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的机会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处方药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3:28

可能是快到研究生复试(面试)的时候了,科学网上也大量出现关于复试经验和要求、自我宣传等内容的博文,特别是学生的诚信问题又被拿出来讨论。

由于中国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强调复试(面试)在研究生录取中的重要性,所以这类问题也被更多地关注。其实很久之前,在我开始工作和读研的时代(我是先工作后读研的),就听说过形形色色类似的故事。

所谓不诚信主要指答应了又变卦。在没有签约的情况下,就算当初说得天花乱坠,后来又改变也不算什么,因为允许双向选择。虽然多数人从理智上也能接受这一点,但还是觉得不舒服;而且应当承认,这种方式还是多少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更严重一种情况是,有了书面或正式的口头承诺(老师决定录取、学生决定跟随)之后变卦。在这方面学生变卦显然更多见,因为学生通常会为了“保险”,同时联系多个学校和老师等。在中国,这类问题在博士考生中更多见,主要是因为考核和录取体制,更象国外那种可以被多个学校录取(意向)的情况。当然,考生必然要从中选一个;选择了之后,除非发生了个人情况的巨大变故,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变卦,否则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损失,也必然会导致不愉快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大家肯定听说过这样的事,中国学生被国外某一高校正式录取后,又改去了其它学校。这一点不象在中国,每个学生只有一份正式的文件,不可能发生在多个学校办手续的事。还有的中国学生本来答应读Ph.D program(相当于直博生),可是入学后没多久就变卦要硕士毕业,以方便求职。这些行为导致了某些外国老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排斥,也让很多国人惋惜甚至斥责,说这些学生过于自私的行为,或者说不诚信,毁掉了后来中国留学生的一些机会。

类似不遵守诺言的情况,我也听说过中国的一个例子。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上世纪80-90年代有位老师曾热心推荐过几个心仪的学生出国进修,说好学成回国。可是一个又一个走了,却无人信守当初的诺言,所以这个老师以后再也不主动推荐学生出国了。当然学生自己找上门来要推荐信,他还是会根据实际情况写,但这似乎只是一种义务。很显然,这也减少甚至毁掉了后来学生的机会。

那些没有实现诺言的学生,估计有很多会提出理直气壮的理由。其实把理由说得再天花乱坠,心里真正想的恐怕还是“这是我自己的事,与别人何干”?这样的人要和他说什么诚信,大概有点找错对象了。也有人会表示,这是那些老师伤及无辜,不应该因为一个学生这样,就毁掉与他具有某类共同性质的学生的机会——当然这里说的不是毁掉所有不诚信学生的机会(那是应该的),而是说不应该一个xx籍考生或xx校的学生如此,就把这里来的学生都上了黑名单,或者一个中国学生如此,就不招其他中国学生。但是,现实中的事情常常是这样发生的。

当一个人不诚信的时候,似乎只是毁了别人的机会,这也太让人郁闷了吧?难道他自己不应该为自己的不诚信受到惩罚吗?

其实对于这样的事情,一位院士前辈曾在一次闲谈时向我和其他人说过,“这个圈子其实不大”,他说的是自己的一个学生在国外遇到了好几个和他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人,有时是出乎意料的关系。如同一篇Nature论文上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人最多通过6个人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好像是这样,记忆不够准确)。所谓这个圈子不大的意思,就是说你在求职、晋升等与事业发展有关的事情中,有不少机会可能遇到与你以前的老师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人。当然,泛泛之交并不一定带来影响,不过即使没有交情,老师推荐时也搭上了自己的名声(对于那些来自声誉不好的实验室的人,我虽然不是一律排斥但也会特别警惕);如果不是泛泛之交,大概必然会带来影响。现在招聘中越来越强调推荐信的重要性,也是这类影响的体现。

其实“圈子”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意义。当今中国大家更多地是看到其负面影响,特别是“小圈子”在一起瓜分种种利益的弊端。不过,同行组成的“圈子”,对于通过同行评议保证研究和交流(发表论文)的质量、净化学术空气(对学术不端的打击)、约束不诚信行为(例如求职时要求导师以及前任雇主的推荐信),都是有正面意义的。

我相信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招聘成本也日趋增加。在这个大背景下,诚信将会成为求职中一个重要的有竞争力的“武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人们也不应该忽视自身的诚信建设。

总之,当今中国的诚信体系面临巨大危机,每个人注定难以独善其身。我建议大家一方面要积极呼吁诚信和批评不良现象,一方面更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和团队成员诚信。如果有机会,也应该让不诚信的人吃到苦头。真正能做到奖勤罚懒、奖善惩恶,这个社会才有进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