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网:为运动做硬件

来源:互联网 发布:工业数据 咨询公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2:08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741125.html

咕咚网在2010年的时候获得了盛大一笔千万级别的投资,目前也有很多人有意向进行B轮。它目前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但也开始和一些国内外的厂商有一些贴牌的合作,由咕咚来提供软件和后台支持,除了收取增值服务费,这也能为咕咚带来更多的个人数据。

无论是Fitbit系列产品、Jawbone UP运动手环,还是NIKE+,在中国,它们仅仅流行在少数运动和电子装备控的群体里。除了定价偏高、市场推广力度小之外,中国人缺乏日常运动的传统和习惯也许是一个原因。

“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我觉得还是运动本身让他们觉得无聊”,申波说。申波从3年前开始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创立了成都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如今乐动旗下的运动社区咕咚网吸引了450万的注册用户,在2012年,乐动卖出了将近4万个不同款的运动追踪器,带来了750万元的收入。

创业之前,申波先后在贝尔、思科中国区工作,2007年他回到老家成都,成为诺西中国区服务器架构的一名主管。就像大多数IT从业者一样,身体状态的逐渐下滑让申波意识到运动的必要。也是在那时,开心网的小游戏在公司人之间流行,这让申波萌生了新的想法:如果人们参与运动的形式能够像玩这些社交游戏一样,既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且又保持朋友之间的互动,这有可能会是一种让人坚持下去的方法。

2009年,他辞去了工作,找到另外一名在IT跨国公司工作多年的朋友司建铭,共同创办了咕咚网。但他们的想法不止是做一个线上的交流社区,在贝尔和思科,申波从事的都是硬件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工作,这让他对硬件开发有一定的经验。他想通过推出运动类的监测终端、分析软件与线上的社区平台结合起来。

他们决定把目标人群锁定在公司人身上。刚开始的6个月,申波和司建铭两个人负责了大部分的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咕咚网的第一款产品就叫健身追踪器,它包括最基本的计步、行走距离以及卡路里消耗量的监测。它的外形像一个MP3,有一个夹子,通过USB接口跟电脑相连,再将监测的数据上传到咕咚网上。

这种和线上社区结合的运动监测产品当时在国内几乎还没人在做,在国外则是美国的Fitbit公司,它在2008年推出了首款产品Fitbit Tracker,咕咚的追踪器在功能上跟它很接近。

“当时国内很少人会去创业做硬件,而那些做硬件的更不懂互联网。我们早期也去找了很多工厂,但都没人做这个东西,所以只好自己来开发。”申波说。

原理上,这类产品主要通过内置的三轴重力加速计等传感器去感应人体的变化并采集数据,咕咚网要做的事情就是设计好它的核心算法,研究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同时还得设计外观和模具。申波之前有和制造商打交道的经验,他在深圳找到了模具厂,但前几批产品的制造还是依靠成都本地的代工厂。

“开始走了很多弯路,我们从做互联网的思路来做这个,一开始想快速迭代,然后再去修改,后来才发觉不行,那做出来的产品就报废了,每一个报废的都是成本”,申波说。这也让咕咚网明白硬件还是得从一开始就力求设计好,前期的大量测试必不可少。

不过这款产品早期卖得并不好,它通过咕咚网和淘宝官方店来销售,但一个月只能卖出几十个,它299元的价格也被用户认为定得太高。后来申波增加了咕咚网的销售人员,为了拓展渠道,这支销售团队决定从成都的健身房寻求突破,先是给健身教练试用,让他们成为推荐人,或者与健身房合作把产品放在课程套餐中一起销售。这个方法取得了成效,咕咚网逐渐又从健身房扩展到与户外运动相关的各种机构。

而另一方面,咕咚网最终要解决的是让运动别那么无聊的问题,他们的策略是从科学和娱乐两个方向去入手。

在早期设计时,创始团队并没有专门的运动专家。他们先是靠查阅当时国际上最新的运动类论文来做些了解,并到高校找到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后者提建议,咕咚网来实现。这其中不仅有如何使硬件端监测更精确,还包括如何分析每个用户提交的数据并提出建议,使用户的运动能更科学有效。

而咕咚网作为一个SNS社区,除了建立在好友关系的基础上,还设计了一个依靠卡币的奖励制度,卡币是一种在咕咚网内流通的虚拟货币,它由“用户上传数据中所燃烧的卡路里”来获得。社区里设置了竞赛版块,单人、多人或者是团队之间都能进行PK,以运动里程来计算。咕咚网也会不定期做一些活动策划,例如举办一些类似于“大富翁”式的线上游戏,只不过玩家的行进从由骰子点数决定变成了参照用户运动里程的增长。

