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对象与引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编程工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59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我们之前一直在使用“对象”这个概念,但没有探讨对象在内存中的具体存储方式。这方面的讨论将引出“对象引用”(object reference)这一重要概念。

 

对象引用

我们沿用之前定义的Human类,并有一个Test类: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uman aPerson = new Human(160);                     }}class Human{       /**     * constructor     */    public Human(int h)    {        this.height = h;    }    /**     * accessor     */    public int getHeight()    {       return this.height;    }    /**     * mutator     */    public void growHeight(int h)    {        this.height = this.height + h;    }

private int height;}
复制代码

 

外部可以调用类来创建对象,比如上面在Test类中:

Human aPerson = new Human(160);

创建了一个Human类的对象aPerson。 

上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表述,但我们有许多细节需要深入:

  1. 首先看等号的右侧。new是在内存中为对象开辟空间。具体来说,new是在内存的堆(heap)上为对象开辟空间。这一空间中,保存有对象的数据和方法。
  2. 再看等号的左侧。aPerson指代一个Human对象,被称为对象引用(reference)。实际上,aPerson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类似于一个指向对象的指针。aPerson存在于内存的栈(stack)中。
  3. 当我们用等号赋值时,是将右侧new在堆中创建对象的地址赋予给对象引用。

这里的内存,指的是JVM (Java Virtual Machine)虚拟出来的Java进程内存空间。内存的堆和栈概念可参考Linux从程序到进程。

 

对象引用

 

 

栈的读取速度比堆快,但栈上存储的数据受到有效范围的限制。在C语言中,当一次函数调用结束时,相应的栈帧(stack frame)要删除,栈帧上存储的参量和自动变量就消失了。Java的栈也受到同样的限制,当一次方法调用结束,该方法存储在栈上的数据将清空。在 Java中,所有的(普通)对象都储存在堆上。因此,new关键字的完整含义是,在堆上创建对象

 

基本类型(primitive type)的对象,比如int, double,保存在栈上。当我们声明基本类型时,不需要new。一旦声明,Java将在栈上直接存储基本类型的数据。所以,基本类型的变量名表示的是数据本身,不是引用。

 

 

引用和对象的关系就像风筝和人。我们看天空时(程序里写的),看到的是风筝(引用),但风筝下面对应的,是人(对象):

 

引用和对象分离;引用指向对象

 

尽管引用和对象是分离的,但我们所有通往对象的访问必须经过引用这个“大门”,比如以 引用.方法() 的方式访问对象的方法。在Java中,我们不能跳过引用去直接接触对象。再比如,对象a的数据成员如果是一个普通对象b,a的数据成员保存的是指向对象b的引用 (如果是基本类型变量,那么a的数据成员保存的是基本类型变量本身了)。

在Java中,引用起到了指针的作用,但我们不能直接修改指针的值,比如像C语言那样将指针值加1。我们只能通过引用执行对对象的操作。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许多指针可能引起的错误。

 

引用的赋值

当我们将一个引用赋值给另一个引用时,我们实际上复制的是对象的地址。两个引用将指向同一对象。比如 dummyPerson=aPerson;,将导致:

一个对象可以有多个引用 (一个人可以放多个风筝)。当程序通过某个引用修改对象时,通过其他引用也可以看到该修改。我们可以用以下Test类来测试实际效果: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uman aPerson = new Human(160);             Human dummyPerson = aPerson;             System.out.println(dummyPerson.getHeight());             aPerson.growHeight(20);             System.out.println(dummyPerson.getHeight());        }}
复制代码

我们对aPerson的修改将影响到dummyPerson。这两个引用实际上指向同一对象。

 

所以,将一个引用赋值给另一个引用,并不能复制对象本身。我们必须寻求其他的机制来复制对象。

 

垃圾回收

随着方法调用的结束,引用基本类型变量会被清空。由于对象存活于堆,所以对象所占据的内存不会随着方法调用的结束而清空。进程空间可能很快被不断创建的对象占满。Java内建有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机制,用于清空不再使用的对象,以回收内存空间。

垃圾回收的基本原则是,当存在引用指向某个对象时,那么该对象不会被回收; 当没有任何引用指向某个对象时,该对象被清空。它所占据的空间被回收。

上图假设了某个时刻JVM中的内存状态。Human Object有三个引用: 来自栈的aPerson和dummyPerson,以及另一个对象的数据成员president。而Club Object没有引用。如果这个时候垃圾回收启动,那么Club Object将被清空,而Human Object来自Club Object的引用(president)也随之被删除。

 

垃圾回收是Java中重要的机制,它直接影响了Java的运行效率。我将在以后深入其细节。

 

参数传递

当我们分离了引用和对象的概念后,Java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实际上非常清晰: Java的参数传递为值传递。也就是说,当我们传递一个参数时,方法将获得该参数的一个拷贝。

