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总结篇 对比中找联系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日期格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0:25

设计模式中,真的有长的很像的,甚至我们能从其中一个的类图直接演变为另一种类图。 它们中有的类图一样,有的语言近似,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名字,不同的“马甲”,让我们快来认一认。

第一组:模板方法PK 建造者模式PK 工厂方法


模板方法建造者模式工厂方法


三者比较:相同点,主要思想都是定义一个框架,然后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

  不同点,首先,模板方法模式是行为型模式,而建造者模式工厂方法都是创建型模式。 


两两比较:模板VS 建造者

     建造者模式用到模板方法,他们两个的使用范围区分就看构建的算法是否需要另外创建一个类。

而承担这部分责任的则是建造者中应有的另外一个类,和其特有的指挥类。

    建造者VS工厂方法

    在建造者模式图中,假如把这个指挥类看做是最终调用的客户端,那么图中剩余的部分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简单的工厂模式了。与工厂模式相比,建造者模式适用对象的创建过程更为复杂的情况,因此将对象的创建过程独立出来组成一个新的类——指挥类。也就是说,工厂模式是将对象的全部创建过程封装在工厂类中,由工厂类向客户端提供最终的产品;而建造者模式中,建造者类一般只提供产品类中各个组件的建造,而将具体建造过程交付给指挥类。由指挥类负责将各个组件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建为产品,然后将组建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端。



第二组  状态图VS策略图

                    

状态图策略图

                                                                                                  艾玛~这一模一样的啊~~有多少和我一样,第一次都没发现。。可是既然一模一样,为什么又把一个模式说两遍呢?要是说不同点,从这张图中恐怕是难有答案了。我们来从其他角度具体分析一下。

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更多的相似之处:

  1. 添加新的状态或策略都很容易,而且不需要修改使用它们的Context对象。
  2. 在状态模式和策略模式中,Context对象对修改是关闭的,添加新的状态或策略,都不需要修改Context。
  3. 正如状态模式中的Context会有初始状态一样,策略模式同样有默认策略。
  4. 状态模式以不同的状态封装不同的行为,而策略模式以不同的策略封装不同的行为。
  5. 它们都依赖子类去实现相关行为。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不同

    1. 状态模式封装了对象的状态,而策略模式封装算法或策略。因为状态是跟对象密切相关的,它不能被重用;而通过从Context中分离出策略或算法,我们可以重用它们。
    2. 在状态模式中,每个状态通过持有Context的引用,来实现状态转移;但是每个策略都不持有Context的引用,它们只是被Context使用。
    3. 状态模式中很好的定义了状态转移的次序;而策略模式并无此需要:Client可以自由的选择任何策略。

  


第三组 代理模式VS装饰模式

           

代理模式 装饰模式


  仅看类图,感觉两者并不是十分相似。但是细心的同学也会发现两者语法形式上几乎完全一样。

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更多的相似之处:

    1. 对装饰器模式来说,装饰者(decorator)和被装饰者(decoratee)都实现同一个接口。对代理模式来说,代理类(proxy class)和真实处理的类(realclass)都实现同一个接口。
    2. 不论我们使用哪一个模式,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真实对象的方法前面或者后面加上自定义的方法。

 下面来看看具体的不同

    1. 区别最本质上是装饰模式应该为所装饰的对象增强功能;代理模式对代理的对象施加控制,并不提供对象本身的增强功能。
    2. 另一个区别在于代理模式,对于被代理的类是固化在代理类中的,而对于装饰器模式,被装饰的类是调用时实例化的,也就是说被装饰的类是可以在调用时动态选择的。


总结

此外,桥接模式和适配器模式等等也是有可比性的。第一次学完设计模式,我知道,每一个设计模式并不是独立的。遵循6大原则和实际需要变化和封装的情况,我们灵活的来选择并应用它。《大话设计模式》的学习告一段落,也就意味着设计模式要开始真正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了。

整个过程我的收获很多,包括对类图的理解,各个关系以及由类图到代码的转变。还有在不断的理解变化。设计模式,让我相信学习来源于生活,多结合生活,就能更好的理解所学。至于不足就是,设计模式的理解还不够到位,也有待在实践中去多应用,多体会。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