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三)Linux文件操作

来源:互联网 发布:c语言郝斌教学视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1:10

1. 使用cp命令复制文件或目录,格式为:cp 源文件(文件夹) 目标文件(文件夹)

   

2. 使用mv命令移动或者重命名文件或目录,格式为:mv 文件 目标目录

   

3. 删除文件:使用rm命令可以删除文件或目录

   

4. 创建、删除目录

    mkdir命令用于创建一个目录,rmdir用于删除一个目录,rm - r(-f)命令也可以删除一个目录

5. ln命令可以创建硬连接和符号连接

ln file link,创建硬连接     ln -s item link,创建符号连接

硬连接:在默认情况下,每个文件有一个硬链接,这个硬链接给文件起名字。当我们创建一个硬链接以后,就为文件创建了一个额外的目录条目。

硬链接有两个重要局限性:


  1. 一个硬链接不能关联它所在文件系统之外的文件。这是说一个链接不能关联与链接本身不在同一个磁盘分区上的文件。

  2. 一个硬链接不能关联一个目录。

一个硬链接和文件本身没有什么区别。不像符号链接,当你列出一个包含硬链接的目录内容时,你会看到没有特殊的链接指示说明。当一个硬链接被删除时,这个链接被删除,但是文件本身的内容仍然存在(这是说,它所占的磁盘空间不会被重新分配),直到所有关联这个文件的链接都删除掉。


符号连接:符号链接生效,是通过创建一个特殊类型的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一个关联文件或目录的文本指针。在这一方面,它们和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差不多。

如果你往一个符号链接里面写入东西,那么相关联的文件也被写入。然而,当你删除一个符号链接时,只有这个链接被删除,而不是文件自身。如果删除这个文件早于文件的符号链接,这个链接仍然存在,但是不指向任何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链接被称为坏链接。在许多实现中,ls 命令会以不同的颜色展示坏链接

6. Linux系统中常见文件夹的含义

    bin--包含可执行文件,即普通用户皆可使用的bash命令

    boot--引导目录,启动操作系统的引导,加载内核

    /boot/grub/grub.conf 或menu.lst,被用来配置启动加载程序;

    /boot/vmlinuz,Linux内核

    dev--保存所有硬件设备,都被抽象为文件

    etc--保存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该目录下的任何文件应该是可读的文本文件。

    /etc/crontab,定义自动运行的任务。

    /etc/fstab,包含存储设备的列表,以及与特们相关的挂载点。

    /etc/passwd,包含用户帐号列表。

    home--保存用户的所有东西

    root--单用户的家目录

    lib--保存核心系统程序的共享库文件,与Winddows中的DLLs类似。

    media与mnt--自动挂载

    opt--安装大型软件

    proc--内存上的虚拟文件夹,保存系统的实时信息,文件中的数字命名的文件夹分别对应着相应的进程

    sbin--保存只有root用户才能执行命令

    sys--系统底层信息

    temp--临时目录,每隔几天删除一次

    usr--一般小型软件安装在此目录

    /usr/bin,包含系统安装的可执行程序。

    /usr/lib,包含由/usr/bin目录中的程序所用的共享库。

    /usr/local,通常,由源码编译的程序会安装在/usr/local/bin目录下。

    /usr/share,包含许多由/usr/bin目录中的程序使用的共享数据。其中包括像默认的配置文件、图标、桌面背   

   景,音频文件等。

    /usr/share/doc,在该目录下,我们可以找到按照软件包分类的文档。

    var--是可能需要改动的文件存储的地方,各种数据库,假脱机文件,用户邮件等,都在该目录下。

    lost+found--当部分恢复一个损坏的文件系统时,会用到这个目录。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