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生命的策略 新发现杂志 science &view

来源:互联网 发布:nat网络层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11:59





原文链接:http://makekikirich.blog.hexun.com/6199751_d.html

忍不住推荐的优秀杂志:《新发现》

这是老公看的杂志,却成为我的心爱。

对科学一直有文科生的崇拜,对科学家一直很敬仰,相信科学和艺术是直指人的内心和万物真理的两个解读方向:理性与情感。两者相比,我更相信科学能够带来事物发展的终极真理的利好消息,《新发现》版权合作方是法国爱克西里奥出版集团旗下的《SCIENCE & VIE》,鉴于中国科学普及的发展水平,有此版权合作应该是作为一份科普杂志非常幸运的事情,当然也是因为此版权合作,才能呈现如此有吸引力的文章。

2006年9月、10月号的封面故事,即如下内容:

忍不住推荐的优秀杂志:《新发现》

单是这题目:《死亡,生命的策略》,下属三部分内容:

何时?死亡重新定义

如何?生就的细胞机制

为何?物种为自身延续的必要条件

不想说这题目和三个设问是如何揪住了我的心(这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命题,死亡),在阅读过程中我得不断停下以便回味、思考和感叹,这在杂志的阅读经验里是非常少有的,看完后还有深深的惆怅和微微的感动,因你发现从细胞的自身机制上就决定了死亡的不可避免,而这居然是人类为了保存本物种繁衍的一种进化手段,这不得不令人产生点什么感受。而且,这些科普文章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好读,不仅能读懂,还能解决一些衍生的、大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比如在《死亡,生命的策略》这篇文章中,就顺带从科学上解读了“濒死经验”的机制,伏都教的“僵尸”奴隶……版面设计上非常讲究,图片的内容和文字简直融会一体。

去年冬天经历过亲人的死亡,由于亲人陷入昏迷长达40多天,所以在漫长的看护时间里,我一直想的就是大脑究竟是怎么的机制在运行?哪一部分出了怎样的问题?什么是死亡?怎样才算是死亡?如果我遭遇了这样的病患,我需要怎样的结局?我能为自己的昏迷或苏醒、或死亡做些什么事情?……如果真有大脑疾患了,我好想能够控制我的大脑,在我还有意识时能够对它进行选择和处理。但这完全是偶然的问题,也许我根本就不会死于脑部疾病,也许哪天我已经陷入昏迷不能自知,谁能预料未来呢?……在这一刹那,我忽然反应过来自己为什么会对类似死亡、信仰这些命题感兴趣,因为这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事件和过程,而我想对这些事件和过程做好思想准备和养成控制机制,所以希望去了解它的实体构成和影响机制,而这就是科学所要致力的方向了。

而在《寻找信仰分子》一文中讲到,大脑根本就为信仰神灵做了具体的物质准备:大脑中负责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物质(即神经递质)血清素(5-羟色胺)不仅关系到人对饥饿、口渴、困倦的感觉,而且在人的信仰倾向中可能也起着某种作用,而大脑的某些区域毫无疑问地与人对神秘现象的感觉有关系,比如研究表明,位于颅顶后端的一个皮质区域--上顶叶皮层与人的宗教性有关,理由是当这一区域的活动减缓时,所谓神灵附体的感觉就越强烈。“上顶叶皮层所具有的功能之一就时使字体能够将自己的身体与外部环境区分开来,并使其能够确定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这也许可以解释,当该区域的活动减缓时,人对空间的感知就产生了扭曲,并产生了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这就是宗教感情中典型的16世纪阿维拉的圣特蕾莎感觉到的“神灵附体”,借此证明上帝或神的存在。

这也是我所感兴趣的命题:信仰。不同宗教总以不同的答案回答着同样的问题:人生的意义,世界的起源和对死亡的恐惧,人内心最原始最深层的问题。由于我的个性极其自我、关注自我,所以对自己内心的隐患的关心超过对周围物质世界的关心(因我知道在物质世界里我的人生不会太坏,这就是经验),衣服的重要始终超不过内心的平衡。如果把世界看作一座大花园,我的命运也许是面对不同的选择,得到的和失去的,关键是要以如何的原则来进行选择呢?现有的原则是自我,自我的兴趣和喜好,但有没有更好的呢?我更能接受的呢?更加先进和优秀的呢?因自我就相当于人的情感中的感性部分,而科学所代表的理性部分又在哪里呢?我是否能得到它呢?它是否又能被我接受呢?

