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拿“技术”说事——位手机研发人员的心灵独白(上)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中判断质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8:17

  每次国产手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总会引来一些人板着脸说些“盛世危言”。近期部分国产厂商公布了上半年业绩之后,这种场面果不其然又再次上演、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中关于“国产手机没有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市场表现不佳”的老生常谈又一次成为某些评论者言之凿凿的论调。

“国产手机在技术储备上的起点确实比较薄弱,但近两年来这种力量正在悄悄蓄积,在不久的将来就能看到效果,”十年前大学毕业就开始从事手机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工程师许浩(化名)对这些盛世危言一向反感,“有些人动辄拿核心技术说事。问题是,这些人里很大一部分连手机厂商的核心技术到底是哪些内容,都未必说得清楚。”

“核心技术”到底应该是什么

这个问题非但是那些数落国产手机的评论者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对于产业的亲身参与者,也不是个容易理清楚的事。

有人动辄就说国产手机应该做自己的操作系统,甚至还有人认为国产手机应该去做“芯片级的开发”。姑且不论所谓的“芯片级开发”是何定义,但业内人士普遍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困惑,“消费者认可诺基亚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人机界面做得好,简单好用;三星手机在中国开始受到欢迎时是因为它的外型好看做工精细;摩托罗拉近两年来热销的机型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工业设计的成功;索爱的拍照手机和音乐手机都做得比较早,尤其在音乐这块有索尼的底子做得确实出色。”

更远点说,国际手机厂商里确实有做操作系统的、也有的甚至直接介入到芯片开发过程中的。但一方面,那些厂商成长到今天的样子有其当时特有的天时地利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往后的行业发展过程中极难再次复制;另一方面,即便是这些厂商,现在也在渐渐地淡出象芯片开发这样的领域,而更多地在操作系统、芯片等方面寻求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掰着手指头这么细数下来,甭说国产手机厂商了,即便连这些全球手机前五强的企业,也未必能符合那些对国产手机苛刻的评论者们关于“掌握核心技术”的完整要求。

那么,对于终端厂商而言,所谓的“核心技术”到底应该是什么?

许浩认为,一是ID/MD设计,二是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开发,三是一些能够降低成本的技术,“能够在这三个方面有所作为,就可以算是在技术竞争力上有些本钱了。这也是现阶段对于国产厂商来说比较实际和有效的目标。”

先从ID/MD设计说起。许浩对于有些人一边夸洋品牌手机做得好看、一边却又抨击国产手机“只会在外形上做文章”感到非常不解。在他看来,手机毕竟不是电脑,拿个智能手机自己装软件玩的毕竟在手机用户里毕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而言,手机个性化很大程度上会直接体现在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上,“而且这绝对是个高技术含量的活,有了一个好的ID(工业设计稿),在如何选材、如何搭建内部结构等方面,都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别的不说,光是要配出一种设计稿上的颜色,有时候都得试上几千遍!”

也许是自身职业的缘故,许浩对于软件平台及应用软件开发的非常推崇。“手机发展到今天,硬件上的差异已经很小,如何通过软件优化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简单,如何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就完全看软件开发的功底了。就像诺基亚的拍照手机和索爱的音乐手机,它们的硬件配置都不算市场上最高的,但用户体验确实非常好,这都是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功劳!”这种观点2005年时任摩托罗拉副总裁兼个人通信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总经理任伟光,就曾表达过,“手机行业未来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软件平台的竞争”。许浩很不客气地说,那些动辄要求国产手机厂商“自己做操作系统”的人是根本不了解手机产品,“手机和电脑不一样,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直接感受的不是操作系统而是软件平台!即使要做操作系统的话,也不应该由终端厂商去承担,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响应做基础,即便开发出来了也只是孤家寡人!”

对于“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技术”,许浩觉得这是未来手机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很多人的印象里国产手机是以低价取胜,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500~700元以下的低价手机市场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份额加起来一共是57%;在500元以下的市场里这个比例还要高。”低价手机并没有错。如今的手机越来越象一个快速消费品,消费者要求手机“价低质优功能好”也不是什么过分要求,至于怎么解决,“那就看厂商的本事了,既然别人能做,那国产厂商必须做到也能够做到。否则就意味着即将失去市场。”

或许这三个方面并没能全部概括国产手机厂商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的全部内容,但至少,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的“核心技术”并不象一些苛刻的评论家们说的那样。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