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tack Monitor and Test(MT)功能简介与Z-tool使用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4端口输入异或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0:45
好长一段时间没写新的东西了,最近又在筹划两款新的产品,一个BB板和一个钮扣电池供电的独立传感器节点。最近一两周的时间会与大家见面,同时为回馈老客户与VIP会员对“飞比”的支持,BB板将采取赠送的方式。细则将会在产品发行时通知大家。

    言归正传,一直有网友对MT功能与Z-tool的应用很关注,但网上相关的资料又非常少,甚至TI的英文文档也没有独立一个文档介绍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经验,想对这一部分进行一个整理。当然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以此贴为引子,对这一部分进行一个探讨,为后来者提供一个借鉴。

    [注:本文源自www.feibit.com--“飞比”Zigbee论坛,为尊重劳动者成果,如需转载请保留此行]

    ZStack的"Monitor and Test"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PC与协议栈运行状况进行通信的接口。方法就是利用TI提供的专用工具Z-tool,通过串口的方式与运行协议栈的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下达指令、反馈信息。

    设备用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我们并不是第一次提到了,在那篇“中国小伙VS美国MM”的笔记中,已经有过介绍。通过Z-tool与设备的通讯,基本原理其实也是一样的,但目的却不同,不是为了泡MM(旁边那位同学答对了~~~)。这里是为了观察协议栈的运行状况,将事先定义好的一些参数信息可以反馈回来,比如系统版本信息、IO口、ADC等硬件信息及很丰富的网络运行信息反馈回PC。

    从上述的功能上看得出来,MT的功能是为了开发调试,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例程中都预编译了MT的所有功能,对于ZStack中MT功能的详细编译控制不做本文重点,读者可以从附件中下载“Z-Stack Monitor and Test API.pdf”详细了解,也希望有疑问的同学在此跟贴讨论。

    本文重点将以ZStack 2007中的HomeAutomation中的SampleSwitch例程为基础,简单介绍下Z-tool的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协调器coordinator, 编译、下载..\Projects\zstack\HomeAutomation\SampleSwitch\CC2530DB的SampleSwitch.eww项目。连接串口线,从开始==>程序==>Texas Instruments==>ZStack-CC2530-2.3.0-1.4.0中点击运行ZTool。此时,ztool开始扫描连接的串口设备。不过,相信不少同学得到的结果都是“No devices found”。我的就是这样,搞了挺长时间也没找到原因。最后发现要将串口的“握手”信号设置为“RTS/CTS”才可以,具体位置在tools==>setting==>serial devices,如下图所示:

handshake.PNG 

    设置完成后,重新进行扫描。将显示如下信息:
ztool success.PNG 

    然后,我们简单看下ztool能告诉我们什么?重启协调器,可以看到z-tool下显示如下信息:
ztool info.PNG 

      从中可以看出来当前设备的IEEE地址、PANID等信息,另外,左侧有一系列的指令,可以让协议栈返回相当丰富的信息。此处不再详细介绍了,点击右键,选择“send message”,即可对设备发送指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了解。实际上返回的这些信息都是按照预先规定编码的串口信息,而且在zstack的代码中可以查找得到的,可以通过这些命令名称的字符串在代码中进行查找。对于其他例程的MT功能的开启,可以参考此例程进行更改。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