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简介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黄金egd能上市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0:08

HTTP协议简介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从1990年开始就在WWW上广泛应用,是现今在WWW上应用得最多的协议,目前的版本是1.1。
   HTTP是一个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协议。
HTTP1.1协议
  HTTP 1.1支持持久连接,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
HTTP协议详解
URL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http://host[":"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
      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
      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
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
eg:
1、输入:www.guet.edu.cn
浏览器自动转换成:http://www.guet.edu.cn/
      2、http:192.168.0.116:8080/index.jsp 
请求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请求行
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
        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
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例:
         1、以GET方法请求:
             GET index.html HTTP/1.1
               2、以POST方法请求:
             POST /reg.jsp HTTP/
             username=chen&password=123;
             
注: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消息报头
  HTTP消息由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响应组成。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是由开始行(对于请求消息,开始行就是请求行,对于响应消息,开始行就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可选),空行(只有CRLF的行),消息正文(可选)组成。
HTTP消息报头包括普通报头、请求报头、响应报头、实体报头。每一个报头域都是由名字+“:”+空格+值 组成,消息报头域的名字是大小写无关的。
请求报头
    请求报头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递请求的附加信息以及客户端自身的信息。常用的请求报头     Accept
      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哪些类型的信息。
       eg:
        Accept:image/gif,表明客户端希 望接受GIF图象              格式的资源;Accept:text/html,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html文本。    Accept-Charset           Accept-Charse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的字符集。
       eg:  
      Accept-Charset: iso-8859-1,gb2312.如果在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缺省是任何
                          字符集都可以接受。
Accept-Encoding        Accept-Encoding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可接受的内容编码。
     eg:
      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
      对各种内容编码都可以接受。
Accept-LanguageAccept-Language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一种自然语言。
 eg:
  Accept-Language:zh-cn.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报头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
  各种语言都可以接受。
Authorization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证明客户端有权查看某个资源。当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时,如果收到服务器的响应代码为401(未授权),可以发送一个包含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的请求,要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
Host(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Host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eg: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guet.edu.cn/index.html   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就会包含Host请求报头域,如下:    Host:www.guet.edu.cn此处使用缺省端口号80,若指定了端口号,则变成:Host:www.guet.edu.cn:指定端口号
User-Agent我们上网登陆论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欢迎信息,其中列出了你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这往往让很多人感到很神奇,实际上,服务器应用程序就是从User-Agent这个请求报头域中获取到这些信息。User-Agent请求报头域允许客户端将它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其它属性告诉服务器。不过,这个报头域不是必需的,如果我们自己编写一个浏览器,不使用User-Agent请求报头域,那么服务器端就无法得知我们的信息了。

利用telnet观察http协议的通讯过程
  利用MS的telnet工具,通过手动输入http请求信息的方式,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接  收、解释和接受请求后,会返回一个响应,该响应会在telnet窗口上显示出来,从而从感性上加深对http协议的通讯过程的认识。
     打开telnet连接服务器并发送请求
        telnet www.sina.com.cn 80
        粘贴下例代码到CMD
        HEAD /index.html HTTP/1.1
        Accept-Language:zh-cn
        Accept-Charset:iso-8859-1,gb2312,UTF-8
        Host:www.sina.com.cn

        GET /index.html HTTP/1.1
        Accept-Language:zh-cn
        Accept-Charset:iso-8859-1,gb2312,UTF-8
        Host:www.sina.com.cn
响应
      在接收和解释请求消息后,服务器返回一个HTTP响应消息。
  HTTP响应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状态行
      状态行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其中:
 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
 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
Reason-Phrase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常见状态代码、状态描述、说明: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
后,//可能恢复正常eg:HTTP/1.1 200 OK (CRLF)
消息报头
响应报头允许服务器传递不能放在状态行中的附加响应信息,以及关于服务器的信息和对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进行下一步访问的信息。
 
常用的响应报头Location     Location响应报头域用于重定向接受者到一个新的位置。Location响应报头域常用在更换
           域名的时候。
   Server          Server响应报头域包含了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软件信息。与User-Agent请求报头域是相
      对应的。下面是Server响应报头域的一个例子:Server:Apache-Coyote/1.1WWW-AuthenticateWWW-Authenticate

 


搭建tomcat服务器
www.apache.org下载tomcat
配置环境变量。JAVA_HOME   和CATALINA_HOME 值为tomcat的安装目录
   例:C:\apache-tomcat-6.0.29
  3、Tomcat目录说明
部署web工程
  第一种方式:
      在conf文件夹下面找到server.xml文件,倒数第四行,host结束标签上面配置:
    <Context path=”/工程名” docBase=”” reloadable=“true”/>
    
