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氛围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回购率权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5:57

知乎转载,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整体气氛

我最喜欢普林的一点就是虽然所有的学生生活和做事都非常的driven,但并没有所谓的必须去“融入”的“主流”。学术上无论你是个码农,还是醉心理论物理,还是喜欢研究拉丁经典,还是专注于creative writing,还是研究东亚历史,还是斯拉夫文学,在校园里和别的学生谈起你所学的东西的时候,别人都会真心觉得很cool,甚至会想听你继续讲细节。而校园日常上无论是当个geek,当个橄榄球校队的主力,喜欢加入greeksociety常常party,还是喜欢喝下午茶纵横古今,都不会觉得是个outcast,也不会成为所有人追求的明星。简单的说就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舒服的圈子和朋友,但同时又对别的圈子和朋友报以开放而欣赏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真的有点像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式的社会,因此普林也被自己的学生戏称为orange bubble。关于普林的气氛其实有各种传言,比如说这是最保守的常青藤校,有说这是非常elitist的地方,但我个人觉得其实这无非是个大家都能很舒服的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位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地方罢了。

学术
学术强度:这个村子真心非常的学术——不是很学术,是非常的学术。在各种本科生学术压力排行榜上普林基本是和MIT,Caltech,HMC等工科狗(本人也是工科狗!!!)聚集校排在一个等级的,其主要原因来着于学校对于本科教学的重视,对课程严谨性的要求,和在打分的时候对A的数量的严格控制(毕业生的中位数GPA只有 3.0)。此外普林使用的是一年两学期的semestersystem,但每个semester的长度其实和西海岸quarter制的学校的一个quarter差不多,导致进一步压缩了教学的时间而增加了教学的强度:所以实话说开学的时候除了第一周以外几乎每个星期都是在一种半混乱式的自由里撑过来的。除了这种硬性的要求之外,学术强度上的压力其实还来自于peer pressure。普林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都是真正抱着很强的兴趣和热情的(其实不然基本撑不下来),除了课的事情之外,往往还会去额外探索和自己所学相关的事情,可能是和教授一起做research,或是去参加hackathon,但无论怎样,都会形成一种对academicinterest不断追求的氛围。There might be an easyway out at Princeton, but you will mostly not even try to search for it.

学科“鄙视链”:首先必须说明其实普林并没有什么真正的鄙视链,因为大家都觉得各个学科都很cool,但在一个多数人都喜欢把自己push到极限的环境里,有些相对“轻松”的学科就不幸成为了茶余饭后笑话的对象。此外虽然普林有一流的历史,文学,经济和国际关系学院,但其物理,数学,和各个工程系的强势传统,还是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种只有非常quantitative,math intensive,或是theoretical的学科才是最intellectuallychallenging的印象,所以就产生了以下的没品笑话:很多刚到普林的学生都会以为自己能挑战数学或是物理专业(这两个专业每年最终毕业的人都只有20个上下),但数个星期后就开始感叹自己的智商不足只要转战计算机,电子,航空,机械等工程系,但发现还是不行,之好去学金融工程,接着继续换成了经济专业,发现还是不成,于是在历史,心理,文学,艺术史等等。。而最后一些实在不知道想干什么的就去了国际关系学院——虽然在每个系大家都真心表达了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但四年后大家都在华尔街的某投行见面了。

学术上的限制和自由度:其实上一段中那个笑话中还是包含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普林的学生在选课和选专业上都非常的自由,但在一个非常强调academic rigor的地方,这种自由其实是一种高台上的舞蹈,虽然这个台子的确非常的大。。普林的本科理论上分为文理学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两个学院,授予的学位分别是Bachelor of Arts (非工科的所有课程,包括purescience)和Bachelor of Science andEngineering (其实只有工科)。文理学院无论是准备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在Quantitative Analysis,Science,Historic analysis,Social analysis,Ethic and morality,Cognitives,Language and arts这几个方面都有涉猎,同时必须学习或者证明自己熟练掌握除了英文以外的一门语言(传言说曾经有那么几年programming language也被算成一门语言。。。)。工程系的类似要求由于专业课程的繁重则稍微放缓,只需要在四年内涉猎上述领域中的4个,总计上7门人文课程就行了。所以类似于在线代课上发现英国文学专业的学生,或是在fine arts的课上发现电子工程狗都在普林都是非常正常的。这种设置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对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探索各个领域,以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但除了这些要求,和每个学期至少四门课的底线之外,文理学院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选课可以说是完全的自由,无论是选什么难度,什么专业的课,选几门,都可以想学啥就学啥——前提是你自己能学下来。文理院的人理论上到了大三以后才需要决定专业,但有意思的是有不少的学生常常会在大一就很明确自己想干嘛,然后大一上大二的课,大二上大四的课,大三上研究生的课,结果有些被虐成狗,但更多的乐在其中——这也许和普林在招学生的时候非常看重academicpassion有关系吧。而工程院虽然理论上也有同样的自由度,但由于需要和大量的departmental requirement战斗,所以会显得相对的苦逼很多,整天camp在lab什么的基本是take for granted,具体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T T,如果学术压力可以量化的话,那么占本科人数35%左右的工院绝对贡献了超过70%的学术压力指数。反正在普林期中期末的时候大家都会complain自己事情太多。

普林本科的工院可以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academic pressure cooker,坏处很明显,在普村学工程的机会成本实在很高,即使只是为了学出个马马虎虎的水平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放弃不少其他的精彩的东西,但好处除了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二选好专业后,周围的同学没有一个不是抱着对专业真心的喜爱和热情来学习的: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之类的话根本不会有动力读下一个学期。这种特殊的小氛围让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种在实用学科中尤其可贵的理想主义,和一种带着足够的底气的冒险精神。大家追求的从来都不只是当今行业中最赚钱的和最热门的,而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探索,比如quantum computing,比如photonic transistor,比如hypersonic flight

校园

普林作为米国建国前建立的四所大学之一,在校园风格上还是非常受牛津和剑桥的影响的,
------------------------------精神病预警
-----------------------
所以简单的说就是——亚克西啊亚克西。
------------------------------精神病结束
------------------------
其实当年选择普林的时候校园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每天被学术和学术之外杂七杂八的事情压的半死不活的时候,能在回家的路上抬头就是风景也是非常不错的事情。

<待续
>


我的感受:

一个好大学真的很重要啊,周围的环境真的好,有激励作用,留下此文,以供学习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