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备份方式(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浅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控机床与编程教程pdf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0:19

三大数据备份方式分别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以及差异备份。通过简单分析,希望能提升大家对存储备份的了解程度。

  数据备份方式之完全备份

  备份系统不会检查自上次备份后,档案有没有被更动过;它只是机械性地将每个档案读出、写入,不管档案有没有被修改过。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及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盘属性来确定备份哪些文件。

  这是我们不会一味采取完全备份的原因 — 每个档案都会被写到备份装置上。这表示即使所有档案都没有变动,还是会占据许多存储空间。如果每天变动的档案只有 10 MB,每晚却要花费 100 GB的存储空间做备份,这绝对不是个好方法;这也就是推出“增量备份(incrementalbackups) 的主要原因。

  数据备份方式之增量备份

  跟完全备份不同,增量备份在做数据备份前会先判断,档案的最后修改时间是否比上次备份的时间来得晚。如果不是的话,那表示自上次备份后,这档案并没有被更动过,所以这次不需要备份。换句话说,如果修改日期“的确”比上次更动的日期来得晚,那么档案就被更动过,需要备份。

  增量备份常常跟完全备份合用(例如每个星期做完全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

 使用增量备份最大的好处在于备份速度:它的速度比完整备份快上许多,同时由于增量备份在做备份前会自动判断备份时间点及文件是否已作改动,所以相对于完全备份其对于节省存储空间也大有益处。增量备份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还原的时间较长,效率相对较低,例如,如果您要还原一个备份档案,您必须把所有增量备份的磁盘都找一遍,直到找到为止,如果您要复原整个档案系统,那就得先复原最近一次的完整备份,然后复原一个又一个的增量备份。

  要避免复原一个又一个的递增数据,提升数据的复原的效率,把做法稍微改变一下,就变成了“差异备份(differentialbackup)”。

  数据备份方式之差异备份

  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一样,都只备份更动过的数据。但前者的备份是“累积(cumulative)”的——一个档案只要自上次完整备份后,曾被更新过,那么接下来每次做差异备份时,这个档案都会被备份(当然,直到下一次完整备份为止)。

  这表示差异备份中的档案,都是自上次完全备份之后,曾被改变的档案。如果要复原整个系统,那么您只要先复原完全备份,再复原最后一次的差异备份即可。增量备份是针对于上一次备份(无论是哪种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

  跟增量备份所使用的策略一样,您平时只要定期做一次完全备份,再定时做差异备份即可。

  所以,差异备份的大小,会随着时间过去而不断增加(假设在完全备份间,每天修改的档案都不一样)。以备份空间与速度来说,差异备份介于递增备份与完全备份之间;但不管是复原一个档案或是整个系统,速度通常比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快(因为要搜寻 / 复原的磁盘数目比较少)。

  基于这些特点,差异备份是值得考虑的方案,增量备份与差异备份技术在部分中高端的网络附加存储设备。

四川精容数安科技有限公司(www.jingrongshuan.com)综合这些特点开发出了容安备份软件(Rongan Backup)、容安备份一体机(FlexStor)和虚拟磁带库等产品。备份方式可以自行选择。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备份产品。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