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 4135 容斥原理 第一道容斥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网店铺装修宝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1 10:44
题意:求区间【a,b】之间与n互质的数的个数,a,b的范围都是10的15次方,n的范围是10的九次方。
当a,b范围不大的时候可以用欧拉函数做,但是范围这么大,我们就要用别的方法了。
首先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1,b】的个数减去【1,a】个数。然后我们求【1,m】与n互质的个数。
然后,我们将n的质因子提取出来。
   for(int i=2;i*i<=n;i++){
            if(n%i==0){
                prim.push_back(i);
                while(n%i==0)
                    n/=i;
            }
        }
        if(n>1) prim.push_back(n);
用vector数组存,数组也行,都一样。
其次,我们考虑逆向思维,求与n的各个质因子互质的数的个数不好求,那么我们就求与n的各个质因子不互质的数的个数。
例如,n的质因子有2,3,5,7.那么与2不互质的个数为m/2,与3不互质的个数为m/3,依次类推,然后将其加起来,注意了,这里面是有重的,有可能一个数是6的倍数,那么m/2与m/3就都包括了这个数,这时候就需要用容斥原理了,
,其中我们要用到的性质就是奇加偶减。
当计算的不互质个数是由奇数个质因子得到时,就加起来,偶个就减去。
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到状态压缩来表示n的质因子了。质因子的乘积的种数一共是1<<(质因子数目)-1,1001,表示第1个质因子与第4个质因子结合,用一个变量将质因子乘积记录下来即可,最后用m-ans;
for(int i=1;i<(1<<prim.size());i++){
        int cnt=0;//用来计质因子个数的
        ll tmp=1;//用来计当前的质因子成绩
        for(int j=0;j<prim.size();j++){
            if(i&(1<<j)){
                tmp*=prim[j];
                cnt++;
            }
        }
        if(cnt&1)
            ans+=m/tmp;
        else
            ans-=m/tmp;
    }
#include<iostream>#include<stdio.h>#include<string.h>#include<stdlib.h>#define ll long long#include<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vector<ll>prim;ll a,b,n;ll cal(ll m){    ll ans=0;    for(int i=1;i<(1<<prim.size());i++){        int cnt=0;//用来计质因子个数的        ll tmp=1;//用来计当前的质因子成绩        for(int j=0;j<prim.size();j++){            if(i&(1<<j)){                tmp*=prim[j];                cnt++;            }        }        if(cnt&1)            ans+=m/tmp;        else            ans-=m/tmp;    }    return m-ans;}int main(){    int T;    cin>>T;    int cas=0;    while(T--){        prim.clear();        cin>>a>>b>>n;        for(int i=2;i*i<=n;i++){            if(n%i==0){                prim.push_back(i);                while(n%i==0)                    n/=i;            }        }        if(n>1) prim.push_back(n);        printf("Case #%d: %lld\n",++cas,cal(b)-cal(a-1));    }    return 0;}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