有天和SOMY闲聊起信仰,我说自己有强烈的逆反心理,逆反权威,对所有人一致说好的东西非常直觉地产生怀疑,而这逆反能到什么程度呢?我想想:如果耶稣降临劝说我来信他的教义,我肯定疑惑地看看他,说,来,给几个神迹看看再说你道理。

我真是实际的人,相信逻辑和经验,相信科学通过实际存在的物体所揭示的情感中虚无飘渺的东西以及这东西所要达到的目的。科学是最酷的事情了,这和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不同,科学致力于告诉你世界和人的内心的终极真相,当然科学也有对真相无能为力的时候,那就更酷了,因为那时的情感只能是绝望了。也许这就是牛顿这样的科学家最后变成了神学家的遭遇吧,因为宗教信仰不是建立在逻辑和经验上的,它建立在一个信心的概念上,基本是天上来的信心呢。当你找不到终极的真理时,绝望会让你相信一个天上来的信心吗?

呵呵,我说到哪里去了呢?这样随意的发散性思维。总之呢,这本《新发现》杂志是非常非常优秀的杂志,它能让我思考好多内心深处的东西,也许不能解决,不过这年头,杂志能让人思考的东西克真是不多呢。


原文链接:

来源:新民周刊

  无人永生

  永远健康,万寿无疆,这些我们既熟悉而又遥远的词语,真的会与我们这些庸碌之辈再度结缘吗?

  撰稿/严 锋

  前些天看《中国青年报》,里面有个重头报道。三个英国科学家在北京作科普讲座,告诉市民们:“人类必须经历死亡的看法恐怕是错误的。

 

”我们会为什么而死呢?并不是因为年老,而应归咎于衰老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果疾病可以治愈,那么我们不就可以一直活下去了吗?至于如何包治百病,科学家告诉我们,可以通过更新细胞的办法。活跃的人体干细胞是提供这些新生细胞的动力工厂。更令人高兴的是,一种特别的干细胞已经被发现,它能无限分化形成机体的任何细胞、组织和器官,这就是胚胎干细胞,又称“万能细胞”。“第一个能够活到1000岁的人或许已经出现在我们中间。”科学家说。

  永远健康,万寿无疆,这些我们既熟悉而又遥远的词语,真的会与我们这些庸碌之辈再度结缘吗?有人兴奋之余,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畅想因为“永生”而带来的各种伦理、社会问题了:没有死亡,只有新生,我们可怜的地球能否承受人口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当人类拥有不朽的生命,是否会放弃繁衍生息?因为我们已经不需要子女来延续自己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拥有无穷的生命,我们是否会不再珍惜时光,从而饱食终日,脑满肠肥?真是乐极生悲啊,幸福尚未降临,我们已经在享受幸福会带来的烦恼了。

  且慢杞人忧天,在今年第9期的《新发现》杂志上,法国科学家讲述了一个与英国科学家完全不同的故事。按照他们的看法,人都是要死的(听上去真像一个著名法国电脑游戏的名字),如果你企图通过改变基因等方法强行延长生命的话,你可能会得不偿失,患病的几率大大提高。根据这种观点,衰老并不是神灵的诅咒或惩罚,而是机体为了获得优化的繁殖能力而付出的代价。说白了,死亡是生命的一种策略。

  比如,每一次细胞复制时,都会发生染色体末端(端粒)缩短,这最终会使细胞分裂停止,造成细胞死亡。那岂不是可以通过刺激体细胞合成端粒酶来造就不死的体细胞吗?很不幸,不死的体细胞,那就是癌细胞。你想长生不老吗?有可能的,不过请你先尝尝癌症的滋味。基因修改过的老鼠,寿命得到了延长,但受到多种病症的困扰,比如侏儒症或繁殖力明显衰退,有的老鼠甚至彻底丧失了生育力。

