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芒《忙总管理笔记》出版 (zz)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免费餐饮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19

//z 2013-08-09 09:54:16 IS2120@BG57IV3.T1040478462.K[T301,L4620,R131,V3639]
本书作者曾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所,擅长多目标大系统分析及组织管理,参与国家多项的大型项目和宏观政策评估,担任过N个大型企业的总裁,是我国企业管理界真正的高人,本书是作者在一线浴血奋战20多年的经验之精华提炼,全部是干货,深入浅出,经典实用。

本书老少咸宜。适合推荐给: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群;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的人群适用于淘宝各位店主;对现状充满困惑的人群;对人生目标感觉迷茫的人群,尤其是青年人。

如果你是一位真正立足于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人,则本书足以保证你开卷有益。

阅读方式推荐:

本书排版设计的原则是便于随身携带和精读。需要拿根笔,自己在书上涂涂画画,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悟。

************************************************************************

 图书封面及目录

目录

  职业经理人工作笔记◆7

  一、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7

  二、职业经理人要具备的基本概念◇13

  三、评估企业状态基本功◇20

  四、企业家能力◇23

  五、优秀的企业家是十分稀少的◇27

  六、一个运营者的日常工作清单◇32

  七、做项目的8点考虑◇37

  八、做事与做人◇41

  九、对一个行业理解的标准◇48

  十、关于工作程序的讨论◇55

  十一、与员工讨论虚拟生产◇59

  十二、与员工讨论风投◇62

  十三、与员工关于创业的讨论◇71

  十四、讨论上海百佳为什么倒闭◇75

    十五、自检清单◇80

    十六、需求分析的核心有3点◇84

  十七、定制与规模化的讨论◇86

  十八、现代管理的讨论◇88

  十九、讨论网络销售◇91

  二十、电子商务和电子结算讨论◇94

  空降兵的感受和经验教训◆101

  一、尴尬的处境◇102

  二、微妙的授权◇105

  三、责任判断◇110

  四、敌意的合作◇113

 五:体会◇115

 给年轻管理者们的技术建议◆117

  一、引子◇117

  二、搞清运营潜规则◇120

  三、计划部门◇123

  四、计划人员◇129

  五、联合作战◇135

  六、授权原则◇143

 七、管理文书◇152

    八、计划工具◇161

  九、管理者构想◇171

  十、结语◇180

   笨蛋,我们要听重点——我的失败经历◆183

目录

   小企业管理案例◆3

    一、引子 ◇ 3

    二、干什么及其执行结果:目标 ◇ 7

    三、干什么及其执行结果:生产部任务展开清单 ◇ 19

    四、干什么及其执行结果:销售部任务展开清单 ◇ 27

    五、干什么及其执行结果:协同要点 ◇ 31

    六、干什么及其执行结果:季度工作重点 ◇ 35

    七、怎么干和执行过程:组织工作 ◇ 39

    八、怎么干和执行过程:好的制度应该是简单易行的 ◇ 49

    九、怎么干和执行过程:生产部的准备工作 ◇ 61

    十、怎么干和执行过程:生产管理心得体会 ◇ 71

    十一、怎么干和执行过程:质量管理心得体会 ◇ 83

    十二、怎么干和执行过程:生产成本控制心得体会 ◇ 89

    十三、怎么干和执行过程:销售准备工作和财务准备工作 ◇ 99

    十四、小结 ◇ 109

   实施全面预算的几点体会◆113

   我给SCM软件开发商提的需求清单◆139

   牛鞭效应如何干掉一个企业 ◆ 159

目录

   管理短篇系列◆3

  一、管理需不需要灵感 ◇ 3

  二、我的管理能力进阶过程 ◇ 7

  三、管理者需要的才能 ◇ 13

  四、管理科学的败走麦城岁月 ◇ 19

  五、我是如何开会的 ◇ 25

  六、几个角色定位 ◇ 37

  七、管理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说的 ◇ 43

  八、关于管理科学的几个误区 ◇ 47

  九、新官上任三把火 ◇ 53

  十、决策是一个程序 ◇ 63

  十一、我的决策方法 ◇ 69

  十二、财务总监的几个职责 ◇ 75

  十三、人力资源总监的秘密 ◇ 81

  十四、在工作中我最怕遇到谁 ◇ 89

  十五、什么是智 ◇ 99

  十六、万金油如何工作 ◇ 109

  十七、管理中的统一思想是指什么 ◇ 115

 十八、判断能力 ◇ 119

 管理闲谈◆127

  一、管理是需要言传身教的技术 ◇ 133

