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化调用和实例化调用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发布:vim c语言 ide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0:27

今天在看源码的时候,发现在检测文件是否存在的是使用的是一个类,然后在类里面写方法,
调用的时候是实例化类的方式调用的。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直接做成static ,直接类调用,多方便啊。后来查找了一些资料。纠正了我的想法。
方法是我们每天都在写得,很多程序员大多都使用实例化方法,而很少使用静态方法,问原因也说不出来所以然,或者简单的回答两者定义的区别,静态方法不需要new就可以使用 实例化方法需要new了以后才可以使用。。。。我们真的理解了吗?
从实际项目开发说起,这里有开发项目的三种方式:
开发项目中把BLL和DAL分开,在BLL调用DAL的代码。
一、在DAL中使用静态方法,不创建实例直接调用(大概有很多人都使用这种方式开发 )
class DAL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UserName(...);
}
在BLL中调用:
DAL.GetUserName();
二、在DAL中使用实例方法,采用静态成员模式(或Singleton)通过实例来调用:
class DAL
{
public static readonly DAL dal = new DAL();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在BLL中调用:
DAL.dal.GetUserName();
三、在DAL中使用实例方法,每次调用之前先创建DAL对象的实例:
class DAL
{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在BLL中调用:
DAL dal = new DAL();
dal.GetUserName();

利用单例模式来调用,还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存在多线程的话可以考虑。不过也是static的、


最大的区别在于内存。
静态方法在程序开始时生成内存,实例方法在程序运行中生成内存,
所以静态方法可以直接调用,实例方法要先成生实例,通过实例调用方法,静态速度很快,但是多了会占内存。
任何语言都是对内存和磁盘的操作,至于是否面向对象,只是软件层的问题,底层都是一样的,只是实现方法不同。
静态内存是连续的,因为是在程序开始时就生成了,而实例申请的是离散的空间,所以当然没有静态方法快,
而且静态内存是有限制的,太多了程序会启动不了。

从性能上说,静态方法效率要稍微高一些,但是它会常驻内存...
一些情况下使用静态方法是有好处的,因为对于静态方法无论你有多少个实例,


内存中要维护的一份拷贝。同时,某些方法,确实使用静态是比较恰当的..


总结: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实例化方法更多被使用和稳妥,静态方法少使用。

有时候我们对静态方法和实例化方法会有一些误解。

1、大家都以为“ 静态方法常驻内存,实例方法不是,所以静态方法效率高但占内存。

事实上,他们都是一样的,在加载时机和占用内存上,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是一样的,在类型第一次被使用时加载。调用的速度基本上没有差别。

2、大家都以为“ 静态方法在堆上分配内存,实例方法在堆栈上

事实上所有的方法都不可能在堆或者堆栈上分配内存,方法作为代码是被加载到特殊的代码内存区域,这个内存区域是不可写的。

方法占不占用更多内存,和它是不是static没什么关系。  
因为字段是用来存储每个实例对象的信息的,所以字段会占有内存,并且因为每个实例对象的状态都不一致(至少不能认为它们是一致的),所以每个实例对象的所有字段都会在内存中有一分拷贝,也因为这样你才能用它们来区分你现在操作的是哪个对象。  
但方法不一样,不论有多少个实例对象,它的方法的代码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有一份代码就够了。因此无论是static还是non-static的方法,都只存在一份代码,也就是只占用一份内存空间。  
同样的代码,为什么运行起来表现却不一样?这就依赖于方法所用的数据了。主要有两种数据来源,一种就是通过方法的参数传进来,另一种就是使用class的成员变量的值……

3、大家都以为“实例方法需要先创建实例才可以调用,比较麻烦,静态方法不用,比较简单

事实上如果一个方法与他所在类的实例对象无关,那么它就应该是静态的,而不应该把它写成实例方法。所以所有的实例方法都与实例有关,既然与实例有关,那么创建实例就是必然的步骤,没有麻烦简单一说。

当然你完全可以把所有的实例方法都写成静态的,将实例作为参数传入即可,一般情况下可能不会出什么问题。

从面向对象的角度上来说,在抉择使用实例化方法或静态方法时,应该根据是否该方法和实例化对象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如果是就应该使用实例化对象 反之使用静态方法。这只是从面向对象角度上来说的。

如果从线程安全、性能、兼容性上来看 也是选用实例化方法为宜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hengyingzhilian/article/details/7821292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