实际上,我们传递的参数,一个是基本类型的变量,另一个为对象的引用。

基本类型变量的值传递,意味着变量本身被复制,并传递给Java方法。Java方法对变量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原变量

引用的值传递,意味着对象的地址被复制,并传递给Java方法。Java方法根据该引用的访问将会影响对象

 

在这里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情况: 我们在方法内部使用new创建对象,并将该对象的引用返回。如果该返回被一个引用接收,由于对象的引用不为0,对象依然存在,不会被垃圾回收。

 


欢迎继续阅读“Java快速教程”系列文章


--------------------------------------------------------------------------------------------------------------------------------------------------------------

  1. 方法调用的时候,并不是类似c的指针传递,而是引用的复制

比如代码:

  1.     void func1(List s) {
  2.         s.add("dfdsa");
  3.     }
  4.     void test() {
  5.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6.         list.add("abc");
  7.         func1(list);
  8.         System.out.println(list.size()); // 此处结果为2 
  9.     }

以前一直以为在func1里面的s跟外面的list变量是同一个引用(暂且理解为指针好了)即在栈(stack)里面是同一个东东,这个结论无可厚非,可是看代码:

  1.     void func(String s) {
  2.     s += "tail";
  3.     }
  4.     void test() {
  5.         String a = "abc";
  6.         func(a);
  7.         System.out.println(a); // 此处结果为abc  
  8.     }

经过讨论才发现,原来在stack里面a和func里面的s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引用,虽然它们指向同一个堆(heap)里面的对象,之所以跟上面的代码结果看起来不一样,只是因为String是一个非可变类(immutable),简单的说就是实例是不可被修改的。在func里面执行s += "tail";操作的时候,s这个引用已经变成指向heap里面另外一个值为"abctail"的对象了,老的s引用已经被废了,随时可以被gc回收了

 

    2. String对象在内存中的位置

既然String是一个immutable的类,那么对于同样值的String实例,我们是可以不必重复创建的,于是就有了JVM中的String Pool的概念。简单的说,String Pool里面放着heap里面String对象的引用。看代码:

  1. String s = "abc";

当程序执行该代码的时候,JVM会在String Pool里面通过equal("abc")方法查找有没有现成的String对象引用,如果没有,则在heap里面创建一个String对象并将该对象的引用保存到String Pool里面;如果有了,那么就直接返回该对象的引用。

 

再看一段非常类似的代码:

  1. String s = new String("abc");

当程序执行该代码的时候,JVM会像普通对象一样生成这个String对象,在heap里面保存,直接返回引用,并不会与String Pool交互,这样一来,String Pool的优势就没有被发挥了,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就不去使用new的方法创建String了吗?答案是JVM还提供了一个方法:String.intern();来让String Pool管理这种String对象。

intern方法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在heap里面创建一个完全一样的String对象,并且将该对象的引用放入String Pool中,最后返回给调用方,看代码:

  1.         String s1=new String("abc"); 
  2.         String s2=s1.intern(); 
  3.         String s3="abc";
  4.         System.out.println(s1==s2); //false
  5.         System.out.println(s2==s3); //true
  6.         System.out.println(s1==s3); //false
  • s1引用的是heap里面的一个普通String对象,在String Pool中没有该对象的引用
  • s2是heap中另一个String对象的引用,并且该对象的引用已经存在在String Pool中了
  • s3在创建的时候JVM通过查找String Pool发现已经有一个同样的对象,所以直接返回给s3一个到该对象的引用

结论:我们在写JAVA代码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String s = new String("abc");这种方式,因为这样产生的对象并没有“注册”到String Pool中,无法被重复使用,如果已经存在这种对象了,我们可以通过使用s = s.intern();的方式重新创建对象并“注册”到String Pool中,方便后面的重复使用。

 

    3. 深入JVM内存的划分

由于JVM对与heap和stack内存的使用有其特殊的规则,深入了解JVM是如何使用内存的,非常有助于我们在写程序的时候搞清楚自己的对象到底在什么地方,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在多线程程序和性能要求较高的程序中优化自己代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sun的官方文档(http://java.sun.com/docs/books/jvms/second_edition/html/Overview.doc.html#1732),下面仅就部分知识做简单描述。

    a.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占的stack,里面存放的是当前线程执行的method及其局部变量

    b. heap中有部分是公共区域,存放的是类实例(class instance)和已分配内存的数组(array)

    c. heap中对于每个线程都有各自独立的内存区域,存放以下内容: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上面提到的String Pool就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方法代码(method code),即线程要执行的方法代码

        静态变量和方法(static variables and method),我们定义的static类型的变量和方法都存放在这里

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片:


转自http://blog.csdn.net/52rainbow/article/details/3484086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