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自己35岁的时候再看看自己完成了哪些~~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0 18:17

摘自:《程序员生存定律》以此激励自己!!!


基本上讲,35 岁以前要把需要花大量时间,比较硬的技能,学习曲线陡的技能掌握,具备工作所需要的所有主要技能,而35 岁之后则主要关注知识的更新和某些软技能。
学习时添水战术效率真的很差,每次点一根火柴烧水,一亿年水也烧不开一壶。同时,比较硬的技能(比如:Donald Knuth 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往往是需要大块时间投入的,但年纪越大时间越呈现为碎片化,越难搞定硬的知识---先天就容易造就添水战术。比较软的技能,则可以用碎片时间来学习,比如:提高PPT 的制作水平,提高表达能力。


那么具体来讲那些东西是比较硬的,要在35 岁前搞定呢?这因目标而异,但下面这些项目应该具有非常高的通用性:


 精通一门最常用的语言
 了解一个最常用平台的基本机制,比如:内存管理、线程机制等
 UML 图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
 设计原则,如:职责单一等
 设计模式
 《代码大全》里讲的一切
 精读一个知名的,但有点规模的程序。这点上要感谢开源项目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
优秀程序。但要谨防好高骛远,动辄挑战Linux 内核,精读是关键。
 累积一定的代码量,比如:独立的完整做过一个数万代码行的东西。这里的关键是
完全自己打造,一定不要拷贝粘贴。

 掌握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不自己写,但至少要知道其复杂度和区别)

 养成一种清晰的编码风格
 有自己的专业(金融、高并发网站,图像处理,TTS 等)


学习英语的时机和必要性:

总的来看,程序员学习英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相对比较好的投入。从目标上来看,程序员未必一定要口语流利,但最低要达到阅读英文资料没有障碍的程度。这里面有一个微妙
的事情,一旦英语阅读问题较大,查找问题会习惯用百度,这天然会限制一个人的视野。不是说百度自身有多不好,而是说英语的世界里有着更多更精彩的内容。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必须承认一种现实,在IT 的世界里英语是一种世界语,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公司的强大,一方面则是由于开源选择了英语。这最终导致IT 世界里的新动向、解决问题的小技巧、网站的架构等等都要到英语的世界里去找。在StackOverlow 很容易找到各种小问题的答案,在Quora 则很容易找到各种网站的架构。从学习时机来看,这件事情特别应该在大学里面搞定,如果不行至少也要在毕业1~2年内达到阅读无障碍的程度,当然希望加入外企还需要额外的付出。从学习方法来看,学习外语真没什么特别的窍门,坚持并投入时间即可。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