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loader的执行过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基础教程怎么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4:20
bootloader都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 初始化 RAM
因为 Linux 内核一般都会在 RAM 中运行,所以在调用 Linux 内核之前 bootloader 必须
设置和初始化 RAM,为调用 Linux内核做好准备。初始化 RAM 的任务包括设置 CPU 的控
制寄存器参数,以便能正常使用 RAM 以及检测RAM 大小等。
2) 初始化串口
串口在 Linux 的启动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 Linux内核和用户交互的方式之
一。Linux 在启动过程中可以将信息通过串口输出,这样便可清楚的了解 Linux 的启动过程。
虽然它并不是 bootloader 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但是通过串口输出信息是调试 bootloader 和
Linux 内核的强有力的工具,所以一般的 bootloader 都会在执行过程中初始化一个串口做为
调试端口。
3) 检测处理器类型
Bootloader在调用 Linux内核前必须检测系统的处理器类型,并将其保存到某个常量中
提供给 Linux 内核。Linux 内核在启动过程中会根据该处理器类型调用相应的初始化程序。
4) 设置 Linux启动参数
Bootloader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设置和初始化 Linux 的内核启动参数。目前传递启动参数
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即通过 struct param_struct 和struct tag(标记列表,tagged list)两种结
构传递。struct param_struct 是一种比较老的参数传递方式,在 2.4 版本以前的内核中使用较
多。从 2.4 版本以后 Linux 内核基本上采用标记列表的方式。但为了保持和以前版本的兼容
性,它仍支持 struct param_struct 参数传递方式,只不过在内核启动过程中它将被转换成标
记列表方式。
标记列表方式是种比较新的参数传递方式,它必须以 ATAG_CORE 开始,并以
ATAG_NONE 结尾。中间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列表。Linux内核在启动过程中会根据该启
动参数进行相应的初始化工作。
5) 调用 Linux内核映像
Bootloader完成的最后一项工作便是调用 Linux内核。如果 Linux 内核存放在 Flash 中,
并且可直接在上面运行(这里的 Flash 指 Nor Flash),那么可直接跳转到内核中去执行。
但由于在 Flash 中执行代码会有种种限制,而且速度也远不及 RAM 快,所以一般的嵌
入式系统都是将 Linux内核拷贝到 RAM 中,然后跳转到 RAM 中去执行。
不论哪种情况,在跳到 Linux 内核执行之前 CUP的寄存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r0=0,

r1=处理器类型,r2=标记列表在 RAM中的地址。

原帖:http://namefame.blog.163.com/blog/static/174052342201142084436633/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