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老灞上·桓温 (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天猫入驻要求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8:02

师老灞上·桓温

作者:★浮星槎★
 

(一)木犹如此

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大司马桓温统帅五万军队,第三次北伐。大军从姑
孰(今安徽当涂)出发,途经金城(今江苏江乘县附近)。这一年,距他出任琅
琊内史(晋朝北方领土丧失后,在南方设立侨州、侨郡、侨县,以示恢复之志。
琅琊就是侨郡之一,治所金城)的时候已经整整三十七年,距他离开金城,升任
徐州刺史的时候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岁月无情,当年的豪侠少年已届暮年,故地
重游,不能不感慨万千。史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
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世说新语·言语》
)。时空错置的巨大反差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八个字间表露无遗。先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歌声依稀可闻,孔子“逝者如斯
,不舍昼夜”的喟叹犹在耳边,汉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人生天地
间,忽如远行客”的挽诗恍如昨日。这些对于时光如梭人生如梦的感慨,本已如
万千星辰,撒落在岁月的银河之中,清影摇荡,荡涤过不知多少逆旅过客。曾几
何时,永嘉乱起,众灵在杀戮中变得微不足道,人生在杀戮中变得不堪其负,然
而,就在这时,我们听得了桓温的“木犹如此”,看到他的两行热泪,在刹那间
洗刷掉了百年战乱蒙在生命意义上的灰尘,映出岁月银河中金城柳树的倒影。“
木犹如此”的涟漪,从那时候起,就没有消失过。百余年后,南北朝人庾信在『
枯树赋』中写道“昔年种柳,依依江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
以堪!”再现其凄婉,再数百年后,南宋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
道“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再
现其悲怆。他如唐人“庭树不知人去尽,来春犹发去年花”,“王母桃花千遍红
,彭祖巫咸几回死”等等,都可以清楚得看得出“木犹如此”的影子。
作为气息相通的英雄,辛弃疾捕捉到了桓温慨叹时的英雄泪。的确,“攀枝执条
,泫然流泪”,这跃然纸上的真性情,壮志未酬的英雄泪,才真正是“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的灵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祖歌,是因为
荆柯冲冠一怒方成千古绝唱;“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困惑,是因为刘琨
这位桓温极其崇拜的英雄“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的时不我与方能在胡笳悲
鸣中喷薄而出、“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歌,是因为高欢烈士虎泪方能“笼盖
四野”;“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同样是因为桓温“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才拥有凌驾其他岁月感慨的气势,才拥有让天下英雄息息相惺的力量,千载而下
,才能让辛弃疾为之一揾英雄泪!
这一年桓温五十七岁,当年有名无实的侨郡太守如今已握有东晋大半江山、军队
,是东晋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那么,他未酬的壮志又是什么呢?能是什么呢?
五十多年前,还是儿童的桓温为传奇人物温峤所欣赏,从此以温姓为名,温峤真
得看得透此儿奇骨中的气概,听得出他啼声中的志向吗?四十多年前,还是少年
的桓温经过枭雄王敦之墓,连呼“可儿!可儿!”。王大将军若地下有知,他听
得出当时少年的抱负,看得出今日英雄的壮志吗?
“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句评语,对桓温同样适用。然而有些时候,万全之策是
不会有的。我猜想,在他挥师从姑孰出发的时候,他心里就清楚他已经走上了一
条不归之路,成则为魏武晋宣(司马懿,被追尊为晋宣帝),败则为王敦苏峻。
在金城“攀枝执条,泫然流泪”的失态,并不单单是为了岁月的无情,更是因为
木犹如此,时不我待,只能放手一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他会回味自己的
过去,看着当年的贫穷少年一步步得奋斗,看着帝室的女婿在金城等待时机,看
着晋朝的方伯西灭成汉,北伐关中,剿灭姚襄,看着晋大司马威名日盛,势力一
步步得从长江上中游包围建康,也看着白驹影中金城柳树一点点得长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