  二、我理解的一些管理的基本概念 ◇ 143

  三、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 ◇

  四、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 ◇ 155

   管理案例分析:权力的真相◆165

  一、主题背景 ◇ 165

  二、矛盾的积累 ◇ 170

  三、老大采取的行动 ◇ 183

  四、讨论小结 ◇ 194

 积极的生活态度201



文小芒,是中国投资银行改制后招聘的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主要工作是结合‘国外投资银行’的手段,来处置投行信贷中不良资产。桦林公司(后来成为上市公司)是投资银行一个重要贷款客户,欠债很多,多是不良资产。其问题在于国企机制和效率问题。文小芒带领投资银行工作小组,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剥离资产,重组生产构架,提高效率,使新重组的桦林公司具备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性运转的结果。后来,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和省配合下,成为上市公司。就桦林公司重组一事说,文小芒是成功的。但是,其张扬的一面,得罪了桦林副部级企业的领导和部委有关领导,加上文小芒对当年副总理的一席过份的话语,成为告状把柄。结果,国务院和央行下文,通报中国投资银行超越自己经营范围,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命令即刻停止,并点名批评的投行有关领导,下令取缔文小芒在银行业的任职资格。


王岐山:如果说投行有问题,那就是对文小芒这样的同志,怎么用他的长,避他的短。我看是用其长了,没有避其短。投行在这个问题上接受点教训。对一批有专长的人怎么用,可以用这件事教育那些高学历、但缺乏实践,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不够了解的人。最重要的在于怎样教育干部,使用干部。这样事就这样了,不要背包袱。


说白了就是当年在朱镕基手下干事的人,对朱的政策有不满结果被撸了。


踩了下岗这条红线。以前只听说狗被人踩了尾巴会跳的很凶,没想到猪也有这毛病啊,有意思!


他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不知道也没有资格去评价,虽然是事后人但是很多关键性的信息、材料作为普通人不可能像中央工作人员那样方便的调阅。不过对于不少人认为把他这么个有才华的人赶走是朱镕基不能容人表示,你们去容一个公开和自己唱反调的下属吧。


毕业于中科大应用数学系,初工作于中科院,后辞职去海航,创业元老之一,去银行前任海航总经济师,与岐山王的相识是:海航当时向建行租赁客机,由建行购买客机转租赁给海航,当时属于创新业务,忙总随海航老总去建总行洽谈,出了风头:就凭一把计算尺几支粉笔,现场计算出风险系数等参数,且各项参数与建总行一帮人建立数学模型,且凭借大型机计算出来的结果相符。时任建行行长的岐山王对其印象深刻。


此后中南海有个设想就是:债转股,企业欠银行的贷款转为银行在企业的股份,报表好看后上市。对企业来说,可以减少财务支出。对银行来说,与其企业破产贷款打水漂,上市至少还能收回部分。


对应的试点就是中国投资银行划归建行,同时建行将部分不良划入投资银行,忙总被聘为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代表银行方去监督参与贷款企业的日常经营,在桦林轮胎重组中,得罪时桦林集团老总(副部级),对朱相不敬的一番话就是对待下岗工人的问题,认为朱相胡搞,几千万人为整个失误买单,后果就是根基不稳,技术工人青黄不接,后患无穷(从现在来看,确实如此)。被处理时任投资银行行长助理。


此后就作为职业经理人,曾任过大润发超市总经理等职务,在西西河活跃那几年是一直在养病。


————————
//z 2013-08-09 09:54:16 IS2120@BG57IV3.T1040478462.K[T301,L4620,R131,V3639]

中国投资银行,一九九六年七月25日,《情况通报》第三期


王岐山董事长在听取投资银行上半年工作汇报时的讲话要点(机密)


(1996年7月23日上午,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一、对投资银行体制改革两年来工作的看法


我对你们的最大支持就是‘不管’你们。这是因为,我相信投行领导班子,能够按照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董事会的要求来经营管理。自93年国务院91 号文件以来,投资银行赢得了改革的机会。这两年,投行除了日常的经营之外,用很大精力进行调整和改革,而且这两者是分不开的,调整本身就是改革。你们把原来的一个不完整的、有机构成不高的、松散的‘邦联’,改造成一个一级法人体制的商业银行,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两年中,有一年在争取改革方案,随后进行了领导班子调整,以及机构和业务的调整,现在投资银行总算有点模样了,也有一定凝聚力了,更重要的是办行方向和体制进一步明确了。所以,我认为投行党组这两年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


