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详解第二章数据链路层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linux公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23:23
第二章 链路层 我简单理解为与物理连接线路相关的一层,不知对不对
链路层 基于物理链路(如以太网)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以太网 是tcp/ip采用的主要的局域网技术标准(照我的理解就是当前采用交换机或集线器构成的局域网结构)。10m/s
以太网链路层协议 基于以太网结构的局域网提供支持的一种链路层协议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 access,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接入技术 是以太网采用的技术
RFC request for comment 一个组织,对ip数据报的封装定义(组成格式)做出标准化规定
ieee 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
ieee 802.3 是ieee针对以太网定义的雷同标准 而以太网可以理解为行业事实标准
ieee 802.4 是ieee针对令牌总线网络定义
ieee 802.5 针对令牌环网络定义
rfc 894 以太网ip数据报封装格式,最常用的封装格式。定义如下
目的地址 源地址 类型 数据 crc
注:类型 区分 ip数据报协议,arp,rarp请求应答三种。
arp/rarp 地址解析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fc 1042 ieee定义的ip数据报封装格式定义如下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长度 逻辑链路控制 子网接入协议(包含类型) 数据 crc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即机器的物理mark地址 都是6字节 48位
SNAP 子网接入协议

slip 串行线路ip 是串行线路上对ip数据报封装的格式
适用于rs232和调制解调器上网方式,只支持ip数据报协议一种类型。
cslip 压缩的slip 主要是对不变的数据报头部压缩
ppp 点对点协议 具有诸多优点:
支持:ip数据报协议 LCP 链路控制协议 NCP 网络控制协议
支持差错校验;支持tcp/ip头部压缩。
MTU 链路层对于数据帧的最大传输长度限制
如果ip层要传输数据长度超过mtu就需要分片为比mtu小的传输
路径mtu 两台主机通信依据的是所经过多个网络中最小的mtu,不是对称的。(因选路由不对称,mtu来回不一样)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