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文件夹和硬盘分区的表示方法的有关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淘宝店铺入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5:21

1.Linux文件夹及其作用

/

根目录,且只有一个,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开始。

    /root

这是系统管理员(root user)的目录。对于系统来说,系统管理员有最大的权限。

    /bin

 这里存放了标准的(或者说是缺省的)linux的工具(比如ls,vi,vimore等)。这个目录已经包含在“path”系统变量中。当在终端里输入ls,系统就会去/bin目录下面查找是不是有ls这个程序。

    /etc

存放了系统配置方面的文件。

    /dev

这里主要存放与设备(包括外设)有关的文件,包括磁盘驱动、USB驱动等都放在这个目录。

    /home

这里主要存放用户的个人数据(具体每个用户的设置文件,用户的桌面文件夹,还有用户的数据都放在这里)。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用户目录,位置为:/home/用户名。当然,root用户除外。

    /tmp

这是临时目录。对于某些程序来说,有些文件被用了一次两次之后,就不会再被用到,像这样的文件就放在这里。有些linux系统会定期自动对这个目录进行清理,因此,千万不要把重要的数据放在这里。

/usr

在这个目录下,你可以找到那些不适合放在/bin或/etc目录下的额外的工具。/usr目录包含了许多子目录: /usr/bin目录用于存放程序;/usr/share用于存放一些共享的数据;/usr/lib目录用于存放那些不能直接运行的,但却是许多程序运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

    /opt

这里主要存放那些可选的程序。安装到/opt目录下的程序,它所有的数据、库文件等等都是放在同个目录下面。

    /usr/local

这里主要存放那些手动安装的软件,即不是通过“新立得”或apt-get安装的软件。它和/usr目录具有相类似的目录结构。让软件包管理器来管理/usr目录,而把自定义的脚本(scripts)放到/usr/local目录下面,我想这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bin

可执行文件的存放地,这些可执行文件大都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命令。一般用户和超级用户都能经常使用其中的命令,如ls,su,mount等。

/boot

Linux的内核及引导系统程序所需要的文件目录。

/lost+found

在ext2或ext3文件系统中,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而产生一些文件碎片放在这里。当系统启动的过程中fsck工具会检查这里,并修复已经损 坏的文件系统。 有时系统发生问题,有很多的文件被移到这个目录中,可能会用手工的方式来修复,或移到文件到原来的位置上。

/mnt

这个目录一般是用于存放挂载储存设备的挂载目录的,比如有cdrom 等目录。

/opt

表示的是可选择的意思,有些软件包也会被安装在这里,也就是自定义软件包,有些我们自己编译的软件包,就可以安装在这个目录中。

/proc

操作系统运行时,进程信息及内核信息(比如cpu、硬盘分区、内存信息等)存放在这里。

/sbin

大多是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的存放,是超级权限用户root的可执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户无权限执行这个目录下的命令,这个目录和/usr/sbin或/usr/local/sbin类似。凡是目录sbin中包含的都是root权限才能执行的。

/usr

这个是系统存放程序的目录,比如命令、帮助文件等。这个目录下有很多的文件和目录。当我们安装一个Linux发行版官方提供的软件包时,大多安装在这里。 如果有涉及服务器配置文件的,会把配置文件安装在/etc目录中。

/var

这个目录的内容是经常变动的,看名字就知道,我们可以理解为vary的缩写,/var下有/var/log这是用来存放系统日志的目录。

/usr/local

这个目录一般是用来存放用户自编译安装软件的存放目录;一般是通过源码包安装的软件,如果没有特别指定安装目录的话,一般是安装在这个目录中。

2.Linux中硬盘分区的表示方法

(1).对于SCSI硬盘,驱动标示符为“sdx~”,其中“sd”表示分区所在的设备类型,这里是scsi硬盘,x表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表示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4来表示,他们是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例如sda3表示他是第1个scsi硬盘上的第3个分区);另外对于IDE硬盘则表示为“hdx~”,其中hd表示为IDE硬盘类型,其他和scsi表示方法一样。

关于Linux上不同接口对于装置文件的命名(磁盘篇)

(2).IDE接口设备(如硬盘)的装置命名是采用hd[a-d]的格式,它是根据IDE接口物理线路的顺序命名,一般主机都会提供两个IDE接口,通常被称为IDE1(primary)及IDE2(secondary),而每条扁平电缆上面的IDE装置可以被区分为Master和Slave。所以这四个IDE装置的文件名为:

IDE\Jumper               Master             Slave

IDE1(Primary)           /dev/hda          /dev/hdb

IDE2(Secondary)         /dev/hdc           /dev/hdd

对于SATA接口来说,由于SATA/USB/SCSI等磁盘接口都是使用SCSI模块来驱动的, 因此这些接口的磁盘装置文件名都是/dev/sd[a-p]的格式。但是与IDE接口不同的是,SATA/USB接口的磁盘命名是根据Linux挂载的顺序命名的。

如:PC上面有两个SATA磁盘以及一个USB磁盘,而主板上面有六个SATA的插槽。这两个SATA磁盘分别安插在主板上的SATA1, SATA5插槽上,那么这些此装置的文件名如下:

SATA1插槽上的名为:/dev/sda

SATA5插槽上的名为:/dev/sdb

USB磁盘(开机完成后才被系统捉到):/dev/sdc

(3).对于整块硬盘的两种表示方法

IDE接口中的整块硬盘在Linux系统中表示为/dev/hd[a-z];

   硬盘分区的第二种表示方法(hd[0-n],y);

/dev/hda2 等同 (hd0,1)

/dev/hda5 等同 (hd0,4)

... ...

/dev/hda10 同 (hd0,9)

对于机器中只有一个硬盘来说,无论在Linux通过/dev/hda 还是/dev/hdb ,用 hd[0-n]表示方法,都是hd0;如果机器中有两块硬盘,那/dev/hda 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hd0,/dev/hdb 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hd1;SATA和SCSI接口的硬盘的两种表方法和IDE接口的硬盘相同,只是把hd换成sd;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