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jar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4:04


<文化苦旅>

                                                    余秋雨第一本文化散文集





余秋雨,1946年生,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摘录:


1、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2、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目的:返回青春的自身活力)


3、中国的荣耀与屈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4、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没有重复。这里存不下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5、给喧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6、现代艺术家再那里?请从精致入微的笔墨趣味中再往前迈一步吧,人类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和透彻的生命。

7、我当时曾警觉,自己的壮志和锐气都到哪里去了?何以20来岁便产生如此暮气的也隐之想?

8、是的,那年在恶风狂狼中偷看一眼江南小镇的生活,我在人生憬悟上一步走向了成年。


9、我一直相信从事文化艺术与从事经济贸易、机械施工不同,特别需要有一个真正安宁的环境深入运思、专注体悟,要不然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家!在逼仄的城市空间里写什么都不妨,就是不适宜进行宏伟巨著式的艺术创造。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比过去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藏在河边小巷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正在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


10、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


11、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加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12、自然的最美之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

13、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了奇瑰和隐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

14、上海人的眼界远远超过闯进,适应力远远超过创造力。有大家风度,却没有大将风范。有鸟瞰世界的视野,却没有纵横世界的气概。


15、真正的强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无恐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变得大方而豁达,不会只在生活方式、言谈举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


16、是的,只有远远高于现实的构建,才有能力召唤后代。

17、成都的千古难题至今犹在: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

18、多带一本书就多留住一份学问。


19、还历史以真实,环生命以过程,这才是人类的大明智。


20、无数偶然之中潜伏着必然,换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夜雨中,人生和历史都在蹒跚!


21、他们的艺术人格,或许就会因社会的这种选择而悄悄地重新调整。


22、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向!


23、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擅长此道,但良知告诉我,这个民族的生命力还需要在更宽广的天地中展开。健全的人生需不断地立美逐丑,然而我们有时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寒酸的祭奠。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24、罗曼·罗兰说,任何一个作家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里的房间。书房,是精神的巢穴、心灵的禅床。

25、这些书曾经参加了我的生命构建,失去了它们,我精神领域的一些角落就失去了参证。


26、越是成熟,书房的精神结构越带有个性,越对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选择性。


27、社会上多的是随手翻翻的借书者,而少数好不容易走向相对完整的灵魂,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的在书房中陨灭。历史文化的大浪费,莫过于此了。

28、且把现代的繁盛看成可以对之拈花一笑的大法会吧,承受过历史之神诏谕的文化灵魂,最终还要归于冷清和沉潜。


29、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


30、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力量。

31、小事一桩,但细想下来,百位皆备,只能莫名的发一声长长的感叹,感叹人生的温馨和苍凉,感叹岁月的匆迫和绵长。

32、当然话又说回来,历代总有不少热心的文化人企图建立起一种比较健全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以求在偶然性和怪诞感中渗入较多明智的选择,尽管至今还是一种很难完全实现的愿望。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