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ML:量化需求分析与建模》节选之五:一个量化管理项目的一生(4)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0:15

本书由本人编写,于2014-09-09在百度阅读首发,博客将转载试读部分的20%内容,以及非试读章节的某些片断。

电子版链接:http://yuedu.baidu.com/ebook/c7a9a6dc680203d8ce2f24a6### 


第三个月​

结项度量

第三个月月底,项目成功交付。

看惯了文山会海,高层领导希望这个小项目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结果他看到了下面的表格:

功能点耗时率是指完成每个功能点需要5.16小时,P40指只有40%的项目更快;功能点缺陷率是指每个功能点被发现包含0.9个缺陷,P55指55%的项目比这个项目好。

所以这个项目在这家企业中,是一个比较中庸的项目,工作量略好而质量略差。

行业比较

上面这些数据如果放在在行业中已经是很好的了。中国政府OA项目的功能点耗时率中值是7.17小时/功能点;质量数据国内暂缺,引用美国的一则数据则是1.2/功能点左右。

功能点还能做很多事情,比如“进度”这样东西上面的表格里边还没有提,以后相应的章节中还会提到。

小结

可能初次接触量化管理的读者会觉得数字太多了,难以掌握。但熟练之后,会发现其实量化管理的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

比如在“第二个月”中提到的测试。当测试经理面对空白的Word要编写《测试计划》时,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这是一个多大的软件?应该用多少测试用例?投入多少人力?会测试出多少缺陷?”如果这些信息没有,那么不管这个测试计划后来写了多少页,写得多详细,都不令人放心。

作为一个高层经理,如果一个团队在全程中能持续提供上述数字,而不是写出厚厚的文字报告,管理会显得更轻松一些。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边,将会介绍如何轻松——不,甚至说是“顺便”——获得这些数字。

由于隐含了国际标准功能点的规则,使用本书中所说的需求分析与建模、代码设计等方法,工作产品会形成天然的颗粒度,不需要额外做太多量化管理的活动。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