二、关于投资银行改制增资问题


你们提出,要摆脱当前的困境,真正办成一个很好的商业银行,就要在转轨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这是对的,符合改革方向的。我同意投行股份制改造,甚至于吸收外资股东。我多次同建行党组的同志们谈过,大家都赞成我的意见,对于投行股份制改造,建行不但不阻扰,而且要促进。我赞成投行党组的设想,只是我想得更大胆一点,就是吸收外国的投资,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商业银行也可以;还可以考虑国内的上市企业。其实这点外资股本的数量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正真地向商业银行转变。虽然,在12家小银行中,投行股改晚一点,但是可以起点高一点。我以前就说过,船小好掉头,投行这条船比建行小,应该转得比建行快。所以,投行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确立起来,就是要尽快在国内银行界中成为向国际金融管理水平靠近的银行。朱副总理曾经提出,工、农、中、建几家银行在本世纪末达到国际金融管理先进水平。我看,这对于四个大银行来说,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对于投行来讲就有可能,如果这次改制成功的话,达到国际金融管理水平就有希望。请投行党组讨论一下,把这个既定目标提出来。同时,向人民银行申请。确定这样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可以克服历史遗留的许多困难,可以在新的高起点上谋求发展。


三、投资银行要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投行这两年在内部管理、激励机制上有变化,尽管得罪了点人,也带有风险,但实践证明没有什么了不得。所以,我认为在这些方面,下一步你们胆子要再大一点。我一直认为,中国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分配制度上的缺陷,还没有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干部也没有做到能上能下。我看投资银行在这些方面能够带来一些更新的风气,创造一些新的经验。你们要进一步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向真正的按劳取酬这个基本分配制度靠拢,在人事制度上做到能上能下,尽管不可能一步到位。


招商银行的分配能搞货币化,我们投资银行为什么不能呢?人才的层次不一样,需求也有区别,货币化可以吸引好的人才。但是,必须确实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否则就是超分配,那就不是按劳取酬。你们甚至还可以考虑在局部像国外银行那样划小核算单位。我认为投行在这些方面的改革有很大的优势,很大的潜力。这样,你们的吸引力就可以进一步增加。你们不是说有的人不合适吗?我马上就表态,不合适就换掉。在这点上不能犹豫,合适就用,不合适就下来,这就是法则。


还有一条就是人才问题。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这是要求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再就是对现有人员进行交流和培训。目前,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机构调整,业务调整,一时腾不出手来,但这件事非做不可,进行定期的上下左右的交流,再加上在职培训。有些人对这种做法就想不通。为什么?你不仅仅用人,还培养人嘛、建立一种新机制,本身就是吸引力。


总的说,比以前来看,投行的前途和希望已经有了。另外,在投行机构撤并问题上,要感谢投行,原来设想,投行要撤并的机构,都并到建行算了。那样做你们容易点,但对建行来讲是雪上加霜。后来定下来,好的,坏的都给你们,这确实给投行增加了一些困难。应当说,投行理成现在这个样子是不容易的。


四、关于桦林问题


如果说投行有问题,那就是对文小芒这样的同志,怎么用他的长,避他的短。我看是用其长了,没有避其短。投行在这个问题上接受点教训。对一批有专长的人怎么用,可以用这件事教育那些高学历、但缺乏实践,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不够了解的人。最重要的在于怎样教育干部,使用干部。这样事就这样了,不要背包袱。


(当汇报到投行自己搞计算机网,但清算系统还得依靠建行时),你们的计算机网要好好论证,人员一定要少而精,能用社会力量解决的,就不要通过增人去解决。你们可以进建行的清算系统。


---------------------


抄报:王岐山董事长。抄送:建行办公室、政研室、计划部、财会部、人事部和国际部。


----------------------


打印:唐艳梅   校队:柳卫建,共22份。


---------------------------------------


文件中的解释:


文小芒,是中国投资银行改制后招聘的资产管理部的总经理,主要工作是结合‘国外投资银行’的手段,来处置投行信贷中不良资产。桦林公司(后来成为上市公司)是投资银行一个重要贷款客户,欠债很多,多是不良资产。其问题在于国企机制和效率问题。文小芒带领投资银行工作小组,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剥离资产,重组生产构架,提高效率,使新重组的桦林公司具备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性运转的结果。后来,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和省配合下,成为上市公司。就桦林公司重组一事说,文小芒是成功的。但是,其张扬的一面,得罪了桦林副部级企业的领导和部委有关领导,加上文小芒对当年副总理的一席过份的话语,成为告状把柄。结果,国务院和央行下文,通报中国投资银行超越自己经营范围,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命令即刻停止,并点名批评的投行有关领导,下令取缔文小芒在银行业的任职资格。 
//z 2013-08-09 09:54:16 IS2120@BG57IV3.T1040478462.K[T301,L4620,R131,V3639]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09 | 只看该作者
一共印了5000本,昨天半夜11点上架,已经售出124本

