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思想--第一章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大数据ppt模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0:16
第一章 对象导言。7-19
在这一章讨论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PP)的思想和如何用这一思想解决软件危机的问题。
对象: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对象,并对他发出请求(发出一个消息),使它能够为我们完成某种功能,可以向对象发出的请求是由他的接口(interface)定义的,而接口由类型确定。
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三个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封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源代码的安全性。所以我们对其有访问控制。C++语言使用了三个明确的关键字来设置类中的边界:public,private,protected。继承的类可以访问protected成员,但是不能访问私有成员。
继承:重用接口,如果一个类的功能不够强大,或者我们需要在这个类的中加上另外一些功能,我们就可以使用继承,对这个基类只能能更加或者修改。缺点:如果原来的类(基类,父类)被修改,则这个修改过的类(子类或者派生类)也会表现出这些改变。
新派生类区别与原始基类:1,简单地向派生类添加全新的函数
                                      2,重载函数(改变已经存在的基类函数的行为)
多态:要实现动态有覆盖和重载两种方式,覆盖就是子类重写父类虚函数的做法。重载就是函数名相同只是这些函数 的参数表不同(或许参数个数不同,或许参数类型不同,或者两者兼有)。
早绑定指在对象申明的时候就和他的类型建立了关联。
晚绑定是指我们的代码在运行时再检查对象是否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方法和属性。
这些是我在网上找到的自认为最好的解释:
多态 多态性(polymorphisn)是允许你将父对象设置成为和一个或更多的他的子对象相等的技术,赋值之后,父对象就可以根据当前赋值给它的子对象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运作。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允许将子类类型的指针赋值给父类类型的指针。 实现多态,有二种方式,覆盖,重载。 覆盖,是指子类重新定义父类的虚函数的做法。 重载,是指允许存在多个同名函数,而这些函数的参数表不同(或许参数个数不同,或许参数类型不同,或许两者都不同)。 其实,重载的概念并不属于“面向对象编程”,重载的实现是:编译器根据函数不同的参数表,对同名函数的名称做修饰,然后这些同名函数就成了不同的函数(至少对于编译器来说是这样的)。如,有两个同名函数:function func(p:integer):integer;和function func(p:string):integer;。那么编译器做过修饰后的函数名称可能是这样的:int_func、str_func。对于这两个函数的调用,在编译器间就已经确定了,是静态的(记住:是静态)。也就是说,它们的地址在编译期就绑定了(早绑定),因此,重载和多态无关!真正和多态相关的是“覆盖”。当子类重新定义了父类的虚函数后,父类指针根据赋给它的不同的子类指针,动态(记住:是动态!)的调用属于子类的该函数,这样的函数调用在编译期间是无法确定的(调用的子类的虚函数的地址无法给出)。因此,这样的函数地址是在运行期绑定的(晚邦定)。结论就是:重载只是一种语言特性,与多态无关,与面向对象也无关!引用一句Bruce Eckel的话:“不要犯傻,如果它不是晚邦定,它就不是多态。” 那么,多态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封装可以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可以扩展已存在的代码模块(类);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代码重用。而多态则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接口重用!多态的作用,就是为了类在继承和派生的时候,保证使用“家谱”中任一类的实例的某一属性时的正确调用。
第一章还介绍了c和c++之间的关系和c++的一些新的概念。以及在以后项目开发中的对于c++的感性认识。为什么c++会成功:尽可能的为程序员提供最大的利益。
介绍了对象设计的五个阶段和一些方法,BOOCH,RDD,OMT等一步步步入OOP的设计。
多态与非多态的实质区别就是函数地址是早绑定还是晚绑定。如果函数的调用,在编译器编译期间就可以确定函数的调用地址,并产生代码,是静态的,就是说地址是早绑定的。而如果函数调用的地址需要在运行时才确定,这就属于晚绑定。
0 0
原创粉丝点击