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6.5内核编译(3.14.13)

来源:互联网 发布:碳酸钙 柠檬酸钙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7:52

我是学生,东西是我搜集,然后自己测试成功了的。。。如果什么地方有问题,希望大家指正,及时修改

1. 下载内核
    内核官网获得了(http://www.kernel.org )
    
    tar.xz    是完整的内核包
    pgp      是.tar.sign后缀的文件,用于校验类似于MD5
    patch   是补丁包

2. 解压文件,现在一般采用 .tar.xz 的压缩格式(压缩率最高,但是压缩时间较长),参照《关于压缩文件》
    /usr/src  一般而言、我们制做linux内核的时候源码一般放在这个路径下,
    可以使用    # tar  -Jxvf  linux-3.13.2.tar.xz -C  /usr/src/    把文件解压到  /usr/src/ 中(在root用户下才有效)

3. 如果是第一次编译内核,并没有上次的残留文件可以可以跳过
        # make mrproper
    这个步骤                
注意:make clean 删除大多数的编译生成文件, 但是会保留内核的配置文件.config, 还有足够的编译支持来建立扩展模块
make mrproper 删除所有的编译生成文件, 还有内核配置文件, 再加上各种备份文件
make distclean mrproper删除的文件, 加上编辑备份文件和一些补丁文件

4. 接下来是    make   config  。
    具体参照    《make   config  的几种类型
    一般采用  #  make   menuconfig   的方式
    此处需要两个包,选择最简单的yum安装 yum -y install gcc 和 yum install ncurses ncurses-devel。
    具体选项的作用参考  《金步国——Linux-3.10-x86_64 内核配置选项简介 》
http://www.jinbuguo.com/kernel/longterm-3_10-options.html
    
    对新的内核功能选择,并生成一个  .config  的文件

5.  编译内核
    #  make     和     #  make  modules_install (此处命令必须进入/usr/src/linux-x-x-x/才有效,否则会报错)

    注意:2.6内核作了优化,不必显示的执行make dep 和make bzImage,只需要直接执行
    make 就行,系统会自动完成make dep 和 make bzImage 所做的工作。
    
6. 安装内核
    # make install 
    
7. 修改默认启动的内核(把光标处的default值改成0,就为默认启动,编译成功后默认为1)

       # vim /boot/grub/grub.conf

    
    用 cat /boot/grub/grub.conf 验证并测试

        #  cat /boot/grub/grub.conf

    看是否添加成功
    

8. 重启机器,查看效果
    
    
    默认的内核就是刚才编译成功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