1、内容简介:

这次一套3本书,书名叫《忙总管理笔记》,3本副标题依次为:给年轻管理者的建议,小企业管理案例,管理闲谈。


是忙总这几年在网络论坛里发的十几篇章的内容整理归类。内容对各位来说是熟悉不过的。但对不知道忙总的人来说,则是新鲜的。个人认为非常值得推荐给合适的人看。做成3本(32开的小本,每套200页的规格),主要是为了方便随身携带和随时翻阅(每本有1斤重)。


以下是我应编辑要求,花了几分钟写就的编者的话:

“本集子是作者数十年工作经验的提炼,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体现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着强大的生命力。全部文字近几年由作者以帖子的方式在网络论坛里公开发表,并与网友广泛互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泽人无数。现经作者授权,编辑成册,以飨读者。


本书适合推荐给以下人群阅读:企事业单位管理者;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群;正在创业或打算创业的人群;对现状充满困惑的人群;对人生目标感觉迷茫的人群,尤其是青年人。”


这套书的精华,忙总亲自概述为很精辟的3段话:

管理就是决策,权衡轻重才有先后次序;

管理就是沟通,求同存异才有协同配合;

管理就是执行,计划周密才有流程顺畅。


对此中的涵义,请各位自觉背诵,细细体会、常常自检。


2、出版说明:

是请海南出版社的群众做的这套书。


当初我是考虑到忙总是在海南给我们发布这些高品质内容的,所以,就觉得如果让海南出版社出这套书,那就很“对口”,因为比较“巧”的一点是,我所熟悉的出版社当中,就包括海南出版社,跟其中的群众有很多年的交情,知道他们做事的态度高度认真负责,不会亏待这套书稿的,加上他们很信任我的眼光,所以就二话不说地答应做这套书了。


结果,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ERP系统在出版业中的应用是多么地劳民伤财(忙总说过文化创意类产业中不适合用ERP系统)。但无论如何,必须要感谢为这套书尽心尽力的编辑团队,感谢各位文编、美编、编务、印务、财务、发行、库房等等等等这个复杂ERP系统中的全体相关人员,一大群人为这套书付出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感谢美编小黎为我们最终呈现了书的样子,尤其感谢编审黄老师,是这套书除了我之外投入精力和心血最多的,堂堂一个编审亲自编辑并反复校对这套书,可以说,如果没有她的辛勤付出与专业把关,就出不来这套书。


内文的排版比较简洁,跟一般的书籍不太一样。内文没有按照规矩划分出各标题级别(若要仔细划分的话,真的能分出10级的,美编第一次就给整出了10个级别的标题区分,我立马晕翻),而是单一化处理,字体字号什么的,很单一,留给读者自己去书上涂涂画画写写。但这种方式不适合“文集”的严肃性,所以,我特地把起初按照《忙总管理文集》申请的书号改名为《忙总管理笔记》去重新申请了,为此多花了四五十天。很少有成年人的图书能让我产生这样的设计思路的。具体怎样,见到图书本身就能明白了。


图书忙总是署大名。并扉页及封底均印刷有手写签名。这已经是很意外的惊喜了,请同学们知足啦,不要再期望忙总亲自签名售书神马的了,你们知道,忙总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而且主要那也不是他的风格。【忙总大丈夫坐不改姓站不改名,这回是署了真名,但各位请将对忙总的好奇心自己保留自己阴暗自己嘀咕,公开场合不欢迎对忙总进行各种八卦猜测和各种变种的人肉,谈论这种实在是不上档次。】


3、书的样式:

这3幅图是电脑制作的产物,不是实物照片,实际上印刷出来的效果估计略微有不同的,由于纸张及印刷的关系。虽然总体上与我的期望值有距离,我只有7分满意,但马马虎虎还可以吧。选了红黄蓝三原色,比较醒目,这3本书分别用什么颜色,我还是仔细斟酌过的。封面突出了“忙总”和“管理”两个词语。

4、购书时间:

不出意外的话(这句话必须要说明的),书正式到货开卖的时间估计是813日(农历七夕节)起,这日子也比较符合包括我在内的大家的长期等待。


5、说说定价:

书的定价是90元一套三册。


我的淘宝店售价是:17折扣包邮(63元)。265折扣包邮(117元)。3套及以上63折扣包邮(171元)。(递送方式是快递,快递到不了的地方走邮局)。


忙总了解我的水平,所以给我的要求很低:不亏就是成功。


必须遵循图书出版的游戏规则,所以结果并没有实现淘宝店独家销售的打算,而是同时在当当网销售。在当当的那批,我是当作做广告来买人气的(毕竟卖书一点不做宣传是不应该的),他们的售价说是7折,但实际上很可能会低,不过东西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数量不多。要方便的同学,比如货到付款那种方式的,也可以去当当买。


除了这两处,其他地方没有销售。如果发现有,那肯定是盗版。


本来我是很乐观的,觉得5千套零售根本没压力,而现在,情况变得很不明朗了,让我很是提心吊胆,从事出版工作的同仁都在这大夏天使劲给我泼冷水,警告我如果什么宣传工作都不做,单单走零售路线的话,很可能要卖好几年才能把5千套卖光。希望他们的判断是错的,希望结果是皆大欢喜。


6、淘宝店址:

请在淘宝网上直接搜《忙总管理笔记》,就能搜到,或者搜索店铺: 五味书社


进入店铺内,就能看到目前只售这套书。将来肯定会逐渐增加一些好书,主要是我自己做的书。会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陆续把忙总的几本书稿出完,包括前两轮编辑工作基本完成的读《易经》心得那本(这个肯定只做一本,不做成上下册什么的),我正在整理的《对话录》,酌情还有散文集。所以,还有3本。保证比第一套做得精致。


当然,由于我的工作重心是服务于教育系统,从事于教育工作,所以,除了忙总的图书或者个别朋友的特殊要求外,我是不大会出经管类的图书的。而是,会根据实际需求,陆续做出一些优质的教育类图书,包括给孩子们看的,给为人父母们看的,给其他教育工作者看的。目前已经在整合一些优质资源,着手做起来了,估计今年底还是能面世几套的。


7、购买方式:

网店自助购买为主,开始阶段(前1个月),会有店小二打理,我也会时时盯着的。待上轨道之后,必然是自助为主,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跟群众亲来亲去呀,亲~~有问题给旺旺留言,集中时间解答。物流中心出于成本考虑,北京上海什么的都不设置了,暂时只设宁波一处,因此华东一带的同学会最早收到图书。


招待不周之处,敬请各位亲们多多体谅。


8、讨论平台:

我们可以在茶馆随时发贴讨论。为了推广给其他群众,考虑在豆瓣读书开个读书小组、百度贴吧开了个主题吧,便于在线互动交流读书心得,具体的小组和主题吧,还请热心同学创设管理,我们去加入即可。这样,或许还能把新人引进茶馆来。


将来机会成熟,在允许的范围内,我可以把大家的读书心得结集成册,出版发行。


尤其欢迎对《忙总管理笔记》进行各种书评,我会择优发表在管理类的期刊上的,以更大范围内地宣传忙总的图书。其实,现在都在说扶持小微型企业,忙总这套书刚好属于高人出手指点如何管理小企业,其实很符合潮流的,方向很正点的,很适合宣传的。


另外,合适的时候,建议大家自愿组团,就近找个咖啡馆茶馆什么的,交流阅读心得(其实主要是个人的成长感悟),喜欢读忙总文字的人,不管是干什么的,至少是好学的,前进着的,所以也是有共同语言的,可以共同进步的。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或许我也会组织读书活动小组,近年来我个人主要活动区域是北京和宁波两地,在北京的话一般不大去别的地方,在宁波的话,可以在江浙沪一带活动。


9、感谢并祝愿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同学!感谢你们这么久以来被我一直忽悠着快了快了但只听打雷总不见下雨,在过去的8个月之中一次又一次充满希望但在提心吊胆地等待中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着……感谢你们的耐心和信任。


坚持到现在的,都不是一般人,或将来不会是一般人。在此,敬请各位尽可能地在你们的四周围传播这套书,传播忙总的思想理念和经验,某种程度上为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小环境。利己利他。


衷心祝愿忙总的这套书能顺利销完,甚至还能加印。这样,我做起后面的书来,压力没有了,动力更足了,正向反馈,各种顺遂。


【备注】本文茶馆专用,我个人只发这里。同学们若要转发它处,也无妨。


20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