而在产品形态上,咕咚在2010年底已经推出了第二代的产品咕咚笑Pro,它的功能变化不大,但腕表式的设计让它在佩戴上变得方便。到了2011年下半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申波决定从传统的PC端转向智能手机,团队开始转向开发App,为主的是“咕咚运动+”,此外还有几个健身游戏。目前,App的下载量合计达1000万。除了运动追踪,咕咚也开始在产品中加入了心率带,健康秤等等。今年他们还会推出一款智能手环。

“其实很多电子产品都可以被重新发明,秤也是这样。许多从传统做秤的厂家转移过来,他们不会做后端服务,不会做App开发,因为对他们来说不赚钱。要整合到社区里,这个产品才有价值。”申波认为。

到了2012年,这类产品在全球获得热捧。而随着硬件创业的回归,国内做这一块的人开始多了起来,还包括许多人是直接利用智能手机本身的传感器来开发运动App。但申波倒不担心,“软硬件结合其实门槛很高,而且Demo性质的产品可以用手机软件,但真正需要运动助手的时候,还是需要专门的硬件”,他说。

现在咕咚更大的重心放在了后台增值服务上,今年年初他们选择了跟百度云合作。去年咕咚网的用户从年初的100来万增长到年底的400万,随着数量增多,申波觉得既然压力大,不如找一个可靠的数据平台挂靠。

咕咚网在2010年的时候获得了盛大一笔千万级别的投资,目前也有很多人有意向进行B轮。它目前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但也开始和一些国内外的厂商有一些贴牌的合作,由咕咚来提供软件和后台支持,除了收取增值服务费,这也能为咕咚带来更多的个人数据。

“咕咚在北京的用户最多,比如我们可以挖掘他们最喜欢用什么品牌的鞋子,然后去做一些合作。这一块现在还是针对个体在做,整体的话我们用户量还不够。”申波希望未来能合作开发一些比如跑鞋一类的智能运动装备,更长远的则是依靠这些用户健康数据进入个人医疗,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现在还是穿戴式设备的初级阶段,更进一步的形态是应该让大家不知道它的存在,”申波说,“不需要感知它的存在,这才将真正改变大众的行为习惯。”

http://e.chengdu.cn/html/2012-03/09/content_302765.htm

健康秤也能发微博? 不假!

成都乐动信息瞄准社交化电子产品

  2012什么创业项目最火?市场对Facebook最高达1000亿美元的估值足以说明答案:社交网络。

  但如果你把社交网络仅仅理解为玩微博、晒照片,那就Out了。如今,会发微博的不仅仅是微博控们,甚至连饮水机、电子秤也具备了这个功能。日前,在成都乐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商报记者就看到了这样一款产品:能发微博的电子健康秤。

  据了解,目前,围绕着白领健康电子产品,乐动信息已经开发出健康秤、健身追踪器、咕咚笑等产品,这些小玩意儿无一例外具有社交化的功能,可以连接网络。此外,乐动的网络平台咕咚网目前已有50万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欧美等市场的用户。

  “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就是针对办公室白领,一切设计都围绕他们的需求。社交网络市场无限大,我们只想在里面占一小块。”咕咚网的创始人、乐动信息总经理申波对记者说道,未来,智能化、社交化将是更多电子产品的趋势,“这就是我们瞄准的方向”。

  首次创业

  在超市角落里发现商机

  “创业机会无处不在,小市场也能大有作为”,这是申波在11年前首次创业时就学到的一课。

  2001年,还在读研究生的申波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四川一个机械厂的老板。对方很兴奋地和申波谈起他在上海看到的“新鲜事”:上海的超市里出现了一种自动储物柜,存包时投币开门获得密码,取包时只需要输密码门就打开,完全取代了人工存包,方便、安全又快捷。

  “现在自动储物柜在超市里随处可见,但是十年前还属于凤毛麟角。”申波笑着回忆道,那时,他听到这个主意也颇为动心,决定和这名老板一起创业,开发自动储物柜。对于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申波来说,写程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快,他们就开发出自己的产品,拿到市场上推广。

  “那时在四川的超市里,几乎还没有安装自动储物柜的,我们的产品虽然很小众,但竞争者很少,面对的是一片空白的市场。”申波回顾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经历感慨颇多,“可惜的是,我们的市场拓展能力很弱,产品成功地做出来却卖不出去,最后只有把市场拱手让人的份儿了。”

  2002年,申波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前往上海,加入网络通讯设备巨头思科公司的研发部门。

  二次创业

  蛰伏多年寻找机会

  在上海,申波先后转战于思科、阿尔卡特、诺基亚西门子等知名跨国企业,他总结自己的这段“打工生涯”,最大的收获是“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然而,埋在心底的“创业梦”却一直没有忘记。

