a;  //error! 不能将constint* 赋值给int*。因为如果给*p

                  //赋值就相当于给a赋值,而a是const常量,所以不行

   constint* p = &a; //ok! const约束了指针所指向的对象的常量性,

                      //并未约束指针本身
   //*p =10;   //error!

   p =&b;    //ok!并未约束指针本身

   p =&c;    //ok!可以将int* 赋值给const int*
   c = 15;
  // *p =15;   //error!虽然c可以被赋值,确不能向*p赋值(p指向c),
}

分析:

   上面的代码中最重要的一句是 const int* p = &a;
  这句从右向左读作:p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被定义成const的对象的指针;
  这样的一种声明方式的作用是可以修改p这个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地址却不能修改指向对象的值。说明沿着指针的方向进行赋值是错误的。

2.指针常量(P是常量,*P不是常量)

例子:

#include <iostream.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a = 5;
   int b = 6;

   int*const p = &a; 
   // p =&b;   //p的l-value性被约束,不能再切换到b;

   *p =15;  //*p未被约束
}

分析:

   这样的一种声明方式的作用是不可以修改p这个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地址却能修改指向对象的值。指向这个内存地址就从一而终了。

3.指向常量的指针常量(P是常量,*P是常量)

例子:

#include <iostream.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a = 5;
   int b = 6;

   constint* const p = &a;
  // p =&b;   //p被约束
  // *p =15;  //*p也被约束
}

分析:  

   上面的代码中最重要的一句是 const int* const p = &a;
  这句从右向左读作:p是一个指向int类型对象的const指针;

  这样的一种声明方式的作用是你既不可以修改pi所指向对象的内存地址也不能利用指针的解引用方式修改对象的值。

总结:c++的发明者为什么搞出这么多的东西来约束指针的行为呢?目的只有一个:约束指针的行为,可能他对c的指针不满意!

四、const 限定函数的传递值参数:

例子:

   void Fun(const int Var);

分析:

   上述写法限定参数在函数体中不可被改变。由值传递的特点可知,Var在函数体中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函数外部。所以,此限定与函数的使用者无关,仅与函数的编写者有关。
结论:

   最好在函数的内部进行限定,对外部调用者屏蔽,以免引起困惑。如可改写如下:

    voidFun(int Var){
     const int & VarAlias = Var;

     VarAlias ....

     .....

    }

五、const 限定函数的值型返回值:

例子:

    const intFun1();

    constMyClass Fun2();

分析:

   上述写法限定函数的返回值不可被更新,当函数返回内部的类型时(如Fun1),已经是一个数值,当然不可被赋值更新,所以,此时const无意义,最好去掉,以免困惑。当函数返回自定义的类型时(如Fun2),这个类型仍然包含可以被赋值的变量成员,所以,此时有意义。

六、const 限定类的成员函数:

例子:

class ClassName {

   public:

  int Fun() const;

   .....

}

注意:

    采用此种const后置的形式是一种规定,是因为const修饰函数的位置都已经被占据了,不得以,才采取了这么别扭的方式。在此函数的声明中和定义中均要使用const,因为const已经成为类型信息的一部分。

   获得能力:可以操作常量对象。

   失去能力:不能修改类的数据成员,不能在函数中调用其他不是const的函数。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