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斗士的光辉一生——阿拉法特生平介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汽车钥匙编程匹配仪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9:28
       

       
        童年不幸
       
       
        阿拉法特于1929年8月4日生于耶路撒冷,是一位逊尼派穆斯林。他的父亲是一位纺织品商人,但似乎与阿拉法特关系并不好,因为阿拉法特没有出席1952年他父亲的葬礼。阿拉法特的母亲来自耶路撒冷一个古老的巴勒斯坦家族。阿拉法特兄弟姐妹众多,他排行老六,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阿拉法特4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童年的不幸养成他固执、坚韧的性格。 
        
        
        青少年投身革命
       
       
        阿拉法特17岁之前就参与反抗英国人和犹太人的斗争,将武器从埃及偷偷地运往巴勒斯坦。
       
       
        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正在开罗大学学习的阿拉法特放下学业,积极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斗争。1949年停战协定签订后,阿拉法特难以接受阿拉伯世界在这次战争的失败,因此申请前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习,但不久又返回开罗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并在开罗大学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开罗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埃及军事学院学习。1956年在埃及参加第二次阿以战争。1957年到科威特公共工程部任工程师。
       
       
        1961年同阿布·杰哈德等人开始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及其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并于1965年1月1日打响了对以色列武装斗争的第一枪。那时候他的目标是“以武力夺回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后来他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化名阿布·阿马尔。
       
       
        1967年在第三次阿以战争中,他参与指挥约旦、巴勒斯坦武装对以作战。1969年2月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71年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1987年4月再次当选巴解执委会主席。1989年4月在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月28日蝉联总统。1994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96年1月,在巴首次全民大选中当选为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曾14次访华。 
        
        
        一生致力巴以和平
       
       
        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开始,阿拉法特领导巴方同以色列进行长期而艰难的谈判。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于1993年在华盛顿共同出席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签字仪式,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1994年5月,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开始实行自治,阿拉法特于同年7月5日被任命为巴自治领导机构主席,并于当年7月11日回到他阔别27年的加沙。1996年1月,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主席,2月12日就职。1996年4月再次当选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衣着独特,让人一眼就能从人群中找到他。他常年头戴阿拉伯黑白方格头巾,身穿墨绿色军服,以一个战士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武装斗争并没有换来最终的胜利,从1982年起,阿拉法特改变了策略,主张跟以色列人和谈。
       
       
        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奥斯陆和平协议。因此,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共同荣获199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98年,阿拉法特又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白宫签署了一项临时和平协议:怀伊协议。但由于巴以问题错综复杂,双方积怨甚深,尤其是以色列总理沙龙上台以来,以巴间的武装冲突愈演愈烈,和平进程面临极度危险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阿拉法特没有放弃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信念,多年来,他奔走于世界各国,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还有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他的和平主张得到了广泛支持,但也有人试图阻挠阿拉法特的和平努力。他曾多次遭到暗杀,半个多世纪以来,阿拉法特经历了50多次险情,但每次遇到危险总能大难不死,所以他被戏称为“生存大师”。阿拉法特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说他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巴勒斯坦人民。
       
       
        阿拉法特曾经有过几次恋爱,但为了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最后都不了了之。直到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以后,年过六旬的阿拉法特才与他的秘书苏哈·塔维勒(SouhaTawill)女士结为伉俪,并生有一女。尽管如此,他和夫人、女儿也是聚少离多。阿拉法特对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大多数巴勒斯坦人的爱戴,他是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对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 
        
        
        晚年被软禁
       
       
        自2001年底以来,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软禁”在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官邸中。2002年3月底,由于以色列境内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以政府随即宣布将阿拉法特视为“敌人”,决定对其采取“绝对孤立”政策。此后,以色列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多次围困阿拉法特官邸,并采取了断水、断电及摧毁官邸内建筑物的极端手段,向阿拉法特施压。与此同时,以政府还一再指责阿拉法特是恐怖主义的“幕后主使”,拒绝与他接触,并多次表示阿拉法特退出决策层是以巴恢复和谈的前提之一。美国政府也对巴领导机构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巴勒斯坦必须更换领导层”,致使阿拉法特的处境更为艰难。在美国的压力下,巴民族权力机构2003年初完成了自治政府的改革,设立总理职位。随后,巴以双方实现了自流血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总理会谈。但随着巴以冲突加剧,以色列方面再次把责任归咎于阿拉法特,宣布他是“中东和平的障碍”,以安全内阁还于9月11日作出原则上驱逐阿拉法特的决定。
       
       
        2004年以来,以色列政府不断向阿拉法特发出威胁。继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及兰提西被“定点清除”后,以高级官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阿拉法特可能成为以下一个袭击的目标。沙龙也多次宣称不再遵守与美国商定的不伤害阿拉法特的承诺。9月22日,沙龙表示将在适当时机用对付亚辛和兰提西的手法对付阿拉法特。
       
       
        和平是阿拉法特一生的追求。阿拉法特曾有一句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为了表彰阿拉法特为和平做出的贡献,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共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