  “事实上,我一直在思考、寻求新的创业机会。”这一阶段申波试图把自己对创业机会的搜索跳出通讯业,投向另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互联网。在2007年,就职于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的申波获得了一个机会,回到成都担任该公司系统架构师。

  申波回到成都后,在工作之余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与此同时,他也发现成都的创业氛围比以前更活跃:十年前,毕业生们最关心的是“找份好工作”,现在,更多的大学生开始琢磨“自己鼓捣点什么”;在成都高新区,从场地优惠等硬件支持,到税收、投资方面的软件服务不断配备完善。

  2009年底,申波和他的几个伙伴们经过反复碰撞,把目光放到了一个点上:消费电子产品,但必须是赋予了社交化功能的智能电子产品。

  “软硬兼施”

  瞄准白领健康产品市场

  当了多年的“高级白领”,申波和他的伙伴们观察到一个市场需求: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上班族坐在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亚健康状态。

  申波分析,在健身房、运动场上挥汗如雨并非唯一的运动方式,如果能以轻松、趣味的方式让白领们随时随地“动起来”,是不是更加符合现代白领们的需求呢?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分析,申波和伙伴们离开了各自工作的大公司开始创业。在这些伙伴中,司建铭来自广东某大型合资企业,他主要负责乐动信息的技术开发;负责市场和销售的鲍平军则来自成都知名的通讯设备商迈普集团。这些年轻人把自己的新公司命名为“乐动”,还给这家公司的网络平台取了一个俏皮的名字“咕咚网”。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乐动信息的创业者们反复推敲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

  彼时,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刚推出一年多,受到应用开发者的追捧,苹果公司硬件(iPhone、iPad等)+软件(iTunes、App Store)的商业模式的价值得到验证。

  “我们完全无意于模仿苹果的产品,但它的商业模式对我们带来了启发。”申波告诉记者,八年来,他在“蛰伏期”不断思考的问题是:热点和商机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又在哪里?

  “软硬兼施”,这是他的答案。

  申波总结,自己在通讯网络设备行业“混迹”多年,最擅长的就是打通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屏障,做软硬结合的“网络服务”。

  打动陈天桥

  盛大资本对项目投资数千万元

  创业半年后,乐动就拿出了第一款产品———第一代的乐动健身追踪器。这是一个外观酷似mp3播放器的小玩意儿,把它别在衣服上,它可以感知佩带者的运动状况、睡眠状况,并计算出数据,让用户对自己每天消耗的热量一目了然;把追踪器连接到电脑或手机上,就可以把自己每天的健身成果和朋友们分享。这款功能看似很简单的追踪器推出后,赢得了不少年轻女性用户的欢迎。在淘宝网上,乐动的追踪器推出不到三个月,已经售出数千台,而且出口销售到了韩国。

  简单、易用、时尚的追踪器还打动了盛大集团董事长陈天桥。

  盛大集团投资经理于晓晖告诉记者,他在2010年就关注到了乐动信息的产品和模式。“如果只有产品,或者只有网络,都很容易被模仿。他们的聪明之处在于,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产品+网络服务的模式。”

  2010年8月,陈天桥获悉了乐动信息的项目,便邀请申波的团队到上海见面。谈了一个小时,陈天桥对乐动信息“软硬兼施”的模式十分认可,随后,盛大资本对该项目投资了数千万元。这也成为盛大在四川地区投资的第一个非游戏类项目。

  创业观察

  创业需三思而后行 切忌冒进

  被国内创业者誉为“教父”的柳传志对创业者需要“三思而后行”有过很好的解释。柳传志总结联想的创业经验,认为创业者需要“想”明白三点:第一点,创业者所做的事情能不能赚到钱,行业的发展空间多大;第二点,创业者进入的领域有多高的门槛,创业项目能否形成竞争力;第三点,创业者的竞争对手状况如何。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创业时,是带着技术成果出来的,他们很难想明白的就是这个成果到底能不能赚钱,怎么转化成钱。”柳传志曾在成都高新区举办的“天府创业论坛”上,对四川的创业者们语重心长地说道。

  申波强调乐动信息是一家“提供从线上到线下服务的互联网公司”,这种提法和目前大红的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的理念十分相近。在首次创业失利之后,他蛰伏多年思考未来的创业方向。乐动信息的主创团队分别来自国内外知名的企业,他们积累了多年的行业资源和管理经验,经过长期的历练和思考,他们对于项目的商业模式和未来专注的方向都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成都商报记者 许凤婷 摄影记者 段韵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