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一些常见的谎言与谬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缩小图片尺寸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23:08

1.关于读书

我是搞IT的,对历史感兴趣,因此会读很多书,互联网时代人们评书就不必在茶馆里评了,各种专业非专业论坛,但是都在评论经典。可是据我的怀疑以及事后的调查,大多数的人都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读过,由于经典太具声望而买来摆在书架上,把拥有当读过而去评头论足。其实书和钞票是一样的,正如你有1000万+,仅仅有那么多钱,你却跑去跟人家评论顶级奢侈品,仅仅有书而不读并不算拥有!举出几个经典,我有,但是实在读不下去的:
《算法导论》:里面涉及到的基础理论我理解,但是我承认我没有勇气和恒心将其读到一半...
《编译原理》:同上...
《罗马帝国衰亡史》:洋洋洒洒6卷,翻了几十页后就直接看总结了,我没有信心能看得下去...
以上三本书,只是一些例子,请问有谁真正读完过,其实很多人跟我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读完,然后就在论坛大呼经典...实际上,经典的东西并不是仅仅靠崇拜就能消化的了的,你需要知识,能力,勇气,以及恒心。

2.关于原版

接着以上关于读书的话题,经典的书想必都是古人或者老外写的吧,于是人们不假思索的就大呼要读原版。请问,有多少人能像对待自己母语一样对待古文或者外语,更有很多人,将英文书籍不假思索的当成原版,有人苦求《高卢战记》的英文原版...我快哭了,《高卢战记》那会儿英文在哪儿,即便有也该是法文吧,唉。如今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我不认为有多少计算机系的人会去苦练英文,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看英文版《TCP/IP详解》比看不达不雅漏洞百出翻译版的更吃力。

3.关于户口

很多人只知道户口限制了这限制了那,但是并不知道户口的缘起。虽说户口来自新中国,但是早在上至先秦下到两汉时期就古已有之,并不是为了限制什么,那时的户口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征兵,第二是征税;在国外,其实也有类似户口的概念,但是不是为了征兵和征税,而是为了划分选区行使选举权。国外的“户口”是随居住地变化的,正如我们古代的“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西...”,在我们这儿,居住地是随户口走的,所以看书时,你会看到作者简介,国外的作者一般都说某某,现在和谁谁谁居住在哪哪,而我们这都是说某某,祖籍XX。

4.关于生男孩

人们知道,重男轻女是我们的传统,但是却一直以为男孩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财产的,事实上,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继承财产,但是发展到后来的国家产生,就没那么简单了。在产生了关于财产的法律后,继承完全可以由法律来解决,像古罗马就经常有收养子,将财产过继等传统,罗马一直都是农业城邦,但是发展到包围地中海的大帝国后,商业就成了主导,男孩一定程度就成了负担。可是在纯农业社会,男孩的作用就不可替代了,他们总是会成为男人,作用有三:1.继承耕地;2.耕种自家土地;3.保护自家土地而打架。而这些任务女孩子是无法完成的。

5.关于长发

人们一直以为长发是女人的象征,可是实际上在古代的很多地方,不管男女都是长发,中国男人的长发盘簪在头上,西方都是披肩,那么男人的短发是何地的传统?其实是古希腊罗马的传统,文艺复兴时期复兴了古希腊罗马,然后西方崛起,他们的发型就成了标准。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再追随着古罗马,从发型,到建筑...某某县的政府大楼不是搞的跟图拉真广场一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