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度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收藏领券怎么设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42

锐度,有时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将锐度调高,图像平面上的细节对比度也更高,看起来更清楚。

在高锐度的情况下,不但画面上人脸的皱纹、斑点更清楚,而且脸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现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地方,在较高锐度的情况下,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交接处,其边缘更加锐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锐度,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这是人们需要的、好的一面。

  并不是将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块面图像上,图像就会显得严重失真,不堪入目。比如,这种情况出现在不大的人脸图像上,就会不但在人脸的边缘出现白色镶边,而且在发际、眉毛、眼眶、鼻子、嘴唇这些黑色和阴影部位边上出现白色镶边,看起来很不顺眼。可见,锐度太高虽然提高了清晰度,但又会使图形走样,同样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为了获得相对清晰而又真实的图像,锐度应当调得合适。

边缘增强

经边缘增强后的图象能更清晰地显示出不同地物类型或现象的边界

例如利用相关掩膜技术,将原图象(影像)拷制成一张正膜片和一张负膜片,并使两张不同性质的膜片精确重叠,在曝光冲印时,将两张膜片相互错动很小的距离,这样得到一张相应影像有稍许错位“镶边”的图象,其大部分影像正负抵消,而其边缘部分出现一亮线(或暗线),达到从背景中突出影象边界线的显示效果,使图像达到增强。

在摄影领域,锐度用来表示图像边缘的对比度,一种更加明确的定义是锐度是亮度对于空间的导数幅度。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高锐度的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但是实际上锐度的增加并没有提高真正的分辨率。

在这幅示例图像中,在灰色的背景上绘制两条浅灰的线段。由于可以准确地显示出颜色的过渡,所看到的线段清晰度就是这个分辨率下的锐度。然后在左侧线段的外侧添加两条宽为 1 像素的颜色较深的线段,内侧添加两条宽为 1 像素颜色较浅的线段。由于过度部分宽度变为 4 像素,所以实际边缘清晰度发生下降,但是由于锐度增大所以看起来更加清晰。

人为增加锐度也是有代价的,在这幅夸张的例图中,大多数观察者会看到分离的边界,并且感觉在线段周围有一明一暗的光晕存在。

有许多如反锐化掩膜(USM)这样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增强图像的锐度。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