  我不禁想起余华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一部叫作《世事如烟》的先锋小说,里面有个魔鬼一样阴冷的算命先生,90岁了还没死。他长寿的秘诀是,把5个儿子全部克死,把孩子的阳寿添到自己的头上。当年我们从这个小说当中看到的是象征意义,今天看来,简直还有科学意义,厉害啊。

  去年有一个轰动的事件:一个叫伯鲁克·格林伯格的女孩,出生10多年来容貌体态保持婴儿状态,属于极为罕见的“不老症”。许多人于是蠢蠢欲动,想从她身上找出长生不老的秘密。可怜的女孩,体重仅6公斤,不会讲话走路,智力也停留在1岁阶段,还得通过一根喂食管进食,患有中风、痉挛、溃疡、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她的体内甚至还长有一个柠檬大小的肿瘤。这样的状态,即使是“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年轻时迷恋过气功,感觉相当不坏。按照那个路子走下去,延年益寿也似乎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后来慢慢发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取得精神的宁静,就要收住意马心猿,就要心如止水,就不能七想八想,对师傅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这对我辈靠大脑吃饭又受过启蒙洗礼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憋屈了。你要吐纳调息,意守丹田,每天就得在那老老实实坐它七八个小时。那我靠什么活呀?我后来终于悟到,像“龟息”之类的功夫,对身体没好处才怪呢:什么活都不干,只管把呼吸放到最细,心跳调到最慢,消耗减到最低,生命活动变得最弱,用科学的术语来讲就是熵值最小。真能做到的话,就是活到神仙那把岁数也没什么稀奇的。只不过,那跟不活也没什么两样。

  小时候看管桦的《小英雄雨来》,有一句到现在还记得:“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或者,翻译成法国人帕斯卡的话,那就是:“与其为生命添岁月,不如为岁月添生命。”

(责任编辑:王玲玲











死亡 生命的策略

 (2009-07-28 10:51:38)
转载
标签: 

杂谈

 
    是生命进化将死亡带给了我们吗?是的,的确如此。当然,很多生物并没有完全走到生命的最尽头,饥饿或伤病等过早地夺去了它们的生命。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死亡方式,细胞会为了更大组织的利益而选择死亡,一种有争议的理论认为整个生物体也有可能选择这种方法。换句话说,死亡是一种进化战略。
  每种多细胞生物中都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细胞死亡或凋亡方式,后者属于一种自毁机制。你的手上长了五个手指头,这是因为当你还是一个胚胎时各个手指间的细胞就已经死去了。最小的胚胎只有8到16个细胞,在精子与卵子结合之后仅仅经历过3到4次细胞分裂,它依靠细胞死亡的方式防止凋亡和任何缺陷的发展。如果没有死亡,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出生。
  即使成年人也离不开死亡,没有凋亡机制我们都将会死于癌症,人体细胞总会出现那些可能对细胞分裂的严格控制产生危害的基因突变,但是监督机制会及时发现这些错误,指示相关细胞实施自杀,p53蛋白质参与的“基因护卫”过程就是一种监督机制。
  有计划的细胞死亡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保证肠道内层的细胞常换常新,为我们的皮肤提供一个由死细胞组成的保护层。当免疫系统完成一次清除感染的行动之后,那些多余的白细胞将会按照次序自杀,慢慢地以消除炎症。而植物也将细胞死亡作为一种防御战略,杀死染病部位的全部细胞,抵抗病虫威胁。
  生物放弃少数细胞能够带来益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是进化的力量还改变了整个生物体的死亡方式。所有高级生物的细胞都会在少数细胞开始分裂之后出现衰老,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保护生物避免无限制生长的一种方法。然而一种有争议的理论认为,这是一种内在基因衰老程序的一部分,这一程序为我们所有生物都设定了一个寿命界限。
  绝大多数进化生物学都不同意天生“死亡程序”的说法,毕竟动物们有很多种不同的衰老死亡方式,而不是仅限于细胞凋亡这个惟一的方法。相反,他们认为衰老是一种进化垃圾,自然选择很少理会生命后期出现的缺陷,因为能够活到高寿的生物还是少数。不过如今的人们在生殖年龄过后都还会活得很好,进化发明的本意可能并非是让我们“老了就死”。

   难道死亡果真是生命的延续???  ...不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