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质量观

来源:互联网 发布:微博有mac版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23:02

2007131星期三

西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某种目的的“适切性”。

适切性是指,衡量质量的指标体系应该以当初设定的目标为准则。而高等教育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学校),其使命是不同的,所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指标也应该与之适应。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根据这个概念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同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系统模型。该模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区分。从学校内部结构方面分为传统学术结构、学术支持结构和非学术结构三种;从学校类型分为综合性大学、职业性大学和应用地方性大学三种;从高等学校自治程度和内部决策方面分为法国型、意大利型和芬兰型。

高等教育质量应该致力于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

该观点在符合愿望和需求的前提下,认为质量(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为消费者服务的组织确定的。其中,政府是消费者利益的最主要代表。

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价值增值

该观点的基本想法是:如果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后的成就、行为可以测量的话,则变化越大、价值增值越多,则质量越好。马丁·特罗在研究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转化过程中也谈到这个问题,并认为:如果成功的标准是增值,则学校可能愿意招收学术水平低的学生而不是学术水平高的学生。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近代最具权威的高等教育本质三段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者马丁•特 罗提出的“精英”、“大众”、“普及”的教育阶段论。马丁•特罗在1962年首先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概念,1970年提出“普及高等教育”概念, 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三阶段论,至此产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他是以美国为样本,以欧洲(尤其是英国)为参照系提出的。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 化理论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存在不同的相关性;大众型与精英型高等教育并存;多样化发展与传统教育理念产生冲突;进程是有国别性的。

马丁•特罗在谈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时说,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大学应该有所准备。大众化理论就是提醒你做好准备的一种预警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不是一个目标理论,它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是对历史和现实高等教育现象的一个总结。

关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的相关想法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甚至在某些地区(上海等)进入普及化阶段。作为一般高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群众目前对高等教育的痴迷程度,和价值增值观念是相符合的。其最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使其子女具有最大的价值增值。问题是对子女价值增值的认同不容易有明确和统一的标准,而且是滞后的。社会对于增值的估计只能根据过去的感觉和经验。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有些城市流传有“如果你不听话,就让你上大学”的说法,其根本原因是那时大学毕业生和知识分子的收入低于一般的非知识阶层。而目前非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收入整体低下造就了当今对高等教育的高认同度。但是,如果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收入等问题持续下降,这种认同必然会降低。当然,这样的比较是在两种不同的层次间的横向相对比较,而不是纵向比较。即就读大学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群体和其它各类群体在就业、收入、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的横向比较。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目前对大学的评价机制并不是市场化的价值增值机制。从政府到媒体,以及一般的用人单位,对大学质量的认同都趋向于一个统一的标准:高的学术成就,高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对所有本科院校都采取统一标准就是一个证明。虽然就业率逐渐成为衡量标准之一,但由于社会和用人单位观念的滞后和体制的约束,高学术成就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和收入方面也同时具有更高的优势,这也促成了这个问题的一个正反馈机制。所以,目前中国高校其实都希望能够成为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必然结果。

同时,由于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政府对高等学校采用的是锦上添花的政策,即越是高水品学校,就越能够占有更多的各类资源。这自然更加剧了大学建设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