例:<Context path="/webTest" docBase="D:\Documents and Settings\zuoxiaodong\workspace\webTest\WebRoot"  reloadable="true"/>
  第二种方式:
       把我们的web工程复制到tomcat安装目录的webapps文件夹里面。
  web工程的目录结构
  一、WEB-INF文件夹
     1、lib文件夹,在lib文件夹里面存放的是所有的jar包,也就是说如果要在web工程中使用外部JAR包,只需要将JAR包放在此文件夹里面即可。
2、web.xml文件,此文件称之为部署描述符,名称是固定的且不能修改。
        3、classes文件夹中存放的是所有的*.class文件。
Servlet简介
  Servlet是JAVA服务器端编程,不同于我们之前写的一般的JAVA应用程序,Servlet程序是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服务器有很多种,我们使用的是Tomcat服务器。

 servlet的配置
  例:
   <servlet>
     <servlet-name>index</servlet-name>
     <servlet-class>cn.thinkmore.ServletTest</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index</servlet-name>
      <url-pattern>/index.test</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servlet类
 public class ServletTest extends HttpServl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PrintWriter writer = response.getWriter();
           writer.write("中国");
 
      
 }
POST与GET的区别
    一、在登陆显示用户名和密码上面的区别
     1、GET方法提交格式     
      GET /test/LoginServet?username=hello&password=world HTTP/1.1
      Host:www.sina.com.cn
      
        2、POST方法提交格式
        POST /test/LoginServlet HTTP/1.1
      HOST:www.guet.edu.cn (CRLF)
          username=hello&password=word
     3、服务器端获得请求消息报头
        Enumeration   headerNames   =   request.getHeaderNames()
       要点:通过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方式访问服务器端资源,全部使用的是GET方法请的。
注:通过浏览器地址栏,默认只能使用GET方法提交。

GET /?username=fds&pwd=sdf&text=这里我们向服务器提交大量的信息 HTTP/1.1
Accept: image/gif, image/jpeg, image/pjpeg, image/pjpeg,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pplication/vnd.ms-excel, 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 application/msword, application/xaml+xml, application/x-ms-xbap, application/x-ms-application, */*
Accept-Language: zh-cn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znwb7100; QQDownload 708; .NET4.0C; .NET4.0E; .NET CLR 2.0.50727)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Host: localhost:5000
Connection: Keep-Alive
Cookie: AJSTAT_ok_times=1


POST / HTTP/1.1
Accept: image/gif, image/jpeg, image/pjpeg, image/pjpeg,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pplication/vnd.ms-excel, 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 application/msword, application/xaml+xml, application/x-ms-xbap, application/x-ms-application, */*
Accept-Language: zh-cn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znwb7100; QQDownload 708; .NET4.0C; .NET4.0E; .NET CLR 2.0.50727)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Host: localhost:5000
Content-Length: 20
Connection: Keep-Alive
Cache-Control: no-cache
Cookie: AJSTAT_ok_times=1

username=abc&pwd=123&text=这里我们向服务器提交大量的信息


POST方法与GET方法的选择 
   1、从功能上来讲,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决定选用GET还是POST。
   2、文件上传这类的大量数据,就不适合用GET请求。而应该改用POST。
3、GET的请求参数会出现在地址栏上,敏感性或保密性的请求参数如:(用户名、密码等),就不应该使用GET请来发送。
4、POST请求的请求参数不会出现在地址栏,所以无法添加到浏览器书签之中,如果有页面是根据请求参数来进行不同的页面显示则可以使用GET。(百度实例)
5、有些浏览器会根据地址栏来缓存数据,如果地址栏是相同的URL,则会直接从浏览器缓存中取出数据,而不会真正发送请求至服务器上查询最新数据,如果希望从浏览器缓存中取得旧数据,而不改变服务器状态,则可以改用POST(当然使用GET基本上也有方法可以避免缓存)。
6、根据是否是幂操作来决定使用GET还是POST。所谓的幂操作,就是请求的操作是否改变服务器状态,同一个操作重复多次,是否返回同样的结果。
7、GET请求应该用于幂等操作,也就是说GET请求纯粹是取得数据,而不改变服务器上的数据或状态。例如:查询数据库。
8、POST请求应该用于非幂操作,请求所发送的数据,可能会影响服务器上的数据状态,例如:对数据库进行,增加、删除、更新,或服务器上存储文件。因为请求会改变服务器状态。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