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行为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周东华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3 18:55

1 定义:

1.1 定义:Avoid coupling the sender of a request to its receiver by giving more than one object a chance to handle the request. Chain the receiving objects and pass the request along the chain until an object handles it.(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1.2 通用类图:

责任链模式的重点是在“链”上,由一条链去处理相似的请求在链中决定谁来处理这个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1.3 通用代码: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有一个封装类对责任模式进行封装,也就是替代Client类,直接返回链中第一个处理者,具体链的设置不需要高层次模块关系,这样更简化了高层次模块的调用,减少模块间的耦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2 优点

2.1 最显著就是:请求和处理分开。请求者可以不用知道是谁处理的,处理者可以不用知道请求的全貌,两者解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2.2 承接第一点,个人认为最大的好处就是把星状的耦合关系变成直线型的耦合关系,使原本“一对多”的耦合关系,变为“一对一”耦合(因为事件只与第一个处理对象耦合,每个处理对象又只与后面一个对象耦合)。

3 缺点

3.1 性能问题:每个请求都从链头遍历到链尾,特别是在链比较长的时候,性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3.2 不便于调试,由于采用了类似于递归的方式,调试时逻辑比较复杂。

4 应用场景

责任链模式的核心是屏蔽了请求的处理过程(即请求者可以不用知道到底是谁来处理的)。

其表面上看来,用面向对象的“链表+遍历+函数调用+判断”来替换面向过程的“若干if-else判断”,以至于我起初认为这个模式完全是为了面向对象取代if判断而生的。

但实质上,降低了请求与处理对象之间的耦合,分析见上。

4.1某一请求根据条件,只需少数(或一个)对象处理,但却需要在较多对象中做选择的情况;

4.2 请求处理时,不能越权,只能按步骤判断处理的情况;

5 注意事项

5.1 链长需要控制,应避免出现超长链的情况;

6 扩展

6.1某事件需要多个大对象共同参与处理的情况(每个对象处理一部分,但非每个对象每时每刻都参与的情境);[冒似此景下最能发挥效能,但要考虑设计是否有问题。。。]

7 范例

(小例,请假,因为不能越权嘛,你只能访问直接上司。。。)

类图如下:


源代码

结果:

请假5天,是否批准? true

请假15天,是否批准? true

请假16天,是否批准? false

 

转自:http://blog.csdn.net/ljianhui/article/details/830241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