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力量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犀牛 视频教程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2:23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傅雷翻译,以贝多芬为人物原形的长篇小说。小说一开始吸引我的,便是这三个名字。罗曼.罗兰的作品我以前未曾读过,却在初中的字帖中看到不少他的名言警句,虽然现在不能记得一二,却清楚的记得当时对他的话很以为然的做不少摘抄。对傅雷的敬佩是由于在《大师》节目中获知,他几乎没有连续工作4个月的经历,基本上以稿费为生。想来他的文字应该不会错。对贝多芬,纯属好奇,我不懂音乐,甚至连流行歌曲都听的很少。有时候喜欢一首歌,也是因为觉得歌词不错。
 这套人民文学出版社83年版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共4本,我几乎花了一个月才读完。罗曼.罗兰想在作品里表现的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我略有印象。而最给我震撼的是克里斯朵夫的生命力,其对生命的态度。正象傅雷所说的那样,语言只是一种载体,当其所承载的思想开始闪闪发光的时候,又有谁会在乎语言的表达呢。
克里斯朵夫的童年是以贝多芬的事迹为原形的,但青年以后的发展便是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而有所改变了。他对生命的态度,也分为三个阶段。童年的克里斯朵夫也向往单纯的成功,被人肯定的虚荣。但当他摘到了第一个梦想的桃子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桃子不过是家庭用来充饥的口粮。他的理想和追求被家庭所利用。而且家庭的现实和生活的责任,使他的追求成为了一种负担。象我们很多人一样,我们从小到大不断努力,高中,大学,毕业,工作,做着做着就发现,当初的理想已渐渐模糊,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谋生的手段。于是我们逐渐麻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克里斯朵夫也经历着这种无奈,而且那时的他比我们更年轻,他痛苦的说服自己,生活就是责任,生命的意义在于受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基督徒的信仰,这种信念至少让他在痛苦中保持清醒,知道他所要的不只是应付生活。
青年的克里斯朵夫由于其真诚的个性和热情的生活态度,经历了许多磨难,交了很多朋友,得罪了不少敌人。他得罪本国的音乐界,评论界,到了巴黎,又开始对巴黎文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书中这些关于德国,法国的民族性格,文化的讨论我都似懂非懂。但是看到克里斯朵夫在其中乱闯乱撞,觉得非常过隐。也很佩服他的热情和信念。我想这就是他的力量。
小说第三册里讲他与奥里维住在小公寓期间,他一边受着奥里维的影响纠正自己对法国巴黎的错误认识,也自然而然的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了整栋公寓的居民。给他们平淡,隐忍或者说波澜不惊的生活带来一丝新的空气,他们都乐于结交这样的朋友。在与奥里维一起体验法国平民的力量,与浮夸的文化界斗争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克里斯朵夫的成长,他的强大。奥里维使他认识到了平民的力量,但是他比奥里维更乐观,觉得这种力量的伟大足以战胜一切。他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与战斗。和自己,也虚伪,和束缚……
     奥里维的死是克里斯朵夫走向成熟的转折点。遭遇失去亲密好友的他万念俱灰。开始隐居作曲,却逐渐收获了名声。他在不断的否定自己,创新中逐渐成熟。晚年与葛拉齐亚的爱恋使他更具有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因为他这个时候已经明白,生命本身是矛盾的斗争的过程,只要看到新的取代旧的,就是进步的。
     我在待产期间看的这本小说,看得很是激情澎湃,我的小天天就要出生,我要带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它将面临怎样的人生,怎样的可能。我希望他一生中一直热情洋溢,让生命的力量温暖一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