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一感想

来源:互联网 发布:逗斗车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0:28

现在是北京时间2014年11月30日晚上23:38分。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在不到半小时之后即将到来,而这门课程的迭代一也将在不到半小时之后结束。每当到了结束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时间流逝的迅速。开学时候大家组队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可事实上这学期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周。

在经历了一周的鏖战之后,我们也算最终完成了迭代一的任务,作为组长,在这十周里,我也经历了很多别样的开发体验,增长了经验,收获了成长。说实话,之前自告奋勇担任组长,确实有些低估了组长这一职务的艰巨性。相比组员,组长除了要做更多的工作,还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工作的统筹规划,督促大家进行集体开发,同时还要时时关注老师和助教的动态,将最新消息及时传达到小组内。总体来说,都是些很细碎的事情,但是却很繁琐。不过组长这个角色也确实带给了我很多体验和成长,让我对一个软件工程开发团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前总是觉得:开发软件嘛,就是技术牛人越多越好,大家在一起写代码,一个人写一个文件,很快就能写出来。但是真正参与了团队开发的工程之后我才认识到,当很多人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开发时,情况会变得比单独开发复杂很多。任务分配,进度控制,迭代目标制定,冲突的调解,效率与质量的考量,创意与实用的平衡……这些都是团队需要考虑的。经过这段时间的团队开发训练,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团队开发的优势所在:相比单打独斗,团队编程有着更高的开发效率;有了更多的想法,在功能上就能有更多可行的建议,遇到瓶颈时也有更大的机会走出困境。这些都是一个人力不能及的,却能在团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认识到编程中团队的力量,这是我这学期最大的收获之一。

我们的迭代一最终算是按时完成了之前的预期任务,但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为我们的迭代二计划增添了不少工作点。整个迭代一过程,我们小组由于缺少相关的团队开发经验,感觉就是边学边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团队的磨合,队友间的熟悉,对任务总体的把握评估,都花费了不少时间。当这些部分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时间已经悄然逼近迭代一的截止日。事实上,就是这最后的一周恰好是我们感觉效率最高的一周,这源自于漫长学生生涯养成的赶ddl的习惯。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罕见,却不是应对一个工程项目时正确的心态。正如刘强老师所说,如果我们把这次任务当成一个作业,疲惫的应付于ddl,那最终的收获必然极为有限。而我们如果将这次作业看做一个自己的产品,投入自己的心血,按计划,有分工,有条不紊的完成产品的开发,必然不会出现赶工现象,最终也会得到更大的收获。这也是迭代一结束之后我的反思之一。

通过迭代一的检查,通过与其他小组的对比,自己产品的很多漏洞已经暴露出来,同时对于产品的看法和计划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因此在迭代二中我们小组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重心放在改进用户体验和优化上,同时重视测试,保证产品的鲁棒性和易用性。最重要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详细的计划,保证迭代二的开发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用一件自己不后悔,团委也满意的作品回报自己的付出。

最后感谢刘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也要感谢三位助教陈华榕,江林楠和宫大汉学长的热情帮助和耐心检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